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莉
【摘要】多媒体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巧妙运用,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降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利用多媒体等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学生领入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为中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激发中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初二物理的引言部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神奇的“海市蜃楼”现象,在学生面前呈现雷雨过后的美丽彩虹,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自然学科,使学生对于物理学科油然而生喜爱之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从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展现过程
(1)利用多媒体模拟复杂的物理变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常遇到一些物理变化过程复杂、学生无法想象或认识不清的问题。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变化的全部过程
(2)利用多媒体显示事物内部微小的变化过程。有些物理现象或物理变化在通常条件下观察不到,这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把它模拟出来。例如物体受挤压时的微小变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等,都可以做成动画演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三、利用多媒体模拟现实和模拟实验
有的物理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必须利用三维空间加以描述的物理量,如果只让学生看到课本上的平面图形,很难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空间立体图像。这时,可以把这些物理量的模型制成图形或三维动画演示出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有些物理过程发生得较快,实验中的某些现象学生无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如在讲授“滑动摩擦力”这一节时,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接触面的性质有关,当压力不变时,一般认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主要与接触面的状态有直接关系。而接触面的微观粗糙特征很难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如果通过3DMAX软件来加以演示,就显得非常直观。首先进入GREALE菜单,生成两个BOX其中一个作为滑块,另一个作为地面。然后通过MODIFY中的微调器将其调整为相应大小,标出滑块的速度及其方向,给出运动中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同时利用NOISE噪波功能,使地面和滑块底部变得粗糙,以模拟接触面局部微观的粗糙形状。接着进入Keyframe关键帧制作窗(即打开动画记录),再利用轨迹窗编辑功能,确定滑块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以求真实地再现滑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其运动逐渐变慢直至停止的全部过程。这样,通过动画过程的反复演示及教师的讲解指导,一幅“滑动摩擦”全过程的画面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为直接地看清接触面形貌,在动画设计中,还可以通过gream参数的调整,将摩擦过程放大显示,便可夸张地显示滑块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状况。从而加深学生对滑动摩擦力产生原因的认识和理解。
四、多媒体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质量较低。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应该与物理学科的特点相结合来制定课件,否则只会掩盖物理学科的閃光点,甚至转移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物理学科逻辑性、严谨性比较强,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该突出这一特点,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多媒体应用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能与实际应用需要相结合,背景过于复杂,过多的视频、音频、图形喧宾夺主,过多吸引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正常学习。
(2)课堂逐渐成为“机灌”课堂。在没实现新课改以前教学模式大部分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使得教学质量比较低下。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更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师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往往就是手点鼠标让学生跟着课件自己学习。无论是知识概念还是问题,都由学生自己随着课件去思考。甚至是实验也是教师向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这种教学美其名曰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但实质上与传统教学“满堂灌”差不多,只不过由“人灌”提升为“机灌”。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不停地点鼠标,学生就是不停地随着课件思考,看似整节课堂很充实,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学生根本没有太多思考时间,并不能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但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使用时要“巧”。如果动画设计、实验模拟、声音伴奏等与所学的内容大相径庭或者牵强附会,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所以,物理教师要想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除了精通教材,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制作和演示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特征设计好教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裕清.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1(10).
[2]丁波.“边学边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导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