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叶
[摘要] 目的 对护理管理引入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护理有效率93.10%、护理满意度为84.4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并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护理管理;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b)-0047-02
在临床上,风湿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还常累及人体的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并且该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护理知识、操作技术,并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1-2]。为了进一步研究护理管理引入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该院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先后就诊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7.5±19.5)岁;观察组:58例,男29例,女29例,年龄为27~69岁,平均年龄为(48.5±2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可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引入护理管理模式,其内容为:①树立精细化护理管理理念:护理人员必须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积极参加有关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学习等,充分了解到精细管理的内容和实质,从而使其在具体的护理中,以精细化管理实质处理、分析问题;②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流程:对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如:交接班流程、护理操作流程、入院出院流程等。并根据忽视的工作职责、程序、制度、护理常规性,并在具体护理工作中,结合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特点,绘制护理工作的流程图;③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还要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并成立相关的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等,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④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精细化业务、风险意识、专业技能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操作方法、护理流程、并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等;⑤给以生活管理: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将有关该疾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疼痛护理、康复训练等方法告诉家属;⑥给以心理管理: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给以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不断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根据本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流程图,从职称、工作强度、工作量3个维度设定护理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评定;利用该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如表1所示,观察组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对比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如表3所示,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7.24%、84.48%,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0.88±1.28)、(7.25±2.83)d。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1,P=0.000)
3 讨论
在临床上,风湿性免疫性疾病具有病情多样化、症状复杂化的特点,并且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观察。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护理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护理中必须要引入护理管理模式,以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并满足患者的需求[3-4]。
护理管理模式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全面化、系统化,在护理过程中,统筹兼顾,不仅使得患者获得了优质的护理,还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技能,最终达到医患共赢的目的[5]。在具体的护理管理中,护士经过培训和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护理管理观念,奔着精益求精、风险控制的原则、规范的护理流程,优化每一个护理环节,并且在每一个护理细节中都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护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同时,对护理实施护理管理模式下,护士掌握了更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进一步改善了医患关系[6]。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风湿性免疫性疾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其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综上所述,对风湿性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了护理管理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临床的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同时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取得了双赢的效果,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师永沛.风湿免疫疾病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观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9):318.
[2] 杨海红.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C].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6:325.
[3] 吴红艳.优质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7):194-195.
[4] 张影.精细化管理在41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7):162-163.
[5] 李艳.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中精细管理的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7(2):197-198.
[6] 魏海梅.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23):124-125.
(收稿日期: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