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且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并详细地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路径。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09-01
积极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力量和美德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鼓励人类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生活、创造,并充分发挥人的心理潜能。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也被引入心理健康课程中,其能够对学生的情绪、情感、认知、行为起到积极的心理影响,并且有助于学生自控、自制、适应性的提高,帮助学生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因此深入地研究积极心理学,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着重阐述了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并详细地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1.时代变革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媒体的多元化、舆论导向的缺失、价值观的颠覆都会对中职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引入积极心理学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以达到中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目地。
2.个性化发展
中职学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和社会的关怀下,学生的心理素质往往较为脆弱,并且在不同价值观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不同,有时学生无法真正地辨别是非,或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要把积极心理学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修养。
(二)社会安定的需要
中职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在行为和心理上出现不成熟、认识不清、判断力差等现象,如果没有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法和教育机制,学生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学生会把这部分情绪发泄到社会,会对社会治安产生危害,因此中职院校开展积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二、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职学生正处于15~18岁之间,身体和心理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如果没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学习和辅导,其心理和价值观容易发生变化,这也引发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一)学习过程浮躁
中职学生往往多以中考的落榜生为主,因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好,没有人愿意主动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同时中考落榜的失落和职业教育的学习压力久久不能释放,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模糊。
(二)内心空虚
中职学生中单亲家庭或寄养家庭的比例较大,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沟通方式和理解能力受到了极大制约,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往往存在情感缺失和内心的空虚,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或游戏来发泄情绪。
(三)自控能力差
在中职学习阶段,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主要表现为自控能力差,由于自控自制能力差,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并且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认为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性质无关,这会给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和职业生涯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开展关爱学生心理的活动
1.课上活动
在教授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在课堂上多开展有关积极心理学内容的活动,教师要通过引导、排解、讨论等模式来打开学习的“心门”,要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帮助学生形成社会心理和职业心理。
2.课下活动
课下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如,心理拓展活动、公益徒步活动、绿色环保活动、慰问敬老院活动等,强化学生课下活动的参与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心。
(二)强化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中职院校应建立完备的心理咨询室和聘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在解决学生日常心理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强化积极的心理素质。开展健康心理教育课能够在职业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要从学习压力、矛盾问题、个性发展、职业能力等内容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要在学校内张贴较为突出和正能量的海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同时要引进多种健康向上的图书和刊物,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改变消极抵触的心理。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班风班貌,通过班级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自律。
参考文献:
[1]谢珍,张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员工管理研究:以海底捞火锅店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0(18).
[2]张燕花.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知识经济,2010(2).
[3]董晓倩,朱艳丽.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品牌,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