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晓萍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105-0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文本学习往往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养或为了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往往需要学生具备比较深入和活跃的思维品质。所以为了让中职语文教学成为一个学生发展、增值的成长过程,我们必须引入“深入学习”的概念。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思维、转变浅层次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一、设计富启发性的问题,驱动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问题引导,驱动学生深入文本。如有个辩论话题,探讨“香雪用40个辛苦积攒的鸡蛋换了塑料铅笔盒,冒险上火车并走30里夜路,值不值”的问题,就很棒。面对这个辩题,学生思维发散,各抒己见;同时为了找寻论据,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信息点,去体悟铅笔盒的象征意义,去领会作者的表达情愫。可见香雪追求现代文明的决心和勇气,是与付出的代价成正比的。
设计多向度的“问题”,可引领学生思维碰撞与交互质疑。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为切合文章主旨,引导学生对狼有全面客观的认识,直接抛出讨论话题:“你对狼的认识全面吗?”课堂上除了出现较多形容狼的凶恶词语外,也有提到狼是生态平衡重要的一环,是毅力、勇敢、智慧、团结等众多品德的化身的观点,在问题探讨中重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青龙偃月刀》时,可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和文化角度谈谈何爹的选择,何爹的悲剧既可引发学生对传统技艺在社会发展中日益衰微的现实思考,也可对学生学习和今后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鼓励学生以作品为原点进行扩散性怀疑、批判,逐步养成“学贵有疑”的品质。例如针对《离太阳最近的树》中司务长算的一笔“账”,参照20世纪60年代末的物价水平,可叫学生算算一棵红柳能节省多少支出?得出的答案是7.2元。的确,从当时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司务长可以理直气壮。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主旨后,体会到司务长可能或根本没意识到挖红柳的行为会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那种短视和急功近利值得学生再次拷问。
二、提供一系列跟课文研习有关的助读材料(包括视频),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原有经验储存的“支撑点”进行知识自主建构、灵动整合信息。如《像山那样思考》,文章最后作者引用了梭罗《秋色》中的“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句话,而这恰巧与老子《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谋而合。引入中国传统的文化,让学生更贴切地了解天地、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理念。
引入不同的点评声音,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升个性解读能力。比如为了推动学生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项羽这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教学《鸿门宴》时,我们可以引入评说项羽的不同的历史声音。在“头脑风暴”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推动学生对历史人物形象作自己的解读。
补充作者的身世资料,对学生把握文本主旨有很大帮助。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世间最美的坟墓》里“朴素”和“震撼的精神美”之间的关系,需要补充背景资料,从探究“托尔斯泰生前是怎样的一个人”入手。所以要学生从一些历史资料和宝贵的音像资料中去了解托翁的“为了平等和自由”的精神信念,从而学生才能知人论文,理解托翁对坟墓的自我选择和设计上,包蕴着他出身贵族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的平淡的生活观念,以及寻求回归自然的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拓展阅读资料,让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探究能力才能日益长进。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句中既感叹又超脱的深意,可让学生涉猎余秋雨写的《苏东坡突围》和《苏东坡传》;在学习《雷雨》节选部分,不妨抛给学生原著或《雷雨》电影或话剧,学生可能就会体会到人物丰富的内在,理解不会太肤浅。相信拓展性阅读,会激发更多的阅读感悟,发现更高的阅读价值。
三、组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思考、感悟和体验的自觉性,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厚了起来
模拟文本的场景,正面迁移,不仅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推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如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课,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尽可能让学生用模仿法、欣赏法、类比法来进一步体会和学习“我的父亲”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好雪片片》课后设计,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别样的感动”。如果能让学生很好地实践,应该会促进学生的思考、感悟和交流。
哪怕來个换位思考,以“假如我是一只荒野嗥叫的狼(或假如我是一棵高原上的红柳),人类,我想对您说……”为演讲题目,在激情演说中,提升学生对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深思,考虑到环保的一些策略……
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感兴趣,所以组织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很有必要。在推动学生对文本作深层次探究的同时,往往可以作正向迁移,去解决学生现实的、职业的相关问题。
总之,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深入学习中得以提升,语文课堂也更加生动活泼。为了让学生深度而真实地学习语文,让我们不断前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