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得以外延,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任务驱动;任务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103-01
翻转课堂最早的尝试起源于2007年,由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和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提出后很快在美国流行起来,并且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了全球。在我们国家,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跟不上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关注,并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它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课堂所占的地位和学习时间的安排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将原来的“课堂上学习,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颠倒过来,改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完成任务”。 翻转课堂教学颠倒了知识传授与内化的环节,知识学习从课上转移到课下,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学生在课前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学习教师针对本次课的微课、PPT、教学图片等教学资源,并积极查阅各种资料,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具备了课堂内化的前期知识基础后,课堂上主要通过协作与交流,内化知识,形成意义建构,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以讲授新知识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建构,组织学生学习交流讨论,并解答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指导和补充,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及巩固。
一、针对翻转难度,确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的决定权也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手中。但是,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压力,考验着学生面对困难的承受力和自控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更加有效,就必须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指导。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该翻转课堂模式主要分为三大模塊,分别是:(1)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任务;(2)课堂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3)课后拓展,评价反思。该模式依赖于教师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转化为一项项科学有效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的指导下,自主地去完成,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学习平台
要实现翻转课堂,学生就必须有获取知识的相应渠道进而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的内容,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使信息的检索越来越便利,学生可以从多个渠道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制定学习任务,提高自学效率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学习任务单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学生特征以及学习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以学习任务单文本为指导,制订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提出单元学习的任务要求,并对任务进行分解,列出相关的子任务,使学习内容更加丰满。同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给学生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任务难易度方面也要充分考量到多种因素,充分借助蓝墨云班课、教学资源库等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通过各项任务的完成,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该课程完备的学习任务单。
四、构建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
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翻转课堂这一体系由学习任务单系统、资源支撑系统、答疑系统、反馈评价系统等所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是对结果的肯定,往往忽视学习的过程。要实现翻转课堂这一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势必要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调整。设计有效评价:学习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程度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以作业的对错来评价学生。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反思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
当前,世界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更离不开互联网,当前教育在互联时代必然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采用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有目标,“学”有方法,达成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和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军.实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计算机时代,2015(5).
[2]周春花.信息化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