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在青海公路建设中的运用

2018-05-14 09:06张军琛
丝路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海拔建设工程安全

【摘要】传统建设项目的过程控制及检查是基于“手工管理”模式,该模式工作强度大且质量难以保证,成为当下工程主管部门、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面临的管理瓶颈。尤其在青海高海拔、冻土、严寒地区,施工环境对参建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人身体素质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手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破解传统“手工管理”的瓶颈问题,通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有效防范突发事故的发生。旨在探讨分析在青海项目建设中引入“互联网+安全”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建立适合青海省交通建设安全管理实际的管理机制,本文切实构建数字“平安工地”,促进青海省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高海拔;施工环境;信息化

一、青海公路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青海公路建设项目本身具有点多面广、建设施工难度大、所需工艺复杂等突出特点,且因青海气候多变等因素,使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异常困难。加之各参建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素质、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进一步增加了公路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的难度。总体来看,青海公路項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现状堪忧。

首先,经济利益驱动致使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施工单位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取效益,设法降低安全投入或者不投入。当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和质量,注重进度和效益,对安全心存侥幸,致使现场文明施工形象较差,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避险意识不强,进而导致各类事故发生。

其次,各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项目主要负责人不能真正承担起主要责任,安全责任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重生产轻管理,重经营轻安全,重突击轻长效,重质量轻安全,从不主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活动,大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仅仅是口头上重视,上级部门检查时敷衍应付,对检查后的整改落实也停留在文字层面,未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持漠视状态,安全教育没有针对性,甚至部分施工单位因一线工人流动性大而不对其安全教育。

最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建设不到位,管控手段落后。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企业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安全管理工作大多还在沿用以往的“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且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安全管理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二、“互联网+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互联网+安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将会实现“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高效化,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数字便捷沟通,减少大量的重复手工作业,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使工程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安全”一旦建成并应用,将会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缓解人力不足。并将开创公路建设“平安工地”考核评审工作新局面,为青海交通建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互联网+安全”的建立能够有效解决公路工程建设过程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

青海公路工程建设中各道工序均有不同的特点,物的不安全因素随工程的进度、地理位置、海拔和气象条件在随时变化,且公路建设工程是涉及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组成的系统,各因素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目前很多工程项目仅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桥梁、隧道等重点部位,忽视一般施工地点的安全防护。加之项目一线安全管理人员受知识水平、施工环境、天气等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建设单位和监管部门缺少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有效监督,施工单位时常存在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在隐蔽工程不在现场,或在现场不记录,使得工程资料和数据不真实、不认真、弄虚作假,无过程数据;有施工单位甚至野蛮施工,不申请转序,或者转序不及时;施工监理单位在隐蔽工程不旁站、发现问题不管,或者管了不记录。这使得在工程建设中该转序的不转序,耽误工程进展,或转序过程数据不记录,不真实,转序工作流于形式,内业造假,抽检频率低,造成编数据出内业资料情况严重。

其次,“互联网+安全”将实现公路工程建设过程的数字化监管。该系统要求各参建单位将公路建设全过程、全周期,全要素(计划、进度、质量、安全、风险)、场景化(移动式)的业务数据动态实时、图文并茂地采集和记录。通过程序化的数字管理平台,将实现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安全管理数据共享,为公路工程建设的不同环节提供相应的管理支撑数据和分析模型,并能够为后期的运营环节提供数字化的工程档案移交。

“互联网+安全”将形成如下图所示闭合环节,实现了对重要工程施工转序过程和隐蔽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影像记录,强化了转序过程和隐蔽工程旁站工作质量,从源头上保证了安全生产,同时建立了分项工程监管人员数据库,实现项目施工过程和管理痕迹的可追溯查询。这将会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的难点和管理薄弱环节。

(1)建设单位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困难。

(2)缺少数据,决策成本和风险较高。

三、“互联网+安全”的建设

“互联网+安全”管理系统以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云+端”的理念,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控件定位技术(北斗&GPS)、数据融合技术、离线采集和储存技术、实现公路工程结构化数据的实时采集、共享和分析,通过对项目参建各方对施工情况的实时记录,实现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资料的留存和追溯。

工程管理部门利用该系统能够便捷地完成安全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通过系统的隐患清单模块,可以准确地查找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无线终端(智能手机或ipad)记录违规内容或行为,并把发现的问题以图片(小视频)的形式及时上传至平台终端,实现安全管理痕迹化,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看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

四、“互联网+安全”建成的意义

大数据方法已然成为一把通用的榔头,在互联网金融、电商、等领域已经发挥出巨大作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而“安全”做为当今经济发展条件下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平稳有序的“基石”,又是广大人民在生产中的本能欲望。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生产方式愈加复杂,危害人类人身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的各类不安全因素随之增加,新时代下更需要一种先进的手段来预防、控制、排除各类危险,而互联网+正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互联网+“安全”联姻将成为驱动交通建设企业管理升级的重要引擎,该管理系统的建成实施,将标志着青海交通建设领域初步建立起了安全管理新模式,同时使得网络化安全管理技术在青海公路工程建设工作中不断拓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

[1]王志坚.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2]胡娜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3]赵玉林,干永旺.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0(06).

[4]鲍晓倩.环境保护也可以互联网+[N].经济日报,2015-04-14.

作者简介:张军琛(1987.02—),男,汉族,甘肃会宁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高海拔建设工程安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采购模式优化思路分析
七峰龙潭 无关风月
高海拔地区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分析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高海拔地区工程的应用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分析
谈谈珠海市建设工程档案工作量化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