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对于东盟而言,印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它不仅是东盟第一大国,也是东盟秘书处总部的所在地。对于中国与东盟而言,印尼也是一个满载美好回忆的地方。2003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5载光阴飞逝,今天的中国—东盟合作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的一个典范。但相较于15年前,今天的国际形势与各国发展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在释放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挑战。迈入下一个15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迎来怎样的“繁花”与“荆棘”?双方又应该如何携手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印尼雅加达对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黄溪连进行了专访。
携手15载的“奥秘”
中国是第一个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15年来关系愈发牢固,这其中有什么“相处之道”吗?在黄溪连大使看来,中国—东盟合作能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典范离不开“四个坚持”,那就是坚持真诚相待、坚持睦邻友好、坚持聚焦发展和坚持管控分歧。
黄溪连大使进一步阐释道:“中国与东盟在处理彼此问题时都能坦诚相待,尊重对方的舒适度,这是所谓的东盟方式,也是亚洲方式,这种真诚相待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东盟在遇到困难时也能相互扶持、共渡难关。而发展经济是双方共同的主要任务,坚持聚焦发展,能使双方把握合作的主线,无论国内、地区或国际形势怎样变化,双方关系都能保持稳定。再者,在发展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困难,关键是能够通过对话、协商来管控解决,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能就南海问题坐下来协商,通过对话管控危机和问题,并共同制定地区规则,我认为这是中国和东盟关系走向成熟的一个表现。”
而在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驻东盟使团也在努力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据黄溪连大使介绍,中国驻东盟使团自2012年设立,虽然还比较年轻,但在与东盟相关组织对接、增进中國—东盟彼此间的了解与合作方面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东盟相关的各组织、东盟秘书处等机构都是中国驻东盟使团主要打交道的对象。自东盟成立以来,形成了许多合作机制,例如东盟‘10+1、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ARF)等,这些机制、平台下每年都有大量的会议,使团承担了部分会议的筹备任务。而这些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现在基本都通过各国驻东盟使团这一渠道来进行磋商,我们也称之为‘雅加达渠道。正因如此,现在也有人认为各国驻东盟使团有一些‘联合国化的趋势。我们要用很多时间来探讨这些文件的落实。”黄溪连大使说,“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积极向决策层提供信息,作为参考;在中国—东盟之间相互推介,搭建20亿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
其实,也正是有了中国—东盟各国外交官的共同努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才能扎扎实实地走稳每一步。
从1.0迈入2.0版: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共十九大后,中国迈入了自己的“新时代”,东盟则步入了第二个50年的开局之年。对于中国—东盟而言,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既是一次回首,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此背景下,当前与未来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中国与东盟都面临着一个提质升级的新机遇。”黄溪连大使说,“如果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过去的15年是1.0版本的话,那么我们需要升级为2.0版本。我认为2.0版应该更具实质性、先进性的内涵,更具地区意义和全球意义。所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给我们双方的发展树立了一个目标,也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黄溪连大使认为,在中国—东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将“中国梦”与“东盟梦”结合起来,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2025规划”的对接,有很多文章可做。目前,双方正在加快制订《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愿景》,通过这个愿景,为中国—东盟关系中长期发展树立一个新的灯塔。此外,在创新合作、维护自由贸易等方面,中国—东盟都可以挖掘更多合作机会。
当然,在机遇纷至沓来的同时,其实挑战也不容小觑。“如果把中国—东盟关系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低垂着的果实已经基本被摘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对于双方而言,培育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空间、搭建新的平台都是新的挑战,也是一大课题。”黄溪连大使认为,就本地区而言,在部分域外国家的影响下,南海问题仍有可能不时给中国—东盟关系带来干扰;就全球层面来说,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将给世界、本地区带来威胁与不确定性。
那么中国—东盟又将如何携手应对这些挑战呢?
齐心协力方能满载而归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2018中国—东盟创新年的背景下,黄溪连大使认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都有望培育成中国—东盟新的增长点。他说:“在创新经济领域,无论是人工智能、环保,还是数码经济,中国—东盟都各具优势,合作空间也非常大。”
“东盟将‘韧性与创新作为2018年年度主题,并提出要建设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在建设智慧城市这方面,中国摸索出了一套很好的经验,也有技术的积累,所以在这方面,我相信中国可以为东盟提供有力的支持,并探索在中国—东盟之间建立智慧城市网络的可能性。”黄溪连大使说,“在机制创新方面,澜湄合作目前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点。在短短不到3年时间里,澜湄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展示了中国—东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了东盟的稳健、中国的效率和湄公河次区域的务实,三者结合能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符合中国和湄公河流域特点的次区域合作新模式。”除此之外,中国正在与部分海上东盟国家探讨通过东盟东部增长区这一合作机制,寻求新的合作增长点。
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是本地区自由贸易健康成长的基础,需要中国与东盟国家管控分歧,共同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环境,并制定出符合本地区需要、各方均遵守的地区规则。在此基础上,中国将以最大的诚意与东盟国家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共同维护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2018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只允许境外的参展商参展,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增加国外进口、促进国际贸易的极大诚意。”黄溪连大使说,“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演讲,其中一段他宣布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对东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消息发布后,许多东盟国家对此都表示欢欣鼓舞,他们都希望通过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机遇来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并共同维护世界和地区自由贸易的潮流。”
东博会顺应了中国—东盟的共同需要
2018年,中国除了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另一个国际性的展会也将向东盟客商继续打开大门,那就是即将迎来15周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从2004年开始,东博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规模与影响力越办越大,效果也越来越好。我本人见证了东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几年东博会的规模、效益充分说明了东博会顺应了中国—东盟的共同需要,反映了双方人民的共同心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黄溪连大使说,“如今,东博会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主要平台之一,它的平台作用日益突出。依托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能够通过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在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东博会可以就此开展深入的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供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采纳。”
“第15届东博会还结合中国—东盟创新年,确定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的主题,希望东博会围绕这一主题,配合科技部门举办一系列的活动,碰撞出新的火花。”黄溪连大使说,“大的平台能够催生出大的参与热情,相信今年的东博会能够结出更硕大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