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双证融通课程内容的融通可行性研究

2018-05-14 09:57赵宏明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控铣资格证书职业资格

赵宏明

[摘 要] 自我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双证制度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实施,对双证制度的理解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深入。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双证融通改革还流于表面,仅仅是要求学生毕业之际能够获得两张证书。双证融通改革只有深入课程层面才能够体现出双证融通的内涵,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从双证融通课程融合的根本问题、改革方法和实践探索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双证融通课程融合的问题。

[关 键 词] 双证融通;中职;数控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89-04

“双证融通”是指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共同的职业能力为本的教育培训要求,探索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和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从而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双证”制度的法律依据是,1996年《职业教育法》总则第八条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我国中职学校“双证”制度开始实施,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职业教育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课程改革提出了“双证融通”这一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理清了职业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上下级关系,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职双证融通改革的障碍。下面我将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围绕双证融通改革过程中阻碍课程内容融通的根源、课程衔接模式以及课程内容改革实践行动进行阐述,为学校进行双证融通改革提供思路。

一、双证融通课程衔接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中职学校从原来的行业企业办学中剥离出来,变成了教育局直接管理。职业学校全部变成了公办事业单位,不再受到经济制约,这给中职学校办学带来便利。职业学校脱离了行业企业,也远离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课程以学科模式建构,学生难以达到职业资格标准,双证融通阻碍重重。

(一)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职业性矛盾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职业教育的目的同样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在秉承这种理念办学时,中职学校教育偏向于科学技术原理的讲解而本能地将技术应用排除在外,认为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才是对学生负责,这种思想来源于普适论,在徐国庆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论》一书中有深入解析。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在搞“双证融通”,做法是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普通车工初级证书和数控中级证书指标,在原有的课程内容中增加考试题目应付考证。在课程时长的安排上,理论课与实训课比例是6∶4(实训课还要算上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理论在前实训在后,理论老师和实训老师分开进行教学。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育重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实践不过是理论的验证,技能不过是题目的训练。职业教育的这种观念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但学生并没有达到职业资格标准,训练题目获得的资格证书达不到企业的用工要求。

数控专业职业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一线操作者,为企业输送合格工人。职业培训、企业培训、职业资格标准设定从行业企业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让劳动者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快速而准确地加工出合格零件。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体都是人,但最终目的指向不同,职业教育指向是个人的发展,职业培训指向是行业企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但学生需要工作来谋求生存,职业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劳动者,培养的主体也是人。从这点上看,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双证融通”可以将职业资格内容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中,但需要掌握度的问题,不能将职业教育变成職业培训,同时也要注意将学生培养成合格劳动者。

(二)教育管理与资格证书管理的矛盾性

中职学校的上级主管单位是教育局,学生的毕业证书颁发也由教育局来签发,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全部由教育局来审核。职业资格证书的签发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职业资格标准以及职业资格内容也由人社局来制定。“双证融通”是将职业资格标准和内容融入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中,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内容的同时完成职业资格内容的学习。“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的构建需要得到两个部门的认可,然而两个主管单位级别是平行的,天然上无法区分主辅关系。上海市“双证融通”专业改革由教育局与人社局联合发布,打通了职业教育的横向壁垒,双证融通模式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二、双证融通课程衔接模式的选择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是未来职业学校办学的趋势,但两种教育该如何进行融合,尤其是课程上的融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就目前看来,“双证融通”课程的融通模式有两种水平:(1)一体化衔接,即专业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设置完全一致,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块要求完全一致。(2)松散型衔接,即教育系列与劳动人事系列仍然按照各自的分类体系运行。职业学校中的各专业选择哪种融通模式来建构自己的专业课程,需要从该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来看,该专业适合采用一体化衔接模式进行课程的融合。

首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技能的要求很高。中职学校该专业的定位是面向从事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磨具制造等相关专业,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以及相关机械冷加工的工作,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从专业定位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一线从事技能操作,该专业对技能的要求很高,需要学生持证上岗。

其次,职业资格证书齐全。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大类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我国对机械制造行业非常重视,该行业中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齐全并且等级划分明确,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业资格管理网站可以查到。每种职业资格证书可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齐全且划分明确,给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融合提供了基础。

最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设置一致。根据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操作及相关机械冷加工的岗位,这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类中都能够找到对应证书,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设置完全可以一致。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需要获得相应的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完全可以融入该专业的课程中。

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对接的实践与反思

(一)专业课程内容与资格证书内容对接的基本思路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融通改革的目的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工种数控车工中级和数控铣工中级的职业资格要求,通过专业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方式改革、专业课程改造和重组,重构课程体系,即形成融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数控车/铣工职业岗位要求的、具有“全程式工学结合”特征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而真正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内容的衔接,实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学历证书与数控车/铣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并为今后本专业全面实施其他相关职业工种的双证融通改革积累经验。

双证融通课程改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2)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3)专业课程内容与其对应的职业标准内容相融通;(4)学生评价方式与职业资格证书评价方式相一致。

双证融通课程一体化衔接思路:首先从梳理专业课程现状与其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着手,以机械冷加工中涉及的主要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教产合作、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为改革与创新方向,以具有“全程式工学结合”特征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与专业教学评价创新为主线,以“双证融通”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和工作重点,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融通改革保障机制与运行体系,保障“双证书”制度有效运行。

(二)专业课程内容与资格证书内容对接的具体实践

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调研与分析

抛开职业学校外部问题,就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校内部办学以及课程内容问题而言,该专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很高,但部分教师还存在“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的思想,在课程设置时还以三段式课程为主。其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线技能操作人员,但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取时,并没有依据岗位进行设置,教学内容也没有依据工作过程和典型产品进行构建,学生无法体验真正的工作情景,无法构建完整的工作过程知识。最后,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没有实现真正的融通。职业资格标准内容并没有很好地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中,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教育还是“两张皮”现象,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完全依靠实训课上对题库的反复练习,学生并没有达到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职业能力。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能力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种类齐全、等级划分明确,双证融通需要考虑和分析的是与哪些证书对接,衔接的等级如何等。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先制订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表,列出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岗位,对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进而对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进行分析(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确定双证融通的职业资格工种和等级,如下页表1所示。

2.与企业专家共同确定双证融通的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并不是该专业的所有课程,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只教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内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内容要在包含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基础上高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所要达到的最低限度。

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根据数控专业就业范围及相关资格证书,我们围绕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普通车削加工、普通铣削加工、数控车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编程、数控铣削加工等九门主干专业课,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对接的实践,辐射非主干课程。

3.建立融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要符合数控车/铣工中级职业岗位要求,充分體现全程式工学结合,具有明确的“双证融通”课程。

4.企业人员与教师共同制定双证融通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

制定主干专业课程标准,依据该门专业课程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下面以数控铣削加工为例,说明双证融通课程标准制定。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该专业数控铣削程序编制与调试课程的后继课程,是数控加工的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削零件加工相关知识和技能,胜任数控铣床操作一线岗位,让学生达到数控铣工(四级)职业资格标准中的相关模块要求,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数控铣削加工的职业能力。

(1)设计思路

数控铣削加工是当今世界机械加工方式中主流加工方式之一,其加工的零件占机械加工零件中的20%左右,是机械加工车间最重要的岗位之一。作为车间最重要的岗位,要求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图纸和工艺规范加工出合格的典型铣削零件,其对操作人员的具体能力要求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现代制造业的加工理念和管理理念,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岗位要求加工零件的人才,并取得数控铣削(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校本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数控铣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求,选取典型零件作为载体,培养学生核心的零件加工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加工合格的产品,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胜任一线岗位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用数控铣削加工的理论知识,融入数控铣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四级)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以数控铣削技能提升为主线,按模块分成加工准备、操作数控机床、平面加工、轮廓加工、曲面加工、孔加工、典型零件加工、综合零件加工等八项学习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以加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其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将车间管理理念、工人素养、零件合格标准等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理实一体原则,融入企业数控铣工工作岗位要求,教学突出技能细节和能力解决能力的训练、规章制度的遵守和质量意识的强化。

本课程建议240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操作数控铣床加工工件的能力,达到数控铣工岗位四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操作数控设备的安全意识、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员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会数控铣床的操作;

·能简述加工原理;

·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要求和加工程序加工中等复杂铣削类零件;

·能使用恰当的量具检测产品质量;

·会判断简单的设备故障;会维護保养机床。

(3)课程内容与要求(部分)

①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双证融通课程教材

教材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根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在各种教学法大赛的说课环节都少不了对教材的分析,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完美联接起来,成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媒介。根据徐国庆教授关于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分析的三维理论可知,职业教育教材需要从职业、知识与学习三个维度呈现,职业维度涉及的是教材呈现的基本结构,知识维度涉及的是教材的内容构成,学习维度涉及的是知识的表达模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面向一线操作岗位培养人才,其专业性强,课程与职业密切相关,教材形式需要完全贴近岗位工作要求设置。在教材的具体设计上到底是依据任务设计教材还是依据典型产品作为项目设计教材,两种不同形式设计出的教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模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有着非常丰富的加工产品和特殊的学习情景,但类型比较确定且每个类型都有典型的产品,可以直接依据这些典型产品进行教材呈现。因此,教材设计时适合将任务融入具体项目中,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编写教材时,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设计模式,如数控车削加工这门课前期适合项目—实践—活动型设计模式,教材基本结构直接选取典型的轴类零件作为项目,将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的机床操作知识、夹具安装知识、对刀知识等与相关的编程知识、刀具类型知识、工艺知识有机地综合起来,系统地进行表述来组织教材。

②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方案在国家职业资格网站上有清晰的表述,考核内容在鉴定要素细则表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应掌握标准中应知应会的内容,以便学生参与并通过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和技术等级考试。教师积极学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各个环节,研究课程考核实施办法,制定体现模块化、阶段化的考核方案,制定有可行性和较为良好操作性的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07.

猜你喜欢
数控铣资格证书职业资格
数控铣削精确定位加工方法在起落架修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效加工技术在数控铣床中的应用实践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将公布
浅谈微型数控铣床对机电专业教学的作用
浅谈微型数控铣床对机电专业教学的作用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