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2018-05-14 17:20武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大学生

武林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生产需要大学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运动开展中反映的运动心理障碍问题越来越明显,它破坏了教学气氛,影响教学效果,使得制定的教学目的达不到。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对策显得颇为迫切。本文介绍了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几种主要类型及成因,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给予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73-02

大學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存在的危害是越来越明显,使得学生参与体育科目的积极性受挫,学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质量得不到。目前大学生主要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有:恐惧障碍、注意障碍、疲劳障碍、动机障碍。恐惧障碍呈现为年级越高出现恐惧心理越多,注意障碍及疲劳障碍对呈现为年级越高出现比例更低,动机障碍呈现为年级越高参与积极主动性越低,同时女生比男生出现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更多[1]。

1 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

1.1 外部环境的因素

外部环境受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体育运动主要在户外进行,在运动中会出现脱臼、抽筋等运动损伤造成运动心理障碍,同时因在使用场地及器械时因场地凹凸不平,器械不牢固让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受旧观念延续的影响在校园里没有形成热烈的运动氛围,还是认为运动很专业只是体育系学生的事情,从而出现部分学生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对体育运动逐渐疏远甚至排斥。体育运动受到年龄和性别和个人体育基础薄弱的影响,相对弱势的学生容易在运动中落败从而享受不到乐趣,并挫伤个人自信并逐步形成心理障碍。加上进入大学前是应试教育,学生重文化学习,甚至家长老师认为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学习成绩差才会走体育生。进入大学时对体育运动自然有一种不积极的态度,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挫伤了学生的体育运动的信心导致在体育运动中产生心理障碍[2]。

1.2 学生自身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还是以独身子女为主,入大学前主要以学习为主,生活上家人照顾,人际交往简单,使得独立差意志力不坚定在高校新生中普遍存在,并且表现为不愿尝试容易胆怯。一方面在体育运动中受动作难度,危险性影响易产生畏难情绪,一方面学生糟糕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较自私,这都不符合体育运动提倡的沟通合作,宽容奉献,团队精神,导致在活动中被孤立,逐渐失去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主动学习体育的目的性不明确,学了之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一无所知,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一旦在体育运动中受挫就会马上丧失信心,不愿再次去尝试,甚至放弃体育运动。

1.3 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为教学顺利简单粗暴对待学生,在师生间造成对立情绪从而让学生失去体育运动的兴趣。一方面在教学中不注意学生的差异,未能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批评,这导致学生对运动失去兴趣。一方面教师为避免教课时出安全问题,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没接触过有危险性的体育器材,突然碰到此类危险器材,会因为陌生而产生惧怕感,老师只是一味强迫完成器械动作,最终也会造成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2 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对策

上面主要从大的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深入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根本上解决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这个问题。如下是解决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几个对策。

2.1 多重举措感受运动魅力

体育运动在学生的强身健体,及修身养性上都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奋力拼搏,公平竞争的生存技能,运动本身就是治愈心理障碍的良药,一方面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置身在赛场为比赛同学呐喊助威,并感受运动带来的活力和刺激,放松紧绷的心情,一方面学校及各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参与面广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让更多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享受运动过程的喜悦,并在输赢上拥有平和的心态。比如爬山野营活动,在大自然接近游玩的状态中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又锻炼了身体又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带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内,校外,校际间的体育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发挥体育骨干的组织及辐射作用,多渠道了解障碍学生的思想动态,开阔思路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在师生间形成良好互动的关系。

2.2 体育课堂激发运动兴趣

在教学开始前,体育老师要多为课程进行能力储备,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在教学开始初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用言语进行正向心理暗示如你行,你可以,相信自己,也可以有的放矢的对其进行鼓励表扬,使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能改变其情绪从而以积极的心态进入体育课程的学习。课堂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设计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对有障碍倾向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并多给予指导,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的提高,最终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在户外课堂中要注意体育设备的紧固,地面的平整,对有障碍倾向的学生多关注和保护,从而减少甚至杜绝运动中的伤害。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强化有障碍倾向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结合其心理、生理、性格等特点循序渐进提升其心理素质。利用好体育课堂激发有障碍倾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消除障碍。

2.3 素质训练克服恐惧心理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及取得良好成绩的的内部动力,体育运动学习的动机不强,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会给运动带来困难,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意志力和恒心是兴趣培养的前提,增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具备专注的能力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强大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也会减弱对运动的恐惧,加强意志力的训练利于克服运动恐惧心理。同时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也有利于克服运动恐惧心理。拥有过硬的身体在运动中自然会有完成动作的信心,在竞赛对抗中才不会产生胆怯。提升意志力及身体素质训练利于克服运动恐惧心理。

2.4 阳光心态抵制消极心理

人与人的区别性在面对体育运动时,大多数人表现为能够积极选择运动并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有少部分人在面对体育运动时却是消极逃避,表现的极为不适甚至痛苦的,从心理学分析是源于我们在最初的体育锻炼心态是快乐或是痛苦。阳光或消极的心态在进入大学前受成长环境,及个人性格已经有倾向性了。当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遭受挫折其消极心态就会控制学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一个人在运动上反映出的是否拥有阳光般的心态,不仅仅只是会影响到运动,我们完全可以在运动明确其动机和好处,并在运动中感受活力和激情从而树立阳光心态,它不仅能够抵消运动原有的消极心理,它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对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正向的推动。

3 结语

对大学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分析解决可以看到心理问题日益困扰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从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着手对其研究有利于人们心理问题的解决,运动是最好的心理理疗师,心理亚健康人群某种意义而言就有运动心理障碍,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运动心理障碍,从而能积极的进行运动,从而又对人们的亚健康心理进行疗愈。大学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不仅是高校体育运动问题,它的解决更具有社会价值。愿此文能让大学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雅丽.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与诱导[J].考试周刊,2014(41):100.

[2] 郝琳.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13):263.

[3] 一弛.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及解决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34-235.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