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摘 要] 让学引思可以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让”和“引”激发学生的“学”和“思”,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更加突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 键 词] 学思结合;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110-01
一、让学引思的理念
“让学引思”是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让学”理念基础之上提出的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古人云“让而有序,学而生慧,慧而生能”。“让”是教师巧妙地启发,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学”则体现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引思”则为了“引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引思”就是实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让他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引思”的目的是通过点拨、引导、启发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和自觉迁移,培养他们的价值形成和学习习惯。“让”与“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引”是为了“让”,“让”才能实现“引”。“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反映着“引”的智慧。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爱思,会学善思”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传统英语阅读课的弊端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在语言教学中,阅读又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行为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的主要手段。所以,教会学生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一)过程形式化
许多老师走入这样一个误区,花许多心思在媒体的华美与精巧上,可是却忽略了阅读过程的推陈出新。在成功导入之后,课堂气氛一下子跌入低谷。他们往往让学生扫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细读(careful reading)完成一些约定俗成的阅读任务,使英语阅读课犹如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文章主旨,阅读教学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其教学效果有限。
(二)知识搬运工
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一切,一味地将教材的知识咀嚼碎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犹如知识接纳器,来不及理解,更没有时间思考,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是考试。这种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被挪用,自主思维的空间被挤占,自主探究的热情被扼杀,自主发展的动力被压制。
(三)差异平等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们,并不是把他们按照一个模子进行刻制。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不能因材施教,始终用一刀切的方法教学,重补短,轻扬长,学生的个体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张扬和发展。
三、让学引思的实践
(一)巧用信息化手段引发学生英语阅读进行有效思考
利用大量的声音、图片或者视频等资源,导入新课,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我们在利用信息化资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材料要与文章主题有关,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为教学服务,不能偏题,否则就失去了导入的效果。(2)要发掘这些资源中所蕴含的深层信息,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新课,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文章充满好奇,真正达到“导”的效果。
(二)巧用提问引发学生对文章理解后的信息输出
阅读课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对文章理解后的信息输出,是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关键。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往往能够从中获得的是比较浅层次的信息。教师的任务不止于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找到信息解决简单的选择或判断题,而是通过启发来引导他们把握深层次的主旨。这就要求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问题。判断性问题(能够用yes or no回答)以及when, where, who, what, how 之类的问题一般是检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看懂文章的学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why, what do you think of, what if, suppose 之类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帮助他们领悟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深度挑选不同的学生回答,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三观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发觉教材中的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场”,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引导学生进入最佳教学情境。如利用第一册,Unit 8 Life Online,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以及谨慎交友,不受网络控制。利用第二册,Unit 2 Family and Friends,教学生如何正确与老师、同学、朋友及家人相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謝老师。第三册,Unit 5 Together We Are Strong,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Unit7 Safety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教育学生有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第四册,Unit 1 Could I change My life,通过学习主人公从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变成哈佛高材生的奋斗史,使学生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奋斗重生;Unit 4 Where is your recycling Box,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教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教师只有积极去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性方法,用巧妙的让学与引思技巧,帮助学生打开思想之门,才能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