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8-05-14 15:20陈侃伦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困境对策

陈侃伦

[摘要] 目前中药产业相关子行业已暴露较为明显的发展困境。该文旨在通过分析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商业、中药流通业等子行业存在的问题,对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产业;产业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b)-0091-02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China

CHEN Kan-lu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1137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relevant sub-sector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have exposed more obvious development dilemma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b-industries such a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Chinese medicine business, and Chinese medicine circulation industry.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

中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产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医药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在当前中国整个医药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广泛搜集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中药产业发展相关资料后发现,现阶段中药产业发展在获得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商业、中药流通业等中药产业子行业皆存在较为明显的发展困境,该文通过探讨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中药材生产基地独立分散,缺乏规模效应

我国土地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形差异大,东部、中部、西部间中药产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等各有不同。在地貌复杂地区建成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易产生相互独立分散、基地之间缺乏便捷货运交通连接通道等问题,导致中药材生产基地间的规模效应不明显,药材的运输成本上升,削弱了产品在企业收购过程中的价格竞争力。同时,我国中药材种植强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些省份也是我国道地药材出产的主要省份。但现阶段,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是中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其生产能力容易受到当地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的限制,進而易形成生产效率与劳动力水平之间的矛盾,导致地方中药材生产的规模效应难以形成,中药材资源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居高不下[1]。

1.2 中药产业商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

中药产业发展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由于我国各省份经济水平不同,中药材种植仍为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部分。但中药材产品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季节性、易腐易烂性等,在采摘、储存、运输和交易的环节中容易使农户处于被动、不平等的地位[2],也容易导致大量中药材种植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发生恶意压价、不充分竞争和过度竞争,使农户与关联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受到考验,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中药材的产品质量安全性。中药产业商业环境是市场经济长期运行后的产物,同时也是中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其商业环境的不重视或政策机制的不完善易导致失信行为难以得到根治,遏制和破坏中药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1.3 社会资本投入与人才储备等资源短缺

中药产业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需求量极大,但是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局限的融资环境制约了企业的科技设备进步的资金需求量,进一步限制了中药企业的发展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同时,在发达地区大量品牌的市场推广脚步较快,品牌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造成对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市场、资金、人才挤压,限制了中药产业集群对外拓展的空间,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3]。

1.4 中药产业集群结构不合理,中药支持性产业发展滞后

现阶段,我国中药产业的经营水平较低,产业链仍多以中药材生产、粗加工、销售等环节构成,产品附加值较低[4],不利于中药产业集群的规模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发现,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中药支持性产业如中药材、中药商业、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等,存在垄断性经营现象。同时在企业间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普遍较为落后,多数企业虽处在中药工业园区以及中药产业链中,但对于整体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技术更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延后性,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竞争能力。

2 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地方中药材种植规范性标准,培育良好的中药材商业环境

目前我国各地仍缺乏统一的中药材种植规范性标准,对于地方道地药材如川药、南药、陇药等种植的环境、采摘时间、品种选择上应依据地方种植经验逐步形成适用于地方的规范性标准;对于我國常用中药材如黄芪、麦冬、茯苓等应出台统一的种植环境标准和采摘标准;对于不规范种植的企业或基地应出台政策予以惩罚和市场禁入。同时,应积极改变现有中药材种植业依赖“农户自行种植、销售”的局面,大力发展订单种植,鼓励中药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引导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企业、中药材销售市场形成产销联合新模式,控制中药材种植的规范与安全,保障供应与需求、销售间的关系,形成稳定的商业环境。对于中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其大型企业应注重提高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的建设规模,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标准[5]。

2.2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推动地方中药材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崛起,我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中药流通地位已经发生变化。中药材专业市场应当依据其得天独厚的市场开发成本优势和客户积累优势,引导专业市场发展电商化、网络化,以其自身积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公信力,搭建新型互联网中药材专业市场[6]。进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缩短中药流通的环节和程序,降低药材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引导中药材交易从各式互联网平台向互联网中药材专业市场上集中,实现其交易模式、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2.3 引导企业并购重组,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充分暴露出中小企业在新药开发和科技创新上的能力短板,因此,应当及时出台企业并购重组鼓励政策,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转型,优化整合现有中药产业企业规模、资金、设备、人才等资源。政府应在当地经济水平允许范围内,进一步放开投融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药产业进行投资,鼓励具有实力的中药企业在新三板、中小板上市融资,从而改变现有融资难、设备人才引进难的困境,逐渐形成大企业引导行业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积极承担行业辅助角色的产业格局。同时,应当鼓励已形成的国内知名中药相关企业应当转变固有发展理念,加大药品科研投入资金,提升药品药效和安全性,对于科研投入占年度总营收比重高的企业予以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通过大企业为中药产业提供动力源泉,把握产业发展进度,中小企业完善中药产业链供给,填补产业链服务功能空白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中药产业结构发生改革和提升[7]。

2.4 依据区域地理与自然资源禀赋、消费市场、文化等优化中药产业布局

对于中药产业发达、中药产品认知度高的东部地区如广东、山东等省份应当进一步加强中药产业的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和产品的用户粘性等方面内容,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步将中药产业链由“生产-销售”向“生产-研发-销售”转变[8],提升中药新药的研发投入比重。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中药生产企业如康美药业、步长制药、东阿阿胶等,应当注重优化中药产品的品质质量,扩大企业经营业务,使其逐步覆盖自身产业链需求,降低企业自身对市场上中药材原料的需求,提升中药产品研发能力,强化自身企业的技术壁垒。这些行业龙头企业在优化自身经营结构的同时,能够推动当地的中药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以自身的科研技术突破带动当地整体中药产业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智慧,李小进,张风丽.我国中药种植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以渭源县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3(4):37-40,71.

[2] 沈冯程.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3):36-37.

[3] 陈弘.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4] 任仙樱.中药材黄精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5] 黄蓓.《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2):184.

[6] 田艳勋,沈正先.河北“十三五”加快中药产业聚集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9):45.

[7] 邴芳.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运营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7.

[8] 张毅.Z医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8-08-12)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