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摘 要:在分析國内部分高校足球专项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围绕体育教学部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球类课程推行了组建专项课教学团队的教学模式。而如何组建教学团队,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学团队,使其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时代体育课程教育理念,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足球专项课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足球 足球课程 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105-02
足球运动是一项难以统一行动的对抗性集体项目,足球运动的性质和比赛的特征决定了它的整体特征,包括团队精神、团队协作、团队意识等要素,作为足球教学实践主导者的足球专项教师,应该对学生教学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结合足球专项理论、技术技能等进行科学设计,有效地对学生足球专项知识技能的学习进行专业的指导,督促学生在团队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之有效的运动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素质的发展。
1 对足球专项课教学团队的认识
所谓团队:是由许多部分的个体组成,各部分各自形成一个支持体系,以促使所有成员为一个共同目标进行努力。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团队所有个体的协同努力,如团队管理的彩虹效应,所有个体为团队发光发热的努力。教学团队给与成员的归属感是基础,团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责任感以及成员与团队领导之间的信任感是核心。对于教学的主导者,教学团队的拥有者—专项课教师,在专项课课堂教学中组建学生学习团队,不能简单地进行分队,而是要深入挖掘教学团队的内涵。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项目选取的研究对象是青岛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大一、大二年级选修足球专项课程的学生,共选择男生700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团队教学、高校足球选修课、足球课程改革等进行文献搜索,选取部分高水平文献进行梳理、汇总和提炼,发现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足球专项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编制相关问卷和调查提纲,为本项目的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根据本项目研究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确定好访谈的提纲和内容,拜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足球专家和足球专项课任课老师,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足球专项课的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团队教学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为项目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践性的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2.2.3 问卷调查法
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团队教学学生反馈层面设计调查问卷,对大一和大二年级足球选修课的学生进行发放并有效回收,回收后,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再对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研究。
3 足球专项课现存的主要问题
3.1 足球专项课程设置问题
通过拜访北京师范大学和青岛部分公办本科学校,对于普通学生足球专项课程的建设要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大部分高校的普通学生足球专项课程设置较为陈旧,课程内容还是传统的足球技战术,而对于学生的团队建设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方面较为欠缺,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较高,但对于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方面在课程设置和评价考核中缺少相应的项目。
3.2 学生自觉性的培养问题
通过传统的老师示范、组织,学生效仿、执行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互动性差,学生自身能力的挖掘缺乏,当前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方式都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不足。
3.3 课余训练的组织问题
足球专项课的学生和老师普遍反映仅仅通过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学生全面技能技术的提高,而课余训练的组织和实施单靠教师无法完成,针对学生课余训练的评价也无法有效地实施,需要培养团队成员的归属感来改善现状。
3.4 考评方法问题
传统的足球专项课考评办法单一、重在考察学生的足球技战术,而对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情况、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不能全面顾及,考评结果不能公平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足球专项课中的表现。
4 利用团队教学解决足球专项课存在的问题
4.1 建立学习团队成员的归属感
19世纪60年代现代足球运动于英格兰诞生,经历了150余年的发展进步,国际足联在法国成立,这也标志着世界第一大运动地位的确定,球队被人们认知、认同很大的一个因素,因此在足球专项课的第一次分团队后,让学生自发组织团队确定团队的名称,队名的产生能够使学生内心建立团队意识,通过课前、赛前利用队名做出的一些仪式加强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归属感的建立一方面会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另一方面也会使成员对团队的领导者认可度提升。
4.2 确定团队领导者
完成学习团队的组建后通过团队成员的推选产生学习团队负责人,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对团队的课堂内容的执行,由队长来落实教师交代的教学任务,组织并监督课余训练,并对团队成员进行课堂表现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考察,反馈给任课老师,支撑课堂评价。
4.3 加强团队管理意识
学习团队的组建在实践教学中应当摆脱之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的管理模式,应加强团队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团队队长的管理能力和职责,从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内容进行阶段、课外训练阶段等从各个课堂环节进行团队管理意识的培养,将教学团队的管理细化,并纳入到团队的集体评定考核过程中,从而减轻任课教师的工作负荷。
4.4 强化课堂习惯养成的教育
课堂习惯的养成是团队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成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强化课堂纪律、比赛规则意识,参与团队学习、比赛的协作意识,体育精神促进吃苦耐劳,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这一有效、直接、有趣的环境和空间,着力强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到规范化、程序化、规矩化。
高校普通学生足球专项选修课的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持长期有效的探索与不断完善,从学校学院主管部门的决策者层面、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层面、教学实践的主体层面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的团队教学模式构建,借鉴国内外足球专项课团队教学成功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整合资源,最大化挖掘课程的潜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高校足球专项课教学团队的建设,探索健康可持续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高校足球专项课的教学效率和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2] 董新风,袁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教学探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4):96-98.
[3] 任鹏.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教学评价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
[4] 董新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07.
[5] 汤鸿波.苏州市高职高专体育专项课与就业能力衔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 彭庄.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