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于斯
【摘要】本文基于融合传播视域,阐述融合传播内涵、特征和城市形象融合传播内容设计原则,并对重庆城市形象传播内容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融合传播;重庆;城市形象;内容设计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人的主观印象、感受和看法。城市形象的推广有赖于传播力。而融合传播是对不同媒体进行整合的传播方式,在媒介多元化的当下,选择融合传播成为大势所趋。融合传播不仅包含媒介融合,还涉及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以及传播组织的融合。其具有渠道多类、信息多元和形式多样的传播特征。
一、城市形象融合传播内容设计原则
在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内容选择时,第一,要遵循定位原则,围绕城市形象定位进行取舍,选择能较好反映城市形象定位的传播内容进行重点传播,以凸显城市形象定位,让城市形象更鲜明;第二,要遵循代表性原则,选择如城市核心价值精神、著名景点、建筑物、美食等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内容;第三,要遵循时代性原则,紧跟时代发展,特别注意要面向年轻一代;第四,要遵循美感原则,不仅要关注内在美的要素,也需选择在外表方面具有美感的传播内容;第五,要遵循碎片化原则,因为目前人们在获取资讯时,往往利用碎片化时间,所以要求更多地考虑碎片化传播内容;第六,要遵循可视化原则,因为可视化内容更容易被受众获取并记忆,更有利于城市形象的传播,所以要尽量选择视觉能够识别的传播内容。
二、重庆城市形象传播内容设计
(一)重庆城市标志
城市标志通常与城市名称、城市口号等要素组合使用,借助传播媒体呈现。比如重庆城市标志“人人重庆”采用“双重喜庆”的理念进行创作,用两个欢乐之人共同构成完整的“庆”。以“人”作为其中的核心元素,表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广”“大”的开阔胸怀。在表现“双人成庆”这一美好吉祥之义的同时也表达了政府和人民密切联系,共同前进,致力于实现重庆快速发展的良好心愿。
(二)重庆城市宣传用语
城市宣传用语在诸如旅游与招商宣传,城市内部公众宣传等城市形象传播领域都有涉及。如2016年启用的 “大山大水不夜城,重情重义重庆人”,2017年开始使用的“山水之都,美丽重庆”等都是重庆城市宣传用语。其充分体现了重庆作为著名山水城市的特色城市定位,宣传了重庆重情重义的传统城市文化,成功吸引了区域外人士对重庆的关注,进而达到传播重庆城市形象的效果。
(三)重庆城市宣传片
城市宣传片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多维度、全方位展示,能更直观具象地传播城市良好形象,激发传播受众对该城市产生憧憬和向往。如宣传片“鸟瞰重庆”,以俯拍的角度全面立体地展示了重庆城的地形外貌、建筑景观、物态格局,塑造了重庆美丽、时尚、活力、多元的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抢得良好第一印象的传播先机,激发起观众到重庆观光旅游的意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今后还可以尝试制作系列专题片,通过巧妙的脚本设计和精美的画面呈现,介绍与展示重庆的风景名胜、文化民俗、地方美食等,吸引更多人关注重庆,进而了解感受重庆,助力重庆发展。
(四)展示重庆形象的文艺作品
通过展示城市形象的文艺作品来传播城市形象不仅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泛,且较传统传播方式更易被接受,也更深入人心,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而其形式多样,包括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音乐、绘画等。如小说《红岩》反映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重庆儿女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失踪的上清寺》作为国内第一部以真实的都市历史和城市地理环境为线索的寻宝悬疑小说,将重庆的历史事件串连起来,反映了重庆千年以来的历史和城市变迁,对重庆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宣传;近年热播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仅呈现给观众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展示了重庆充满活力的都市生活,打造了重庆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形象,使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再次受到全国关注;此外,音乐作品也能对城市形象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如在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中被演绎的歌曲《重庆魂》,激起了众多歌迷朋友对重庆的向往与热情。
(五)重庆城市名片
城市名片是在城市众多优势与特色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华,在进行城市名片梳理時,一定要在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城市形象定位来选择能代表城市服务、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品牌内容。重庆早在2005年就已经启动了关于重庆城市十大名片的评选活动,最终选定了广为人知的火锅、红岩以及三峡等作为城市名片。同时,重庆也着力打造以嘉陵摩托车、长安汽车为代表的工业名片;以重庆火锅、重庆小面、涪陵榨菜为主体的食品名片;以太极集团、重庆医科大学等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城市名片;以山城都市风光、长江三峡、武隆仙女山和大足石刻等为主的旅游名片;以冷酸灵牙膏、山城啤酒等为首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为商业名片。这些城市名片的传播都将提升重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重庆城市形象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重庆城市开放程度、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重庆城市功能环境、市民素养和城市文化、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政府形象、城市建设等,这些内容都可以纳入重庆城市形象传播设计中。
参考文献
[1]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8):13~17.
[2]王明.重庆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