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角下看王科一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

2018-05-14 09:06全峰王敏
丝路视野 2018年18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翻译

全峰 王敏

【摘要】本文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讨论与分析王科一《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以期对文学翻译的欣赏及教与学起到一些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视域融合;翻译

一、引言

《傲慢与偏见》是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众多译本中,王科一的译本可谓是最成功的译本。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王的译本进行了剖析(冯晓黎2006、杨帆2009等)。本文旨在从“视域融合”角度出发,探讨王科一的译本及其译文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视域融合

在翻译领域,“视域”是原著、译者、目标语读者的视野,而译者的角色是将这部作品诠释给新的读者。因此翻译就是译者的“现今视域”与原作者的“初始视域”融合的过程。从“视域融合”的角度来看,翻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解,译者深刻而慎重地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形成一个视域,即原作读者的视域。第二个阶段是用译入语的文字进行推敲、取舍和表达,形成目标语读者的视域。在翻译中,译者对原作者“初始视域”的把握影响“视域融合”。另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身的审美取向及语言用词习惯。所以,分析原作者的“初始视域”是译者解读原作文本的必经之路,而译者的“现今视域”限制译者的翻译,处理得恰当将会事半功倍,处理得不当则适得其反。

三、案例分析

例1:“This young gentleman is blessed, in a peculiar way, with every thing the heart of mortal can most desire,——splendid property, noble kindred, and extensive patronage. Yet in spite of all these temptations, let me warn my cousin Elizabeth, and yourself, of what evils you may incur by a precipitate closure with this gentlemans proposals, which, of course, you will be inclined to take immediate advantage of.”(chapter 57)

王译:贵人年轻福宏,举凡人间最珍贵之事物,莫不件件具有。非但家势雄厚,门第高贵,抑且布施提拔,权力无边。唯彼虽属条件优越,处处足以打动人心,然则彼若向尊府求婚,切不可遽而应承,否则难免轻率从事,后患无穷,此不佞不得不先以奉劝先生与表妹伊丽莎白者也。

分析:在《傲慢与偏见》中,柯林斯这一角色与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念完全背离,简·奥斯汀笔下的柯林斯是她讽刺和批判的小丑,这是原作想要呈现给读者的“视域”。王的译文采用文言文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咬文嚼字、卖弄文笔、势力而又能言善辩的柯林斯形象。译者在翻译此段时首先需要将原作描写的人物形象映入自己的脑海中(即“初始视域”),然后用恰当的地道的合乎人物形象的中文表述出来,以求目标语读者也能呈现出这样的形象(即“现今视域”)。王科一先生的语言风格多文言文的简介凝练,熟知英美文学,且富有翻译经验,对原作情感和风格的把握精准,因此翻译出来的译文既忠实流畅又自然地道。通过品读与分析,我们发现王科一先生的译文达到了“视域融合”的效果,因而受到人们的推崇。

例2:Fatigued as she had been by the mornings walk, they had no sooner dined than she set off again in quest of her former acquaintance, and the evening was spent in the satisfactions of an intercourse renewed after many years discontinuance. (Chapter 43)

王译:虽然一上午的步行已经使她感到疲倦,可是一吃过饭,她又动身去探访故友旧交。这一晚过得真有意思,正所谓:连年怨阔别,一朝喜重逢。

分析:“视域”的“融合”是从视觉到心里,从语言到文化多方面的“融合”。王科一先生的译文凸显文言格式,颇有古文的正式与韵律。原文的“many years discontinuance”与“the evening was spent in the satisfactions of an intercourse renewed”,他分别翻译成“连年怨阔别,一朝喜重逢”,这样的呼应满足源语言与目标语在语言形式上的呼应与重合,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视域融合”。而“连年”与“一朝”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又能将两人分别后的思念,以及重逢后的无限喜悦表现出来,这是情感上的“视域融合”。译文与原文在视觉上、精神层面融合统一,最终加以古诗词的方式呈现,就是文化层面的“视域融合”与统一。

例3:…to care for none beyond my own family circle; to think meanly of their sense and worth compared with my own. Such is was, from eight to eight and twenty; and such I might still have been but for you, dearest, loveliest Elizabeth! What do I not own you! You taught me a lesson, hard indeed at first…

王译:他们教我,除了自己家人以外,不要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教我看不起天下人,至少希望我去鄙薄别人的见识,鄙薄别人的长处,把天下人都看得不如我。从八岁到二十八岁,我都是受到这种教养,好伊丽莎白,亲伊丽莎白,要不是亏了你,我可能到现在还是如此!

分析:王科一不是将原文翻译成“我最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而是将它投射到我们读者十分熟悉与亲近的古典名著中去,这更能使译文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翻译的意境在读者心中重建。另外,从小说内容本身分析,当两个相爱的人解除误会,发现彼此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他们的语气会更加柔软而不像相识时那样坚硬甚至冷漠。王科一的译本在这里处理得很细腻,将原文要表达的剧情发展以及情感的位移体现了出来。

四、结语与启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视域融合”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能外化成某种形式,而是在我们看到译文形成并重新审视译文时才能展现出来。译者翻译的译文越具有目标语文化特色,越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这对于译者的知识积累,包括对于原著的理解,以及自身文化的积淀要求就越高。第二,翻译的过程其实是“初始视域”和“现今视域”的重合。“视域融合”是原作者与译者的“融合”,是原作读者与译作读者对作品理解的“融合”,是文化和语言的“融合”,也是视觉和心里的“融合”,只有重叠了这些,才能真正达到“初始视域”与“现今视域”的“融合”。第三,“初始视域”和“现今视域”不仅在翻译实践中行之有效,它对翻译批评与赏析,尤其是在研究翻译家们的翻译风格上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冯晓黎.《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本的成功与不足[J].重庆大学学报,2006,12(03):135~140.

[2]杨帆.操纵论观照下的王科一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全峰(1982.11—),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學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句法学;王敏(1991.0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MTI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笔译。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翻译
《傲慢与偏见》中语言特色分析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