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青松
【摘要】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依法治校的条件下,做为一名教师,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好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有效的管理,应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依法治校的条件下,做为一名教师,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好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有效的管理,应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转变观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和学生的法律关系主体是平等的。但中国自古以来奉行“师道尊严”,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有些教师往往缺乏民主平等意识,表现为专制和独裁,认为教师就是教师,就高学生一等,不愿放下架子,甚至违反教育法规也不自觉,结果和学生的关系僵化、紧张、充满敌意。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向法制尊严转变,充分认识到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始终保持与学生对话的态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允许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突破经典;与学生相处,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宽容顽皮淘气的学生;尤其面对学生的批评指正,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合理合法请求。
二、尊重赏识,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差生,是当代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爱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所以,在教育管理中应注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尤其是对待违纪的学生,要耐心进行引导,不用羞辱的语言刺激他们,尤其在公共场所,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要注重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使他们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班集管理中,可以设计“优点卡”,发给各方面表现优秀,取得进步的同学。为了照顾不同的层面,优点卡的种类很多,有“准确率百分百卡”“优秀作业卡”“进步卡”“书法卡”“优秀组长卡”“优秀班干部卡”“优秀楼长卡”“合作互助卡”“精神文明卡”等。同时,可以组织学生编写班级作品集,把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编辑成册,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课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路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最直接的交往过程,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课前备课。由于种种原因,师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教师再细致周密的教学设计也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备课上,教师不再“独揽大权”:把全班同学按水平高低分成三个小组,每堂课前,通过预习活动,每组推荐出二至三名最具代表资格的学生,坐在教师的身边共同备课。无论是问题的选择,还是练习题的设计,听取他们的质疑与意见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二是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用轻松、微笑的表情、姿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评议式等不同民主方法,最大限度調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进行引导,和学生共同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三是课下作业。对待作业,不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他们有权利对作业的内容、形式和实际进行“讨价还价”。如有一次讲完《为人民服务》后布置散性作业《我也谈为人民服务》,形式可以是散文、小诗、手抄报等,有个孩子讨价说:“为人民服务应该是实际行动,应该把《我也谈为人民服务》改为《我们怎样为人民服务》。”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欣然答应了。
经过不断努力和改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师生获得了双赢。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班里有什么问题,大家能够共同商议,共同解决,各项工作完成效果良好。这样的班集体,可是一个具有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和谐的社会少不了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班级,和谐的班级体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任重道远,我愿为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孙立娟.怎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J].好家长,2015(43).
[2]刘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索[J].宁夏教育科研,2013(04).
[3]何展武.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下),2011(01).
[4]王代华.浅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