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地城镇化指农村的就地改造和农民在世代居住的农村完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本文将以陕西省礼泉县白村为例,以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就地城镇化模式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未来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作简要探讨。就地城镇化在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也存在着如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应制度不匹配、产业支撑效力不够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就地城镇化的推进,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推进制度改革与匹配、培育非农产业支撑、科学规划,推动就地城镇化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发展现状;困境;对策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城市病使得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探索新的城镇化道路。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异地城镇化而言的,以原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和就地市民化的城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就地城镇化及其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主张发展小城镇,农民在原居住地通过非农就业,同时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实现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思想的转变,逐步实现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就地城镇化较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一)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克服异地城镇化的困境
在异地城镇化模式下,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存在诸多困难与阻力。首先,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在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有诸多困难。进城的农民仍买不起房,即使已迁至城市,但却无法实现有效的人口转移,人口也就无法进行城镇化;其次,户籍制度限制和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化结构等因素,导致农村居民在城镇中很难生根而成为城镇经济生产与消费的动力;再次,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农民工在社会参与、交往和心理认同等方面存在不小障碍,社会融合度低;最后,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进入城市大大增加了人们生活的成本。同时,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也对城市的环境、资源、交通、安全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二)就地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
首先,就地城镇化在发展乡村工业的同时不放弃农业生产,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就地城镇化促进了农民本地兼业经营和职业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和农业收益率,提升了农民职业声望和家庭认同感。同时,就地城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镇与农村的互补与匹配,通过城镇与乡村经济的互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消除城乡二元对立。
其次,就地城镇化与非农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此推进农村的城镇化、现代化。同时,还带动农业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收益率。发展新农村产业,将有力地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农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文明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最终以新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它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资源有效流动。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就地城镇化满足了对家庭、对传统的兼顾
按照原有异地城镇化的模式,青壮年将大量外流,使乡土社会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村落面临发展主体缺失、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共性走向衰落和文化认同危机等困境。就地城镇化使得青壮年不需要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相处的土地,就地在自己的家乡周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非农工作,这样就可以同时照顾到自己的家庭、又不耽误自己正常的工作,还可以同期整理好自己的农地,获得更高的收入。此外,还减少了留守儿童现象和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更为农业留住了年轻的劳动力,让农业保持新鲜血液。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经济都极为有利。
当子女留在了自己身边,乡村社会的老人会更能感受到孝;当父母留在了自己身边,乡村社会的孩子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地城镇化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对于家庭的照顾,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常有着世代黏着于一片土地,对于自己世代生活的土地总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研究证明,在一片自己有着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土地进行劳动、生活,同時与亲人相伴,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所接受。就地城镇化契合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不需要离开家乡就可以实现城镇化。
二、当前就地城镇化的困境与问题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对于促进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受思想认识、制度障碍、产业发展、权责不统一等的限制,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思想认识的误区
受传统异地城镇化和人们固有的思想影响,广大农民常常认为要真正成为城里人,就必须要进入到城镇里去,并未完全真正理解政府所说“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的真谛,即就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价值观念现代化。事实上,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后,由于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诸多问题和原因,并不能完全真正地融入城市,而只是实现了由“农村里的农民”到“城市里的农民”的转变。同时,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一定的角度否定就地城镇化,认为城镇化只是人口迁移和向大城市集中,而否定了诸多成功的案例。
(二)相应制度不匹配
就地城镇化存在一些法规政策上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限制,村民虽然住上了楼房,但却无法拥有完整的财产权利,并没有房屋的所有权证明,个人的房产权利也没有得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在户籍制度方面,即便村庄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他们的户口还依然是农村户口,无法获得与城市人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三)产业支撑乏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想要实现真正可持续得就地城镇化,就必须发展含金量较高的非农产业。但如今乡镇企业大多以含金量低的加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中工作,看起来像是实现了就地城镇化,但这些产业无法长期存在下去,这样的就地城镇化将以失败告终。
(四)权责矛盾缺乏科学管理
当前我国的乡镇政府缺乏具体推行就地城镇化的责任部门。乡镇政府不仅要承担原有的职责,还要负责引导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定位和职责的变化使得乡镇政府并不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职能严重缺位,行政管理能力有限,无法为就地城镇化提供必要的服务。
同时,也有一些急功近利者,企图借实现新型城镇化来彰显自己的政绩,想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巨大收益。最终缺乏正确、科学的管理,使得就地城镇化浮于表面而无法深入,并未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三、就地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就地城镇化是中国农民在探索城镇化道路中的一种创造,很多法律和政策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地城镇化道路。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度性障碍,全面协调推进农村健康有序地就地城镇化。
(一)以解放思想为动力
解放思想是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还有很多顾虑,思想认识上仍未完全认同。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信心和决心,破除对就地城镇化的偏见与误解,在合适的地点推进就地城镇化得不断发展。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而言,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区域发展资源,构筑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来说。以统筹发展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制订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规划,这是就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农村新社区就是在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乡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实行就地城镇化,这是缓解大城市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转移农业人口的最佳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切忌大而空地照搬他村成功经验。
(三)深化改革,破除制度性障碍
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一是改革户籍制度,全面取消农村户口,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从户籍的束缚中脱离出来,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改革土地制度,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三权分置等,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三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相对应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城镇经济、人口规模、居民生活与村镇建设相协调。四是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相对均等化。五是改善权力分配结构,通过政府部门的优化整合,以专门的机构部门统筹推进发展。六是以一定的制度吸引、鼓励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落户定居,引导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业,为其创造回村建功立业的條件,起到“火种”的作用。
(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
发展好乡村经济和乡村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城镇化要以农村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建立在农业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农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以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为契机,促进农民就地实现职业转移。培育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更多的农民进行非农生产活动。因地制宜,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化农业。聚集有优势的乡镇企业,实现规模化效益,避免空间布局的分散性。
(五)以美丽乡村为发展方向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打造美丽宜居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加强对社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治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注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注重精神文明的培养与建设,培育良好的乡村文化,以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实现高质量的就地城镇化。
四、就地城镇化案例及其成就
研究发现,就地城镇化有三种典型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城镇化,二是地方经营带动的村庄城镇化,三是外部资源注入的乡村城镇化。白村新型社区的就地城镇化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地方精英带动的就地城镇化”。下面就这一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的白村新型社区是省市县确定的,2006年4月,白村被陕西省政府、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社区建设按照“全面规划是引领、群众增收是核心、产业发展是支撑,推进改革是动力、三个聚集是路径、生态文明是要求、城乡一体是关键、加大投入是保障”的理念,既解决好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的问题,促进“农村向新型社区聚集,产业向现代园区聚集,土地向规模经营聚集”,真正实现农村农民就地城镇化。
白村的就地城镇化是由当地地方精英带动的就地城镇化。村民李朝鲜于改革开放之初抓住机遇,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期回到自己的家乡白村,通过整合资源、协调人际关系以及办事运作的能力,高水平地为村庄整合资源。近年来,以李朝鲜同志为书记的支部一班人,组织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强基础,调结构,兴办社会公共事业,全方位快速发展,初步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景象。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趋向,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成为陕西省唯一的省政府与农业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社区建设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达到“四化、五通、十有”标准。“四化”是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污水净化;“五通”是通电、通水、通暖气、通天然气、通网络;“十有”是有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健身广场、物业办、土地银行、村镇银行、村史馆、图书阅览室等。通过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将新社区打造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最美社区,最佳生态宜居社区和最优文明管理社区”。
五、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将推进就地城镇化,发展特色小城镇作为破解城市病的解决路径,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克服异地城镇化的困境,推动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还满足了农民对家庭和传统的兼顾。但就目前而言,受思想认识、制度障碍、产业发展、权责不统一等的限制,当前仍存在诸多困难亟待克服和解决。未来应以解放思想为动力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美丽乡村为发展方向和破除制度性障碍。推进就地城镇化道路任重而道远,但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空间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尚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34.
[2]李强,张莹,陈振华.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1):52~60.
[3]林文,侯云先.城镇化下的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08):252~254.
[4]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焦晓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困境、重点与对策探析——“城市病”治理的另一种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01):108~115.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
[7]盛来运.大国城镇化:新实践 新探索[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406~408.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86.
作者簡介:丛雅婷(2000.01—),女,山东威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