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莲
【摘要】为保障政府、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利益,在操作过程中充分识别、分担以及管控,PPP融资模式运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对于保障政府、社会资本方等各方的利益尤为重要。本文就PPP融资模式运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财务、技术、政策等风险进行了相关简析。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风险;管理;基础设施
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是目前受到市场较为关注的一种融资和建设模式,主要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以及责任,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这种模式对于基础设施需求和缺口均较大的中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PPP融资模式下项目的主要风险
要分析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下的风险管理首先要能够清晰地判断出公私合作模式下的风险。从它的表现形式看,该模式的风险主要包括了市场风险、建设风险、营运风险、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环保风险等。对于不同的项目而言,其主要的风险不同,结合具体环境探讨主要的风险。由于PPP项目所涉及的周期长,各方面变数也较多,其中这种长周期带来了较大的市场风险,如市场因素中消费水平、消费政策、收入分配等变动都会带来市场需求的风险;投资建设阶段的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不可抗力事件等都会导致施工风险,项目过程中的参数变更、图纸更换、设计更改等也会导致成本激增及技术风险,这些会造成PPP项目的建设风险。后续运营中如果运营环境变更、管理人员素质不够,还有若同期其他项目投资建设导致本项目无法维持垄断的地位,都会造成项目的预期收益减少和PPP项目运营风险。由于PPP项目的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融资过程中如果出现资金不到位、利率调整、外汇管制等将导致融资风险,如果项目参与方无法及时履行其职责,为项目提供信用保证,政府没有按照合同履行其应付的职责,政府失信等,这些会带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二、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融资模式
在以往所运用的多种融资模式下,私营独立融资方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但该模式并不能保证各参与方之间的鼎力合作,而且比较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十分明确、风险分配有所失缺的状况以及问题。除此之外,从风险承担方面来看,尽管政府部门愿意引资,但是只有小部分私营部门企业可以承担相应的风险,容易造成城镇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出现引资失利的局面。在进行公私部门合作时,公共部门更为注重于社会效益,私营部门企业则更为关注于项目是否即可以还贷、是否可以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而PPP融资模式刚好能够满足公私部门各方面的要求。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融资模式,公共部门以及私营部门可以根据某个共同认可的机制管控项目建设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并使风险得到更有条理的分配,也就是承担能力更强的部門可以承受更多的风险。
三、PPP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及其管控要点
为提升PPP模式的实施价值,有必要科学地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并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城镇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因素众多,从工程立项环节开始即存在很多不可控与不可预测的问题风险,是否可以有效识别风险问题,并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将会直接影响到PPP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了确保风险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应当确保合同设计规定以及契约之间的权责划分能够对应起来,并要求风险能够被科学分配给各个部门。通常在利用PPP融资模式开展城镇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时,涉及到政策、技术和财务风险问题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一)政策风险及其管控要点
一般为了降低政策风险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保证合同的鉴定以及执行力度,降低人为干扰因素;其次,所处法律法规环境可以保持公正、透明性,政府政策可以连续进行,不会出现过于频发的变动;另外,由于私营部门一般不能准确预测到政策风险,所以,若是政策没有较强的稳定性则会导致私营部门需要承担过高的政策风险,而之后为了弥补这一损失私营部门会不断的提高投资回报率。
(二)技术风险及其管控要点
该风险一般需要由私营部门机构一方来承担。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运行阶段,除了施工环节会涉及到一部分成本投入之外,项目的维护以及运营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私营部门,造成私营部门一方的运营资金成本不断的加大。运营成本是现在很多私营部门所关注的重点,私营部门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必然会不断的增强施工质量,积极的优化施工技术方法,以希望降低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运营之后的故障发生率,从而减少相应的维护成本。
四、结语
PPP项目建设将会在未来得到大力的支持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发展有其优势,但是目前PPP项目风险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孟佳娃,韩俊江.我国PPP模式养老机构运营风险的PEST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2]余华,彭程甸.县域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应用基础与机制创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04):5~16.
[3]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2015(01):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