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戊午
[摘 要]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它满足了层次教育的需求,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主要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教育”拓展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新模式。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育”;个性化;网络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67-0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职校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职校生的基础知识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职校生存在接受能力差异、学习习惯差异。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存在操作性强、知识时效性强等学科特点,不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也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从上可知,我们的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这就注定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注定是一个悲哀的结局——有基础的学生不够学,没有基础的学生接受不了。因此,我校在“互联网+教育”的东风下,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适应个体差异、促进发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运用“互联网+教育”,拓展分层教学新天地的实践
“分层”实质上是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差异和实际需求,对下面几方面进行“分层”:
(一)学生分层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职校生的最大差异是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们把学生大致分为A、B、C三层。
1.A层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指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比较丰富,对该学科的期望较高,喜欢挑战,教材上的内容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
2.B层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指虽然未接触过教学内容,但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上不会形成多大的困难。
3.C层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指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或学习能力较低,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二)备课分层
从教学目标、内容、课时数、步骤和方法等实际出发进行分层备课。结合学生实际,针对A、B、C三层次的学生,制订了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A层:基础知识比较丰富,不受课本知识限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本知识得到拓展,侧重综合应用的创作。
2.B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学会利用CDR模仿一些广告、动漫等优秀作品。
3.C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针对A层学生,老师要对教学内容做一些补充;针对B层学生,利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再做些小小的拓展;针对C层学生,主要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
(三)教學方式分层
在“互联网+教育”的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和方法,让他们能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自主学习。
1.学习方式的选择:(1)以课本为主,从中获取教学内容;(2)利用应用软件中的帮助系统;(3)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如中国微课网、优课网、广东教育视频网、华师慕课、太平洋教学网、硅谷动力网络学院等“互联网+教育”网上资源充实自己的操作技能;(4)利用“分层教学网站”自助学习,教师利用校园网建立个性化教学网站,设立项目分层任务、操作指引、资源共享、讨论区等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老师引导的项目任务。
2.学习反馈的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在网络交互平台进行讨论与交流。(1)学生提交作业到局域网,教师可以及时批改和进行必要的辅导。(2)设置“作品展示区”,让学生在作品展示区中展示自己的作品,便于和其他学生交流,增强自信心。(3)可利用微信、QQ设置在线“讨论群”,让学生在讨论群中自由发言,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学生没有戒备心,畅所欲言,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探究,也可以和成员协作,或向教师求助。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如有突发问题要及时解决(采取个别辅导或统一讲评的形式)。
三、运用“互联网+教育”,拓展分层教学的效果及结论
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与探索,运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进行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随着“互联网+教育”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备受欢迎。(2)我校采用该教学模式以来,学生考证通过率逐年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近几年我校学生各类信息技术课程考证通过率情况统计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是永远客观存在的,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分层教学法,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