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中位格挡动作特征分析

2018-05-14 17:20董寒寒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特征分析跆拳道

董寒寒

摘 要:通过对15名跆拳道专业的大学生格挡动作的表面肌电分析,了解格挡动作在跆拳道项目中的技术比例,掌握格挡防守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实际需求,运用表面肌电分析方法,探索在格挡动作中四个部位肌肉肌电实时情况,为探索格挡动作在跆拳道项目中的作用给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跆拳道 格挡技术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72-02

跆拳道是一种起源于朝鲜半岛(现在的朝鲜和韩国)的一项武道运动,以技击格斗为核心,修身养性为基础,磨炼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将人类的生存意识通过躯体表现出来的,并将人的精神需求具体化的一项体育运动

品势是跆拳道最具文化底蕴的表现形式。是跆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势指的是跆拳道中的一套动作的特定形式。是将进攻和防守的动作按次序编排出来的练习体系。李萍[8]指出,品势演练始终以忠诚、勇敢、自信等内涵体现为核心。品势的动作包括击、打、刺、踢、基本站姿和基本格挡。董德龙,郭海峰,王卫星[9]对跆拳道后踢动作进行了表面肌电分析,在其他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也是对实战动作进行的肌电分析,而对品势动作的肌电研究却少之又少。

通过选取吉林体育学院15名具有三年跆拳道专项训练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对象分别进行8次跆拳道品势中的中位格挡动作练习,利用表面肌电分析仪对胸大肌、肱二头肌、尺侧腕屈肌、肱桡肌的积分肌电值、均方根值、方差值等指标进行分析,为运动员以及大众提供有效建议,同时为跆拳道专项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

吉林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大学生15名,性别男,验对象有3年的专项训练经验,年龄22~23岁,身高175~180cm之间,身体健康。实验地点于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让实验对象分别进行8次中位格挡练习,使用云微8导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对肱二头肌、胸大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均方根值、方差值等指标进行收集,选取其中三次连续明显的数据,利用专用电脑进行数据分析,为跆拳道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以格挡、表面肌电、跆拳道为关键词,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以及书籍中查阅相关文献30余篇,熟练掌握肌电仪器的各项技术、原理及分析方法,为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

2.2 实验法

2.2.1 实验仪器及器材

使用8导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及相关软件、75%酒精、脱脂棉、电极贴、瑜伽垫、医用胶布。

2.2.2 实验过程

对实验对象进行中位格挡动作讲解,讲解完成后,实验对象进行7km/h慢跑10min进行预热,然后进行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完成后进行胸大肌、肱二头肌、尺侧腕屈肌、肱桡肌静态拉伸30s,各三组。

用75%酒精与脱脂棉擦拭干净测试部位,将电极贴贴于测试部位,电极贴连接无线肌电测试仪进行测试肌电信号,测试完毕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对象进行8次中位格挡动作,选取其中连续的3次稳定数据并保存相关数据。

2.3 数理统计法

测试后所采集数据通过分析软件整理后导出,利用SPSS13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有关内容进行检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格挡技术结果分析

在拳击比赛的基本防守技術运用中,格挡技术是拳击比赛基本防守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它的使用次数最多。格挡防守是通过运动员利用上肢格架或用拳拍击对方来拳,使其改变方向的一种防守技术。由于国际拳击规则规定:进攻拳必须是击打力度大以及击打清晰度明显(无遮挡),才可以判为得分拳。所以,在激烈的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会格外注重防守。

中格挡:以右手格挡为例,左臂向前伸直,拳背向上。右臂手肘弯曲至90度,右手握拳,举到耳朵高度,伸向右后方,拳心向外。之后,左拳收回腰间,右手转腕,用外臂向身体的中线格挡。中格挡又分为中内格挡和中外格挡。中内格挡起始动作:右中内格挡时,右手臂弯曲,拳心向外,腕部伸直,拳与颈部同高,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中内格挡规定动作:格挡的拳要到身体的中心线,格挡动作完成后拳与肩部同高,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之间,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夹紧。中位外格挡起始动作:右臂中位外格挡时,右臂弯曲并放在左髋关节处,拳心向外。中位外格挡规定动作:格挡的拳心向外,拳与肩部同高,格挡的角度是90°~120°,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格挡时拳经过肩部。

3.2 四块肌肉表面肌电结果与分析

在整个中格挡动作过程中,四块肌肉的肌电数值均具有显著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中格挡技术动作中,肱二头肌的积分肌电值为(78.65±10.35),在这四块肌肉中数值最大,说明在这个动作中,肱二头肌的屈伸控制着格挡。从均方根值可以看出,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值为(34.68±11.22),同时也是四块肌肉中最大的。在各种大型比赛中,国外运动员运用防守技术等战术极为普遍,尤其是在防守反击战术中的应用,其格挡技术是最为熟练,应用最多的技术。同时也是最佳的防守反击战术。格挡反击技术也是大型比赛中,运动员选手使用的最佳战术。战术效果显著,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运用统计学方法,P值都是小于0.05,说明在格挡技术中这四个部分肌肉的肌电情况分析均具有显著意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根据格挡动作中的四块肌肉进行对比分析,肱二头肌与胸大肌的积分肌电值具有明显的差异。而肱桡肌与尺侧腕屈肌没有显著差异。应对对手进攻主要防守技术是格挡防守;在防守反击技术中,攻防一体化技术的防守更容易反击成功;一分技术中,前横踢、后横踢的运用率、成功率较高:三分或四分技术中,高位横踢、高位推踢的运用率、成功率较高。

4.2 建议

防守技术中,要加强无反应防守、贴靠防守、格挡防守的能力,减少攻防转换中的失误,增加攻防一体化的运用次数;反击技术中,有意识地三分或四分反击技术的运用率、成功率,重点加强横踢、下劈、后踢技术的运用率,攻防转换技术练习中,重点加强反击技术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邓越.跆拳道品势文化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32):77-79.

[2] 于岩.北京体育大学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后横踢动作结构的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5.

[3] 唐守彦.跆拳道360°前旋踢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5):88-93.

[4] 向志刚.跆拳道文化内涵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5] 罗炯,金季春.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前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59.

[6] 崔玉鹏,洪峰.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研究中的应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102-104,114.

[7] 魏礼军,陈刘宝.跆拳道品势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武术研究,2016(1):84-86.

[8] 李萍.跆拳道品势文化内涵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9] 董德龙,郭海峰,王卫星.我国国家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后踢技术动作的表面肌电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4):68-71.

[10]王海峰,祁国鹰,王宾,等.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3):82-86.

[11]鲍善军,余银,高平.第7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不同战术类型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6):80-85.

[12]中国路拳道协会中国大众路拳道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特征分析跆拳道
1961—2018年衡邵干旱走廊地带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赴东盟外派人员特征分析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话语特征分析
跆拳道奶奶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嘻哈跆拳道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