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坛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科学化、合理化地控制工作的进行,对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投入,既能够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又能够实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整体上而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关键的工作。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因素及措施
一、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一)设计因素
工程造价在项目建设前期的有效管理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而大部分建筑企业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将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重点放在项目实施和资金计算的后期阶段。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我们要改变观念,提高管理力度,制定合理的管控计划,并在工程前期就足够重视,争取不在任何阶段出问题。
(二)政府政策
建筑工程项目从刚开始的立项到最后的竣工验收,这期间的各个环节都是受政府政策监督监管的,以确保项目建设的合理科学规范化。因此需要向政府交纳相应的管理费用,管理费的交纳也是包括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政府会对工程是否安全文明施工,施工标准与流程是否规范合理展开监管,建筑工程为了进一步满足政府要求的各项标准,需要建筑单位投放适当的资金,购买改进设备进行规范操作,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而这又会导致总的建筑工程造价有所变动。
(三)管理因素
工程施工工作是非常繁杂的工作,这项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很难对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也难以对施工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如果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懈怠,就必然会导致监管不力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施工过程中大量资金的浪费,造成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到安全生产问题,对工程造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后续工作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因此,工程单位应积极优化决策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全面了解工程建设项目,合理规定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施工标准、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另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工艺优势、施工设备优势和施工人员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施工条件现状制定施工决策,提高施工决策的合理性。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要注意提高对技术标准和经济指标的控制力,调动各组设计人员参与到设计招标的制度设计上,要全面地考虑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制作较为科学有效的招标方案。对限额制度进行改善,合理分析设计内容,改善设计取费制度,建立合理的鼓励制度。还有就是对施工图进行合理管理,对于设计内容的更改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最后,就是提高招标方案的管理能力,详细了解中介机构的工作义务和责任,这样有利于为招标打好基础,对于招标的中期和后期的管理工作也要进行加强。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于施工阶段的管理,首先,要做好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在工程造价洽谈中,要对承包商的需求和索赔等问题进行仔细的审核,对材料也要做好提前订货和加工。其次,关于开发商方面的变化,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签证管理制度,将方案变更责任详细到人,而且也要加强签证的及时性和客观性的提醒,以及不能随意的改变。在完工结算的时候,要注意详细了解造价合同,认真核对材料使用的数据。还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的一致性,要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进而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最后,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竣工结算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的编制,首先,是建立完善的资料编制及归档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实际发生的成本资料,做好造价成本合理性的审查工作。对于竣工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工程的施工合同、协议以及预算金额、费用金额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属于收尾阶段的工作,因而作业面较多,同时头绪也比较繁杂。施工单位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做到井然有序,不能出现窝工、怠工等问题,进而确保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竣工验收后,相關人员要及时地办理竣工结算工作,同时还要及时地收回工程款。
三、结束语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成本以及利润决定了这个企业是否长远发展,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单位最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正是因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利润以及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将造价进行控制,避免资源和财产的浪费,造成企业的损失。只有将工程造价工作做到最好,才能最终实现成本的优化控制,让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婕.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03.
[2]刘定智.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5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