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 15:20朱玉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3期
关键词:膀胱癌品管圈护理管理

朱玉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泌尿外科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并对比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依从性为95.41%,目标达成率为134.99%,超过预期目标值;实施后全体圈员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自信心、积极性、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管手法、和谐度和积极性的活动成长值较高。结论 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相关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品管圈;膀胱癌;膀胱灌注化疗;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c)-0056-02

大多数膀胱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需通过化疗以增强疗效。现阶段,临床上采用膀胱灌注化疗方法以预防肿瘤复发。有研究认为,膀胱灌注化疗效果与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低有直接关系,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费用等,均易降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依从性[1-2]。据国内研究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膀胱癌患者治疗依从性[3]。因此,该研究探讨了品管圈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按常规进行护理,在此阶段选取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4.25±4.51)岁。自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在此阶段选取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4.18±4.46)岁。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阶段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自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做法如下:(1)组建品管圈。①采用自愿报名参加的方式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组,圈员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和3名护士;②召开第一次圈会议,讨论确定圈长、秘书,并明确职责;采取投票选取的方式选出圈长和秘书,圈长负责整个品管圈活动的计划、指导和圈员培训,秘书负责计划指导和监督,其他圈员负责检索文献、收集资料和实施措施;③选定圈名和圈徽,以投票形式选出圈名,为洋葱圈;并以洋葱横切图案设置成圈徽,表示每一层代表每一名圈员,团结协作,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其护理需求。(2)确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①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膀胱灌注化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和上级政策进行评分,选取此次活动主题,即“提高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依从性”;②圈长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本次活动计划,每周1次圈会,30~50 min/次。(3)现状把握。①全体圈员按照制定的依从性问卷,对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4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实施前患者治疗依从性为75.85%;②圈员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讨论治疗依从性较低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为护理因素和患者因素,并根据80/20原则,将上述两点原因定为改善重点。(4)目标设定。按照品管圈目标值的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出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90.34%。(5)原因解析。通过鱼骨图分别从人员、环境、制度和方法4个方面解析改善重点,并采用因果关联图进行真因验证,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有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不高、健康宣教不规范、患者忘记灌注时间、工作流程不规范。(6)护理对策。全体圈员针对分析的原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并在圈长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①完善膀胱灌注流程,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健全质量监控制度,制定膀胱灌注化疗质量考核表,护士长和质控组长根据考核表进行检查,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②加强人员培训。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包括膀胱灌注知识、常用化疗药物知识、相关护理知识等,并组织考核,要求全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③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制作健康教育宣教标准,向患者讲解膀胱灌注化疗相关知识,包括目的、流程、灌注前准备、灌注后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反复强调长期膀胱灌注化疗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列举相关病例;④出院随访。建立患者膀胱灌注化疗档案,定期电话随访,提醒患者再次进行灌注化疗时间。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的品管圈圈能力评分表评价实施前、后圈员自我能力,包括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自信心、积极性、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8个项目,各项目评分范围均为0~10分,平均分=分数总和/总人数。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5.41%,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100.00%=(75.85-95.41)/(75.85-90.34)×100.00%=134.99%,超过预期目标值。

2.2 无形成果

实施后全体圈员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自信心、积极性、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管手法、和谐度和积极性的活动成长值较高。见表1。

3 讨论

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案,能明显抑制肿瘤复发。但因化疗药物的刺激性较强,且不良反应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差[4]。刘新娥等[5]研究认为,加强膀胱灌注化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王华等[6]研究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该院泌尿外科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明确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即: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健康宣教不规范、患者忘记灌注时间、工作流程不规范;同时在圈长指导下,圈员针对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即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健全相关流程和考核标准、完善健康教育标准、强化健康教育、加强出院随访等措施,并认真执行和落实,通过效果确认,患者治疗依从性由实施前的75.85%提高至95.41%,目标达标率为134.99%,超过预期目标值,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效果明显。此外,该次品管圈活动中圈员自愿参加,充分调动圈员积极性,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品管手法运用能力。通过效果确认和评价,实施后全体圈员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自信心、积极性、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管手法、和谐度和积極性的活动成长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圈长及时点评对临床护理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与提高作用,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可拓宽圈员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圈员专科护理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提升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徐丽芬,杨荆艳.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全程连续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12):26-28.

[2] 朱铮,张士更,朱红卫,等.膀胱灌注化疗的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945-1948.

[3] 李美,张洁,周寰晖.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膀胱灌注药物保留时间的准确率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2):224.

[4] 邓少华,黄雪芳.膀胱癌术后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z1):49.

[5] 刘新娥,张艳霞,萧焯敏,等.远程可视性延伸化护理管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3):20-23.

[6] 王华,张艳丽,邱英.泌尿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安全性及作用探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8):2556-2558.

(收稿日期:2018-08-30)

猜你喜欢
膀胱癌品管圈护理管理
无痛血尿要想到膀胱癌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糖友小便带血,要警惕膀胱癌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