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成
[摘 要] 作为一门电子类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为产业一线提供技术工人,模拟电子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动手操作水平也要提高,因此,学校教育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现简要分析这一课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足之处以及可行性改革方案,以提高模拟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78-0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电子类专业课程中属于较孤立的位置,与其他的课程内容联系不够紧密,辅助教学少且在课程的学习中理论多为抽象表达,学生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衔接理论知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学生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出身,本身的知识文化基础是比较薄弱的,综合理解问题的能力不高,而大多学生的就业定位属于水平较高的技术产业工人,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就课程学习来说有許多值得老师注意的问题,教学上一定要贴近社会实践和市场需求,拉近学生和书本知识的距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
对中职学生学习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来说,很多教材都参照本科院校的教材内容编制,教学中也多按照他们的内容来授课,教学计划虽然完善,但多以应试为准,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其实是不恰当的,与我们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一定距离,教学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比如,对模拟电子中的电路知识过于强调完备性,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加上一些推导过程都一股脑地教授给学生,“满堂灌”的倾向明显,很多重点内容不够突显,学生学习主次不分,还难以理解,很容易觉得学习乏味枯燥从而失去兴趣。同时,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电子领域的更新换代十分常见,教学内容不能一味按照教材滞后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要多结合新技术的出现,及时跟上发展节奏,才能促进学生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很多都流于形式且落后于现实情况,体现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许多中职院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尚且处于传统模式,单向教学信息传达不够准确,理论教学和专业的实践活动相互分离甚至难以搭配。比如,学习课程时的老师与实训课老师不是同一个人,不同的传输理念会导致理论与实验脱节,学生无法理解并解决问题。而且很多老师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理论研究丰富,远胜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多倾向于讲解专业知识和概念原理,侧重于掌握理论技巧,很少指导工艺流程和实验操作,学生缺乏必要的动手练习,实践能力被忽视,毕业后的知识积累很难与市场需求同步。同时在中职学校中,教育对象的年龄较小,多属于青少年,接受学习能力好但自控力不足,不能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提并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他们的水平能力和性格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不能单纯追求教学质量。采用边教边学的方法而不给学生消化利用的时间,导致优秀的学生和后进的学生接受的效果越来越有差距,水平参差不齐,在实践应用中也多有不同。
三、课程改革方案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重点是要让学生具备知识素养,掌握利用知识去学习的能力,很多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教育的目标体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传统模式里,教学手段多为粉笔黑板式,虽然这种方法便于老师和学生直接交流、及时更改内容,便于学生思考记录,但是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电子元器件内部粒子运动状态、电路板设计图、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都不能单纯依靠老师的板书表现出来,一是老师画图费时费力,二是许多立体图形在黑板上不能呈现多维结构,一旦某个图表达得不够清楚,就不便于学生理解,所以在这种专业教学中我提倡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多功能地进行教学辅助。其次,在教学时,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跟进时代发展,积极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老师可以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案例,针对性地分析并与学生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至落后于时代发展。最后,在电子领域多强调实践技术的发展水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多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把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
四、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课程人才培养应该侧重于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以持续地获得电子领域新的技术知识,把握技术文化要素,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同时具备职业发展的基础和良好的素养。在这种教育的理念中,老师的教育职责为重中之重,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发挥电子课程的实践优势,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陆小玲,彭伟健,吴悦双.浅谈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职业,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