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艺术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观

2018-05-14 09:06杨彤彤
丝路视野 2018年29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生命教育生命

【摘要】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它承担着开启并提升人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这些都是以生命的完整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以生命为基础,同时,在艺术教育中又蕴含和体现着生命教育的观念。艺术教育就其本质、价值、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艺术教育的课程中都反映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本文试图从艺术教育的本质、艺术教育的价值两个方面,揭示艺术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观。

【关键词】生命教育;艺术教育;生命教育观;生命;艺术

人的生命包括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自然生命是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生理肉体生命,它是人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人的自然生命主要体现在自然的生理肉体、本能以及自然自在的顺序发展;人的自然生命因其未特定化的特点以及深深打上意识的烙印而区别于动物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是人和其他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按照罗素的观点,人的精神生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认识或知觉方面来讲,他们可进行知觉、回忆、想象、抽象和推理活动;从心理情绪方面来讲,他们有快乐和痛苦的感觉。他们还有情意和欲望;从意愿方面来讲,他们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事情或不做一件事情。由此可见,人的精神生命可以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社会生命是指人非单独存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生命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无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还是社会生命,都是一个人完整生命不可缺少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相互融通而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健全完整的生命体。因此,艺术教育在促进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生命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以促进生命和谐发展为目标。

一、艺术教育的本质所体现的生命教育观

艺术与生命有着本质上的通合与联系,其灵动、自主、个性、创造的共同特性使二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艺术为儿童三维生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无论是大脑和身体,情感和意志,还是其社会性的交往合作能力,都能够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的活力与生机,其生命中创造与自主的精神成就了儿童特有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本能。

自主性与创造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最重要的特征。人以外的其他生命体是依靠自身的本能,被动地、无意义地生存,而人却能依靠自身主动地追求和创造,自主而有意义地生活。人的自主性能够促使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选择和追求。人的创造性意味着生命的超越性,因为人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状况,所以不断地去追求和超越,从而实现自身不断的发展和突破。艺术教育的生命化价值取向强调尊重儿童的创造性,尊重生命的自主选择、自由地从事艺术活动。同时,艺术是一种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活动。不同的儿童在面对同一幅画作、同一件雕塑或同一首音乐时,所具有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是不同的,这也体现出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每个儿童在体验艺术、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时都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思想和情绪情感、价值观进行主动的建构人。因此,从艺术富于创造的特性来看,艺术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生命的自主和创造,鼓励儿童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体,在自由、自在、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地去感受、体验和创造艺术。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所体现的生命教育观

艺术教育具有能够使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健全人格、使人成为智慧的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等独特的价值,这些价值充分彰显了艺术教育对于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艺术教育中所体现的生命教育观。

(一)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人的一生总是短暂有限的,能经历和体味到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未经世事的孩子更是如此,然而在艺术的世界里,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人们可以通過艺术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意味来体会世间的各种体感体验,最大程度的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凝神关照、不断审视的过程能使普通人学习到,那些比自己更聪明和在精神领域更富于开拓精神的人听到、看到和想到了什么,是怎样看的和怎样听的。这些精神领域的感召经常通过艺术,使人更加坚定,更加从容地面对命运的挑战,更冷静地正视不幸和承受不幸、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虽然不能直接帮助人们摆脱或免遭种种不幸,却可以在我们遭受不幸的时候给予精神上的力量。当我们沉浸在艺术作品中时,我们的内心与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内心经验达到一致,从而使我们从艺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这些都是生命教育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让人们珍惜生命、体验生命,拥有抵抗逆境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品质。

(二)完善人格

艺术教育通过培养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用美打动人,感染人使其人格趋于完美。其落脚点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类自身。人类自身的美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化,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通过艺术教育使儿童的感性和理性交融升华,使儿童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高度得到和谐统一。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真谛,明了生命的意义。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修养与品质的培育。艺术教育以其独特性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与人格的完整。“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艺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儿童把艺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艺术活动也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宣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阻塞,获得情感慰藉和心理安抚,在艺术中充实生命的灵魂,达到人格的统合。一个只有自然生命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艺术教育无疑使给予学生精神生命的最佳途径。在艺术教育潜移默化的浸润下,生命教育的旨归也得到了实现。

(三)与世界的和谐

艺术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通过改造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的内在动力而间接地改造世界。马斯洛也认为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到的世界就越完美,而人知觉到的世界越完美,世界就会变得越完美。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通过艺术教育学生更容易形成和谐的社会生命,与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亦能和周围的他人形成和谐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脱离了生命,其意义也就难以实现,基于生命观的艺术教育更好的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功能化实施,也更充分的体现了艺术教育的内在精神所在。只有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都充实完满时才是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真正归旨。

参考文献

[1]冯梅,禹永红.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学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8).

[2]闫风霞,赵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3]张仲宝.对艺术体育“生命一体化”的探析[J].教育探索,2010(05).

[4]陈蓉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5]张育坤.艺术教育与终极关怀之目标[J].延边党校学报,2009(05).

[6]张卫民.刍议幼儿艺术与幼儿生命的律动[J].基础教育研究,2009(17).

[7]陈兆金.在生命视野下反思和构建审美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

[8]贺民.审美教育与人的生命完善[J].继续教育研究,2008(05).

[9]刘军.余柏赫的生命艺术[J].美苑,2008(01).

[10]徐承德.生命教育在音樂学科教学中的体现[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11]宋坚.艺术审美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12]岳友熙.审美:自由的需要生命的升华[J].韶关学院学报,2002(07).

作者简介:杨彤彤(1988.02—),女,汉族,宁夏石嘴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生命教育生命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