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儒
[摘要] 目的 探析应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1月检验科收集的188份住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4份。其中对照组标本给予常规质量控制处理措施,观察组标本则给予强化免疫质量管理措施,两组患者在采集标本及使用仪器检验方面均采用相同的质量控制处理,对比两组在采用不同质量控制处理后的免疫检验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在经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后,其胰岛素变异指数、胰岛素抗体变异指数、甲状腺功能检测变异指数以及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分别为(38.94±3.96)、(37.51±3.66)、(30.17±3.12)、(28.68±3.94),对照组的则分别为(51.04±4.47)、(47.88±5.13)、(50.01±5.02)、(57.73±5.03),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验中HbsAg、HbsAb、HbeAg、HbcAb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98.94%、98.94%;对照组的则分别为98.94%、97.87%、96.81%、96.81%,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贯彻到临床免疫检验中,可显著降低变异指数,并提升准确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实施。
[关键词] 免疫检验;质量管理;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c)-0159-02
现阶段临床免疫检验是诊断疾病的关键依据之一,它可帮助临床提供所需要的参考数据,已逐步成为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同有关试验表明[2],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免疫检验,因此需要通过有关质量管理控制来使外界干扰因素减少,以确保免疫检验合格并提升其准确率。对此,该院将于2016年7月—2017年11月检验科收集的188份住院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并与行常规质量控制处理措施的血清样本对比,以此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检验科收集的188份住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4份。其中对照组有男50例,女44例,年龄29~61岁,年龄区间(44.37±6.72)岁;观察组有男53例,女41例,年龄30~60岁,年龄区间(45.46±5.93)岁。两组患者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于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相较趋于平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采集血清样本期间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则采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在采集患者血清样本期间需严格控制采集时间以及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采血体位调整,若遇到恒温箱或水浴箱等设备仪器,需及时对其行整体校正,以确保采集的准确性;②免疫检验期间,需确保待检验样本与室内质量控制样本的一致性,同时需严格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操作期间严格把控样本不被认为破坏或受到外界污染;③行免疫检验之前,需仔细观察和检测试剂的存储环境,并反复核对试剂的使用有效期,以确保样本不会出现变质现象;④待样本检验完毕后,需对检验人员的操作进行详细审核,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若在审核期间产生较大的异议,则需对样本立即进行重新检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样本的变异指数与准确率进行对比,其中变异指数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測以及甲胎蛋白;免疫建议准确率包括乙肝四项,HbsAg、HbsAb、HbeAg、HbcAb。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x±s)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变异指数对比
观察组在经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后,其胰岛素变异指数、胰岛素抗体变异指数、甲状腺功能检测变异指数以及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分别为(38.94±3.96)、(37.51±3.66)、(30.17±3.12)、(28.68±3.94),对照组的则分别为(51.04±4.47)、(47.88±5.13)、(50.01±5.02)、(57.73±5.03),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免疫检验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检验中HbsAg、HbsAb、HbeAg、HbcAb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8.94%;对照组的则分别为98.94%、97.87%、96.81%、96.81%,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检验总准确率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医师在开展临床诊疗工作中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就为其基础性的依据,同时该检测结果也可为疾病进行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处置方案制定提供有利的条件[3],此外在临床医师进行诊疗实践活动中免疫检测结果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经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采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后,其样本变异指数中胰岛素变异指数、胰岛素抗体变异指数、甲状腺功能检测变异指数以及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分别为(38.94±3.96)、(37.51±3.66)、(30.17±3.12)、(28.68±3.94);而对照组采取的常规质量控制措施则分别为(51.04±4.47)、(47.88±5.13)、(50.01±5.02)、(57.73±5.03);且观察组在行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后,其样本检验准确率中,乙肝四项HbsAg、HbsAb、HbeAg、HbcAb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98.94%、98.94%显著高于对照组所行常规质量控制的98.94%、97.87%、96.81%、96.81%。而据刘燕等人[4]指出,在采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的组别,其各项变异指数及检验准确率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质量控制处理的组别。二者之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在行常规质量控制处理中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据有关检验所述,临床在进行免疫检验工作的同时,其检测准确性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开展免疫检验工作的同时易妨碍其产生的准确性,对此需将免疫质量管理进行强化。可经过相关的有效措施将这些对工作质量产生的不良因素影响进行有效避免,使实验室中的检验结果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5]。其中质量控制评价是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这两点都对确保临床免疫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具体方法如下:为患者在采集血清的期间需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执行,并严格把控采集的持续时间以及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对于患者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需科学的指导其采集的姿势与体位,并使患者处于恰当合适的体位。在血清样本进入实验室检验之前,需对其使用的特殊设备进行一定的处理,诸如水浴箱或恒温箱等,在此使用之前,需对设备进行相关的校正处理,以防止因校正失误而对技术检验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差异与影响。同时实验室的操作对于临床免疫检验也是十分关键的,它需求检验操作人员严格控制室内质量控制标本,并将待检测的血清标本与其在综合性表现状态上相一致。同时需注意在检验期间,需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的原则对各项操作技术进行处理。在检验操作开始之前,严格查看所应用的检验试剂是否处于有效试用期,并对储存环境进行严格探查,以确保试验试剂未出现失效与变质等情况。
为确保检验过程合理规范的进行,应在免疫检验之前,对适当数量的样本进行分开保存的形式[6],并做好相应的备份储存工作,以确保二次检验工作可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也是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做出一定的保障。综述所述,将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贯入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可有效降低样本的变异指数,提供检验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大力借鉴实施。
[参考文献]
[1] 武国华,王志云.浅析基层医院临床免疫学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4-55.
[2] 范勇利,温冬梅,王伟佳,等.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716-717.
[3] 雷和月,王红旗,郭远瑜,等.免疫学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程序的建立及其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5,33(5):388-390.
[4] 刘燕,林青青.强化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今日健康,2016(6):344.
[5] 关秀丽.对进行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3):4475,4550.
[6] 詹大庆,麦梅玲.临床免疫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母婴世界,2015(4):399-400.
(收稿日期: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