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霞 梁涵 田小利
[摘 要] 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智能手机移动学习辅助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根据目前的实际课堂情况,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手机的优势来教学,让学生变玩手机为用手机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以公共课数学为例,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浅谈手机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手机的各种优势,打造高效课堂。
[关 键 词] 智能手机;数学;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84-02
2015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规划(2015-2018)》明确提出统筹高职教育改革,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堂作为高职教育的主战场,其教学效果直接反映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成败[1]。如今智能手机对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侵蚀,使教学效果的提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移动的、智慧的、泛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手机,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的一个新课题。
一、目前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消极的学习心态
高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意志不坚、学习能力欠缺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拥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学生的自制力相对比較差,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做笔记、课后也不复习,不会主动对学习的专业和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和轻厌学状态在如今的“95后”高职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干扰日趋严重
现在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课堂上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日益突出,他们利用手机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上教师舌干口燥地讲,学生在下面低头刷手机,课堂上“低头族”和“后排组”的队伍逐渐壮大。这样的局面学校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禁止学生带手机、教室墙上设置手机袋等。可是这样的措施有用吗?很明显效果甚微[2]。尽管很多教师都曾尝试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视频、动画等资源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方式也曾经一度提升过课堂教学效果,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教学再次沦为教师的“独角戏”。
(三)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网络AP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也有一些很好的教学、学习平台,但是大部分老师的手机很少用于课堂教学,如何将手机适时有效地引入课堂,这就要求老师跳出原本的教学舒适区,重新学习,重新适应,合理利用手机的优势来教学,让学生变玩手机为用手机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直播课堂、微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教学平台越来越多地被科研工作者、教师所提及,现以蓝墨云班课为例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
蓝墨云班课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级和班课空间为基础为教师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堂管理、资源推送和教学评价等服务,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消息提醒和交流讨论等服务,是一款便捷性好、互动性强、展示性好、方便实施的学习平台[3]。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发布、学习活动、小组任务、课堂签到等多种方式,将移动设备引入教学过程,不仅方便教师组织开展教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教学功能系统化,形式多样化,主要有:(1)管理班级。该平台提供“图案”签到和一键签到功能,教师发起签到活动并自由设定签到图案,学生在自己的移动终端完成签到,整个签到过程十分便捷、省时。(2)发布学习通知和资源。教师在课下将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和作业通知等以文字的形式发至云平台,把课件、微视频、图文资料等教学材料可上传至云平台,系统会及时推送消息提醒,督促学生按照通知要求利用学习资源做好预习、复习工作。(3)开展教学活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发起课堂互动投票、头脑风暴、当堂测试等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下,教师利用云平台组织答疑讨论、交流互评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4)学习记录跟踪与教学评价。云平台采用“经验值制度”(教师发布的通知、资源、活动、测试都伴随着经验值,根据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经验值,经验值可作为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教师端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面记录并做出统计,教师可以查看整个班级的签到情况、资源学习情况、讨论情况、测试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
综上所述,合理地选择移动平台作为移动环境下辅助教学平台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可行性。
三、智能手机移动平台在高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课前的应用——促使学生课前预习,激发求知欲
课前,教师在手机课堂软件课程圈、微信群或者QQ群中发布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或者话题,设置问题让其讨论,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知识的海洋,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激发求知欲,减小课堂的难度。比如,在讲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前,可以在课程圈中上传电影《牛顿探索》截选,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从而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发自内心想去学知识。还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课堂学习。比如讲导数的概念之前,在手机课堂软件任务一栏设置问题,问题一: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人员,如何定价格使利润最大?问题二:说说汽车上的车速表表示什么意义。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以找到答案,还可以在班级群里交流。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答案引入导数的概念,以此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中的应用——教学一体化,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智能手机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当前的学生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其运用互联网更为得心应手[4]。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手势签到,节省大量的点名时间,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出勤率。学生根据课前教师通过手机课堂软件、微信群或者QQ群布置的相关任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通过网络传送到大屏幕上,由学生互相讨论、解决问题。接着再由教师进行重点、难点的分析讲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授课中或授课后,教师在手机端发布测验题,学生即可用手機课堂软件答题,可以利用分组法也可以利用抢答功能,教师根据答题情况进行反馈和重点、难点答疑。教师还可以对其课堂表现、课堂练习等进行记录并评价,形成开放、多元、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在成长中的需求,从而鼓励学生,促使其不断进步[5]。通过“智能手机”可把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互动交流更便捷、更高效,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课后的应用——促使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学习内容
利用手机课堂软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随时随地地拿出来看,比如排队、等人时,有利于学生碎片时间的利用[6]。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把本节的微课、视频、语音、文字等发送到手机课堂软件课程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查看或者反复复习。有些学生有问题但没有时间或者不敢问老师,利用手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也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以便适当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题目,学生可以拍照上传自己的作业,教师根据作业的情况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分享并不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学生课下也能学到很多知识,课上的学习就变得相对轻松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知识面也会相应拓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功能日益强大,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势不可挡,但并不是每节课每位教师每位学生都必须用手机,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可能会浑水摸鱼。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充分发挥手机的各种优势,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莉,汪建云.基于移动传媒平台的高职课堂教学创新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9):70-74.
[2]卢军锋,涂冬侠,陈芳.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138-140.
[3]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5):16-20.
[4]钟海松,谢丹妮.智能手机在“互联网+”课堂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7);34.
[5]鄂宁,杨月梅.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施策略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4):102-104.
[6]张素芬,李逢霞.高等数学课应用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及途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