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萱琪
摘 要:神经肌肉激活可以很好地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的专注度与参与度,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提升能够加强运动中枢的相互协调,使躯体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序、准确、协调的完成动作,从而提高对高远球的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准确度。从而神经肌肉激活对羽毛球后场技术当中高远球的落点准确率具有积极作用,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影响。
关键词:神经肌肉激活 羽毛球 高远球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a)-0021-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羽毛球后场技术中高远球落点的准确度。
实验对象:北京体育大学13级羽毛球班专项学生1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本研究查阅了体能训练与羽毛球专业相关书籍,对中国知网中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检索,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認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1)测试工具。
羽毛球落点:羽毛球若干,球场4块,标志物4个,记录员4名,发球员2名。
神经肌肉激活:球场一块,教练一名。
激活方法:激活主要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对肌肉进行激活,肩部激活每个动作50s,动作间30s间歇,核心区激活平板支撑每个动作各50s,动作间30s间歇,对臀部肌肉的激活每个动作50s,动作间30s间歇。第二是对神经进行激活,利用运动姿势小碎步快速转髋如、小碎步快速起跳,小碎步快速提膝各两次。
落点测试:激活完毕后直接上场地进行羽毛球落点测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测试。
记录:纸、笔。
(2)测试方法。
羽毛球落点:每组两块场,每块场地4个人,同时开始测试,地规定左右两边单交界处的小方块边长50cm(A1、B1),在方块内则为范围内,反之则为范围外。D1处为发球人员,C1处为测试者。每名测试者10颗球,每次开始前可试3颗球,自由选择落点为A1或者B1。10颗球打完开始统计。
(3)实验设计。
将16人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A、B,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4块场地同时实验。规定落点范围为左右两边单双打交界处的小方块,落在方块内则为范围内,反之。每名测试对象10颗球,每次开始前可试打3颗球。
(4)具体流程。
实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实验采用统一做准备活动,采用慢跑5min、动态拉伸、动作整合。之后对A、B两组测试对象同时进行后场高远球的落点测试。第二次实验在3天后进行。实验中A组准备活,采用慢跑五分钟、动态拉伸、动作整合。B组准备活动采用慢跑五分钟、动态拉伸、动作整合、神经肌肉激活,然后两组测试对象进行与第一次实验相同的高远球落点测试。
(5)测试时间。
2016年11月7日、2016年11月11日。
(6)各项指标测量意义。
落点精确度直接反应了有无神经肌肉激活的差异。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应用了Excle电子表格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归纳整理,文中所用到的数据,通过SPSS 16.0(英文版)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对试验组的数据和对照组的数据采用本x2检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统计
将测试数据汇总整理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将数据录入,并对各项测试指标进行x2检验,得到以下统计数据。表1、表2为两次实验A、B组各8人80颗球的高远球落点的数据。
由表1所得数据的对比可看出:第一次实验P>0.05,说明其不具有显性差异。第二次实验P<0.05,说明存在显性差异。由表2可以看出,A组在两次实验中P>0.05,说明两次实验A组的落点准确率没有显著差异。B组在两次实验中P<0.05说明存在显性差异,即第二次实验B组高远球落点准确率显著高于第一次实验。综上可以看出神经肌肉激活对羽毛球后场技术中高远球落点的准确度是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结果分析
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别间的各项测试指标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在第一次实验中,由于没有变量存在的A、B两组的高远球落点准确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落点分布如图1所示。
在第二次实验中,B组由于有神经肌肉激活的变量存在,导致了B试验结果的落点准确率较A组高远球准确率高。如图2所示。
由两次实验的落点可以看出,第二次实验组B组有了神经肌肉激活的变量存在,本来由第一次实验得出的A、B两组高远球落点的准确率并未有显著差异的情况,变为了第二次B组相对于A组的高远球落点的准确率显著提高,正是神经肌肉激活这一变量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神经肌肉激活对羽毛球后场技术当中高远球的落点准确度是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而我们的试验结果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B组的第二次试验测试当中,高远球落点的准确率确实相较与A组试验第二次的落点准确率高。所以在只有神经肌肉激活的这一个变量下的提高,也就说明了神经肌肉激活对羽毛球高远球技术的落点准确率的影响是正向的。
2.3 测试结果分析
其可能原因之一,实验中的不变因素高远球技术,影响高远球的因素有力量、挥拍路线、拍面方向和拍型角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力量,需要合适的发力与控制能力。其可能原因之二,实验中的不可控因素心理原因,在一定的心理暗示的作用下,落点的准确率可能会有一定的提高。这是试验的不可控因素,但也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2.4 研究的局限性
其一,无法取得更好更准确的器材进行实验,导致本研究实验数据上可能会有所误差。而且样本量过小,在两个组别增幅程度的比较上会无法进行更详细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