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对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2018-05-14 17:20史晨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校园体育文化影响

史晨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都是我国高校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一流大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分析和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朋辈教育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策略去解决问题,构建和谐发展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关键词:朋辈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b)-0071-02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的一种育人的载体,是以整体论视野建构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其实质是在体育科学教育基础上,通过体育文化价值等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机整体,共同建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文化,进而实现“文而化之”。然而,在构如建和谐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相关活动影响力不足、缺乏文化标志等,严重制约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专家学者也深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和方法,本文研究朋辈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朋辈教育对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有一定积极影响,旨在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1 朋辈教育界定及特点

朋辈也称为同辈或者同伴,指的是年龄接近、具有相同背景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大多以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存在。因此,高校朋辈教育指的是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具有相同背景或者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分享经验、知识、观念或者技能,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朋辈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最早实践于社会工作,通过朋友伙伴之间的帮助和鼓舞解决大家自身的问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是构建、发展和创新校园体育文化的践行者,朋辈教育的平等、互助等特点恰好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将朋辈教育融入构建校园体育文化中,势必提供正向的发展。

1.1 互助与分享

大学教师通常在课堂外很少与学生交流沟通,加之生活地点和作息时间的不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无法第一时间帮助其解决问题。而朋辈教育大多情况下的彼此双方都是学生群体,课余时间、空间都有相似性和重叠性,无形中加强了互相的影响和帮助。另外,学生之间会分享交流彼此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在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朋辈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因此,在朋辈教育的关系体系中无论是学习一方还是教育一方都能起到互助与分享,思想的共鸣和素质的提高。

1.2 平等与双向

朋辈教育的关系体系一般是兴趣爱好、态度认知、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个体构成,所以在朋辈教育中,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之间年龄阶段、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都近似,相比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朋辈教育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彼此以同辈大学生的身份进行的,双方之间地位平等、话语特点相似,互助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相互学习、提升素质,具有突出的平等性。与此同时,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之间还能够发掘彼此的优点,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朋辈教育的双方可能是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背景而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双向选择,在彼此学习中了解更多的知识。

1.3 针对与接纳

朋辈教育中朋辈教师的角色是在肯定其突出表现、较高的知识体系和过硬的技能储备后进行合理的分配。朋辈教师的综合能力一定是与朋辈学生的诉求相对应,朋辈学生对朋辈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地认同和肯定,加之朋辈之间的表达方式、教育背景、语言特点等相似,使得朋辈教师的教授更有针对性,同时朋辈学生也更容易接纳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文化缺乏人文底蘊

校园体育文化取决于每一个学生体育文化意识的积累和发展,更依赖于大学教育对学生体育文化的传递和更新。当前的大学教育更多是倾向于技能和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文化底蕴的和思想境界的培养和提升。艺术、体育等人文社科被技术性强的课程挤压,选修讲座等也只是针对体育技能的培训,缺乏体育历史、体育文化等方面传授,无法培养系统的体育文化观念,势必会削弱大学生体育文化意识的发展,文化意识所发挥的潜在作用得不到发挥,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2 行为文化缺乏多样性和制度规范性

校园体育文化以大学生为主体,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以体育社团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竞赛、休闲运动为主要内容。一方面,我国大学在体育社团建设方面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相对滞后,大型活动内容主要是配合学校团委和体育部门组织相关项目的校级比赛等,而自发组织的比赛活动影响力较低,而且缺乏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对校园体育文化缺乏制度规范,多数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管理层缺乏研究创新,学生群里自治没有政策、经费等支持,对体育场馆、体育人文景观、重大群体性体育竞赛缺乏建设。

2.3 缺乏特色与传统

当前我国高校在推进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学校体育传统的传承个性不明显。大多高校千篇一律,只是发展参与度高的体育竞赛,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趋同化严重。特色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特色宣传的无形名片。

3 朋辈教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3.1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覆盖面

体育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分,学校体育亦是如此,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运动达人、体育之星,但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体育的洗礼,健全的人格和向上的人生观要从体育文化中获取。以往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仅仅只是每周的1~2h的体育课堂,体育竞赛带来的荣誉感、竞争意识培育等只是少数人获益,大部分只是看客,体育文化的培育更是空谈,也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朋辈教育模式引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一方面遵循体育文化构建以学生本身为主的理念,在正确引导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特点,由被动到主动地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中去,而不是一个看客。另一方面朋辈老师由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员构成,增加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提升了不同专业、不同兴趣同学的参与广度,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外体育文化的传播深度。

3.2 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完善

传统的校园体育文化往往是由学生领导、老师指定和引领,相关的校园体育活动也是由团委、体育部门、学生处等指导举办。这样造就的校园文化往往存在不确定性,且领导或者教师的变更、指导教师的精力分散等,导致无法形成系统的、长效的组织机制。朋辈教育的引入进一步解决了这一难题。朋辈老师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主力扩充甚至转移,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状况,确保了高校能够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统一起来,进行分工明确长远的规划,形成相对稳定和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体制。

3.3 促进主体导向和特色发展

大学生自身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实践和传承者。朋辈教育正是突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高校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是大学生群体主体参与建设,是本校体育文化的践行者、受益者和传承者。一方面,在大学生自我构建体育文化过程中将自身优势展现出来,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在大家展示自我提供方向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优胜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我选择喜爱的体育文化形式。

4 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重中之中,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逐步完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但是长效、完善的发展和传承机制还不够成熟。朋辈教育的引入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进行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创新,要想二者有机结合还需要更深入探讨和思索,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春海.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J].高校探索,2015(2):36-39.

[2] 姜志明,曲新艺.当代中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16-19.

[3] 甘霖.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39-40.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校园体育文化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