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红
[摘 要]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之一。在新课改教学思想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 键 词]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学习氛围;主体意识;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069-01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他们是中考时进不了高中校门的学生,笔者调查发现,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不爱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时常逃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修养呢?
一、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心情愉悦,智力能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索新知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如果心情不愉快,学习就提不起精神,思维就受到了抑制,学习效率就大大降低。为了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在备课时,要熟悉学生,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德育素养为目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熟练驾驭新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设计,摒弃以讲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必须放弃“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教学设计意图,要从学生的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来设计教学过程。上课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知,探索新知,使学生的思维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开拓与发展。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课堂上,教师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宰,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权利,这样,学生的能动性在课堂上没有机会来展示。这样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宰,学生的见解与认知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从上课到下课,学生总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为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的思维在创新教育中激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由于学生的智力与心理动机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他们的学习方法会出现多样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用现代电教技术辅助教学
与其他科目相比,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比较枯燥、难学的学科,假如教师仅仅以口头来上课,将这门课讲得生动有趣是有一定难度的,先进的现代电教技术与设备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不足。现代电教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是时代的进步、教学的福音。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的优势,它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与图像微妙结合,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教学“学习个人礼仪,塑造良好形象”时,如果单凭教师自己讲解,就会很枯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这些内容都可以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展示重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与塑造良好形象的方法,让学生认真而有趣地观察,好看的视频、动听的音乐、详细的讲解过程、有趣的讲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个人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塑造良好形象的水平。
四、优化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最重环节,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指引着学生发现学习上的优点与不足。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教学时,政治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众所周知,在职业中专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重视政治课,认为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用处不大,学不学无所谓。针对中职学生的这种情况与学习认识,笔者认为应当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课本中有这样一个章节“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在这个章节中提出了以下方面: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立足本职、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此,我设置了大量的生活情景题目,让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回答,我都会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比如,发言的踊跃度、思考的深度等,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进一步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处理实际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中专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在素质教育时期,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职业高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就业与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立军.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实效教育研究[J].教育,2016(8):139.
[2]吴小青.中职校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7(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