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庚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今建筑施工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其中建筑基础模板阶段的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难点,基础模板的施工技术不但决定着施工的质量,还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人员要正确地使用基础模板,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对建筑工程基础模块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模块;施工;应用
模板工程是砼成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标准、能够承受荷载和侧压力,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装拆方便,并便于实际操作和安装,表面平整、光洁、整齐,拼接缝严密不漏浆等性能。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
一、对主要建筑模板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探讨
(一)对混凝土模板的选用和制作施工工艺探讨
我国目前对模板材料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都是由木胶合板组成的,这种材料的质量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二次返工的现象。在清水混凝土的建设施工中,因为内夹板两侧材质的吸水率不同,对混凝土的成型具有很大的影响,饰面显现的颜色会出现偏差,颜色不均匀,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的装饰效果。而且混凝土在经过长期的使用中,会经过不断的磨损,造成胶合板的厚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连接位置出现错边,使施工的效果不能满足建筑的基本要求。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施工人员用科学的办法,采取了在边缘处开半边孔来的办法,首先在锯板和钻孔前将板垫平,然后在相应的操作,一定要符合技术标准,从而来改善混凝土的制作使用工艺。
(二)混凝土的浇注施工工艺
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前,一般要先对模板内部进行清洁,然后对其中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确保以上两点符合建设施工的标准。施工人员在灌注时,先要从根部开始,控制好对于水泥砂浆的使用,然后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同时,一般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工作时,振捣棒要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在振捣的过程中,严禁工作人员触碰模板边缘和底部。完成后拔出振捣棒速度要均匀,不能速度过快,从而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避免其从模板边缘排出。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对墙柱连接处进行浇筑时,要注意柱的部位水泥水化热比较大,不可使用一体化浇筑致使形成裂缝的现象。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先对柱进行浇筑,然后预留出后浇槽,并在其中嵌人遇水膨胀条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模板的拆模工作
若混凝土施工工艺符合施工相应要求,也经过上级的检查之后,相应的工作人员就要开展混凝土的拆模工作。拆模是一件繁琐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半天的时间来完成。拆模的步骤:在模板拆掉之前,工作人员首先要把螺栓卸下,之后放开紧固的拉绳,最后才是处理混凝土的模板。若施人员在拆卸的过程中,遇到拆模困难的地方,以至于不能正常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在具体部位的上方用手振动,注意不能用使用锤子或者大型重物击打让其振动,这是为了避免材料因受到重物的击打,而出现缝隙,导致后期的渗漏现象。在拆掉完成以后,把杂物清理掉,保持环境干净,再认真地修整处理后,才可以算是完成建筑拆模的所有工作。
二、对现阶段基础模板使用现状的探讨
(一)现阶段基础模板使用存在的缺陷
建筑工程目前的基础模板使用仍存在很多缺陷,其中基础模板主要会引起轴线发生位移,基础梁变得扭曲并且宽度不一,同时基础模板的使用还会经常发生混凝土缺棱掉角、变成蜂窝以及麻面,并且经常会发生上段模板嵌人底板混凝土内,致使建筑工程无法正常施工。
(二)致使基础模板应用存在缺陷的原因
第一是模板自身支撑的强度刚度不足,无法支撑建筑重量。第二是在模板使用前没做好前期的清理和校正,使模块表面不平整,拼缝过大或者过于紧密。有可能是因为模板固定不牢和斜向支撑未加垫板,在不牢固情况下直接支撑在坑壁土层上,模板安装好后,未经过校核轴线直接浇筑混凝土,任意踩踏碰撞基础模板,造成模板松动、下沉造成基础模板的应用产生缺陷,给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质量缺陷。
(三)针对基础模板存在缺陷采取的应对措施
对于基础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人员要想基础模板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首先模板自身一定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不能选用黄花松或其他易变形的木材,也不能为节省费用而使用已经损坏的模板,更不能使用废弃模板,只有使用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模板才可以支撑起应承受物体的重量并不会发生变形。其次模板应保持大面平整,拼缝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接头处应添加拼条。另外钢模板上口应使用钢筋固定,同时维持间距在六十厘米左右,除以上几点注意事项,还要保证与上段模板间应横穿小于12 根钢筋或预制混凝土方块加以支撑,间距在1m左右,木模板可用临时支撑,但应牢靠并保持高度一致。而两边的斜支撑应尽量对称布置,以防止侧膜处出现一边紧一边松的现象,斜支撑根部应加木板,不能直接支撑在坑壁土层上。施工人员在模板安装好后应校核轴线,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土层开裂以及支撑变形等情况。另外脚手板不能直接搁置在基础模板上,避免施工时施工人员任意踩踏并碰撞模板及其支撑。
三、结语
混凝土模板要注意模板的制作工艺,浇筑工艺以及拆模工作,并且根据其他导致基础模板存在質量缺陷的因素,要采取适当的应对防治措施进行解决,不仅要满足现代施工技术的水平要求,还要考虑模板的强度、刚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基础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彪.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