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海,李锐群,鲁大康,张志明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而课程衔接显得更为重要。对云南西双版纳州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课程衔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西双版纳;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08-01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況来看,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课程衔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处于边疆民族地区的西双版纳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对课程衔接体系建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课程衔接。
一、西双版纳州中职护理专业开办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
(一)西双版纳州职业教育概况及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在教育及职业教育政策的指导与保障下,西双版纳州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和三县(市)职业高级中学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学院自2001年开始招收初起3+2转段大专学生;2002年起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2012年学院中职护理专业与云南省开放大学联办中职脱产大专及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大专。至今学院已开设过3+3中高职对口招生(三校生、单独自主招生)、3+2转段升学和五年一贯制及与云南省开放大学联办3+X中高一体化和脱产大专等模式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二)西双版纳州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从西双版纳州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使中高职教育衔接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进而通过卓有成效的课程发展,为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推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有效策略
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高职教育衔接来看,“五年一贯制”“3+2”“3+X”等模式都具有很强的衔接性,而且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一)强化课程衔接的科学性
对中高职教育衔接来说,尽管有“五年一贯制”“3+2”“3+X”等模式,但由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一定的差异,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更主要的是培养技术型、管理型等高层次人才,如何实现有效的课程衔接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本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与中职学校进行有效的延续,也要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学校要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有效融合,使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
(二)强化课程衔接的灵活性
课程衔接体系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由于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差异性较大,因而在课程衔接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应以当地社会、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从西双版纳州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旅游及特色高原农业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上要有一定的科学设置;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也要从“打基础”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这样就会使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之后能够更加适应,进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强化课程衔接的专业性
对学生来说,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新形势下,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中职护理专业“3+X”为例,学生在中职接受2年的专业教育及1年的医院实习,已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再通过“专业对口”或“中高一体化”直升的方式升入高职院校进行3年或多年的专业学习,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特别是要让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之后能够继续学习本专业,进而能够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双版纳州的发展步入了新时代和新阶段,呈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州委、州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特别是承担职业教育的学校要在积极推动课程衔接方面下工夫,最大限度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科学性、灵活性和专业性,使职业教育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英杰,齐红阳.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7(9):31.
[2]高清林,黄庆专,陈敦炳.高职教育视域下中高职课程衔接探析[J].文教资料,2017(1):192-193.
[3]周学军.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背景、理论及价值研究[J].职教论坛,2008(20):57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