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明显增加,大型车库建设日渐普遍化,特别是地下车库,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各方面因素作用下,地下车库消防灭火难度较大,需要构建自动喷火灭火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消防灭火速率,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地下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关 键 词] 地下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V233.7+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238-01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汽车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城市停车问题日渐加重,地下车库层出不穷。但地下车库没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发生火灾之后,温度迅速升高,浓烟不断聚集,人员疏散难度较大,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重要性日渐显现。设计人员需要从地下车库实际情况出发,优化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使其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达到安全灭火的目的。
一、地下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概述
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入分析各类型地下车库性质、特征以及火灾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也包括发生频率、严重程度、涉及范围,获取一系列重要信息数据。随后,在对比、分析中,深入了解地下车库及其火灾发生后具体情况,围绕《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科学制订设计方案,合理设计应用于地下车库中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多层机械式停车库”为例,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会在合理设置喷头的基础上,以停车车载车板为基点,开展分层设置工作,并将集热板科学安装到喷头上方。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出对应的机械能,包括地下车库停车位总用水量、科学设计系统流量和安装消防加压供水设备,但极易增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成本。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交流,科学制订并实时优化设计方案,便于制订的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地指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各环节,促使设计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有效满足该类地下车库具体要求。
二、地下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在现代化技术作用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种类日渐增多,比如,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具特征、功能等,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地区地下车库具体情況,明确设计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型,便于系统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灭火。以“多层机械式停车库”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准确把握该类型地下车库安装的系统设备具体情况,如果没有缺少采暖系统,要科学设计单连锁带低气压监测灭火系统,并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明确多层地下机械式停车库火灾等级,科学设计该类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好系统喷水强度与面积、喷头工作压力,也包括车库火灾发生之后的最长延续时间。同时,对多层地下机械式停车库来说,停车位置固定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车辆存取过程中,不能以机械传送流程为基点,随时移动,加上其中的库房、升降井道具有特殊性,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多层地下机械式停车库各车位具体情况,科学设置作用其中的喷头,采取合理化的保护措施,实时保护各车位喷头。设计人员要将集热罩科学安装到喷头上方,确保上层喷头顺利喷水的同时,下层喷头热敏元件不会受到影响,确保系统运行中喷头始终具有较高的反应灵敏度。在设计车架内部喷头中,设计人员控制好喷头数量,确保设计之后系统流量在规定范围内。此外,多层地下机械式停车库无法在隔墙作用下顺利分隔火灾,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特殊化的消防设计,便于火灾发生之后,可以实时动态控制火势。设计人员要科学设置停车库不同工作单元的水流指示器,将电动快速排气阀合理设置在配水管道末端位置,充分发挥排气阀作用,顺利实现排气,火灾发生之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可以实时探测火情并发出警报,准确定位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作用下,顺利排气和充水,待火灾温度升高后,第一时间将喷头开启顺利喷水,实现安全灭火。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末端排气阀等具体情况,进行规范化设计,科学预留之后系统附件安装位置,便于系统安装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化设计理念,坚持现代化设计原则,根据地区地下车库具体情况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原理,从不同层次入手科学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以此,充分展现自动喷水系统多样化价值,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益,确保构建的地下车库处于安全运行中,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在停车方面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建东.关于地下汽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体会[J].建材与装饰,2017(16):91-92.
[2]陈毓琳.地下机械式汽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的探讨[J].福建建筑,2017(4):88-92.
[3]何龙.浅谈地下机械式立体车库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16(Z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