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构①

2018-05-14 09:57陈道泉,陈宁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主体师生

陈道泉,陈宁

[摘 要] 现代师生交往中常走向两种极端,权威型师生交往关系和“儿童中心论”式的主客二元对立关系,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抑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应考虑师生平等对话、课堂互动性、课外兴趣培养等方面,从而激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形成主体间性的交流模式。

[关 键 词] 主客关系;主体间性;平等对话;现代教育;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50-02

一、引言

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过程中敏感又重要的话题,也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在教育实践中是一个关系教学教育效果的关键因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实施的教学内容、方案,学生的知识接收、理解与输出,都是建立在师生融洽的关系上,它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动,同时也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情绪与思维。在教学活动外,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是深刻而全面的。

可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的人际交流关系。笔者试从主体间性这一视角对高等院校师生的交往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主体间性理论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二、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只是将晦涩的文本理论以单维的方式输出给学生,脱离原本丰富多样的实践意义。尤其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教师侧重于单纯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也适应了知识“硬塞”的形式,[1]从而获取较好的考试成绩。这样的唯知识性教育观念影响深远,但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本质。

由于教师在知识积累方面比学生丰富,因此很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权威型师生对话交往的关系,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其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2]。在权威型师生关系下的师生交往形成单向交流模式,教师与学生变成支配和被支配关系,使师生关系产生二元对立的现象,偏重学习的线性积累。强调教师的理性权威,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淹没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国的师生关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占有绝对权威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处于劣势的被支配地位[3][4]。

受到卢梭、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影响,新时期的学生过分不尊重老师,过度强调“学生中心”,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导致了教师不敢管、不能管,纵容学生的散漫。依然将师生分别看成是主客二元对立面,只是变成了另一種极端现象,二者的关系不是和谐共存的。这种教育思维主张下的教学实践,势必会导致两者中一方的主体性过分张扬,另一方主体性则被过分压制[5]。

众所周知,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塑造和被改造的个体,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动地接受教育的。因为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6]。上述两种极端的师生关系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时常表现出来,但已经不符合当下现代教育的本质。

三、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是一种超越简单主客二元形态,注重双主体或者多主体的关系属性,突破了主客两极的认识困境,既注重各主体间的共同性,又不泯灭个人主体性。也就是说主体间性理论必须承认以复数主体为前提,讨论复数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老师和学生成了多主体中的成分。主体间性关系不是“主体—客体”,也不是“主体—主体”而是“主体—客体—主体”多元的关系。

传统的主体—客体交往关系并不把另一方看作具有独立思维的主体,而是作为“权威者”支配控制另一方来实现自身预期的目的。使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按照教学任务传道授业,很少关注学生的专业兴趣等真实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培养。反过来,当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过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老师变成了输送知识的工具,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以上两种极端都没有研究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师生关系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丢失中间“客体”这个中间环节也不能形成完整的师生关系,客体指知识、经验、情感、技能、思想。客体所在媒介可以指第三课堂、课下指导、第二课堂、情感交流。老师将客体呈现给学生,学生接不接受并不取决于老师,而是取决于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最终教育成效。

四、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新型关系重构

新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多为“95后”,甚至“00后”也逐渐进入大学校园,这一群体有其特殊性、时代特点,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同“80后”、乃至“90初”的大学生不一样,在网络时代下,大量的信息渠道使他们可以接触各式各样的事物,也由于这些信息流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碎片化信息使他们知识结构不成体系,因此,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总体而言,他们积极乐观、健康、思维开阔,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存在诸如自我意识较弱、自觉性差、独立性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特性;不擅长线下与人交流,但是网络语言的应用日趋增多。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主体间性关系下重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平等对话关系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就某种或某些客体进行探究,并在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互相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7]。

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教师不应自视为知识的权威。平等对话需建立在师生双方互相诚挚的接纳,在言语、知识和信息的表达、倾听与理解的过程中,体验师生双方情感和人格互相影响。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出自己的新想法,甚至与教师相悖的想法,不迷信权威,从而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应视每一个学生为有思想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也应在交往过程中突破权威思维,敢于向老师发出挑战,展现自己的想法,“把老师不当老师”。只有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能够真正做到平等交流对话,才能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和人格互相影响。

(二)课堂互动策略

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与自己相同的主体存在,有思想、有创新的人,而不是在批量生产状态下的物品。学生应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存在,拥有声明需求和情感诉求。只有摆正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施探索式、启发式的学习方法,从而做到摆脱思维惯性,最终促使师生共同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理解、解决并总结问题,达到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的目的。

以知识共享作为课堂追求,知识共享是课堂互动的驱动力。主体间性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完成平等互动和多边活动,课堂不一定排排坐,可以自由轻松发表观点,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课堂的沉寂,共享知识、共享智慧。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迁移,学生愿意与教师共享知识,也是学生知识的输出过程,此时学生便夯实了共享部分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對知识的掌握。

由于主体间性关系是主体间双向建构和双向整合的过程,知识的传递也就不能仅是单向度的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只有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时,‘教才能真正起作用,学生才能真正从教中有所‘学”[8]。

(三)课外兴趣辅导

教学活动主体间性要求师生维持平等的对话关系,要求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挖掘学生专业或科研研究的潜质。高校学生与辅导员课外交往时间和密切度较高,与任课教师交往较少,这都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专业素养的不利因素。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愿意并且渴望与教师具有更多的交往,而不是局限在课堂的知识传授;教师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最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要求学校应建立相应平台以供师生能以轻松氛围展开教学活动,而不是对教学过程过度又过多的监控。在压抑的环境下,无法发挥出师生间的主体间关系,从而无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在第一课堂传授专业知识,同样需要在课堂外(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教师可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在某个技术领域拥有专长,并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能顺利进入相应专业领域。

在过去,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是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枯燥的教学任务[9]。自古而今,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快乐和生命的成长。要求教师摆脱课堂的局限性,在课堂与学生保持平等互动、对话,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五、结论

从主体间性交流关系对高校师生的交往过程进行分析,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间的交流过程,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而且注重交流过程中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以平等对话为基础,通过课堂互动策略和课外兴趣培养等方面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俭.基于对话的主体性教育改善师生关系的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李玉萍.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7-60.

[3]张瑞娟.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4.

[4]魏娜,鲍旭.主体间性教育对当代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重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159-160.

[5]郭浩.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5-8.

[6]冯永刚.主体间性视阈下的品德课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65-69.

[7]冯海英,王飞.试论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师角色的定位[J].现代教育论丛,2014(1):30-35.

[8]吴岳军.浅论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1):39-42.

[9]马尚云.主体间性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共在、共创、共长、共享[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64-67.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主体师生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何谓“主体间性”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