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 15:20张立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精神科人性化护理

张立杰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的优势,梳理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从而实现各项护理质量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的提高。方法 选择了该院精神科护理人员18名作为研究样本。同时选取30例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样本,其中15例是精神科没有进行人性化管理之前的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剩下15例是该科进行人性化管理之后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其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层次。同时对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消毒护理、安全管理4项主要护理指标进行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消毒护理、安全管理合格率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6,P<0.05、P<0.01)。结论 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精神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b)-0084-02

精神科医护人员面对的患者都是精神或行为存在异常的人群,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从事的护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一些护理人员难免存在一定的工作懈怠,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缺少耐心[1]。加之精神科患者的行为不受自己控制,相比其他科室的患者,在护理难度上相對更大。该院精神科进一步推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意识和工作的培训。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的优势,梳理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从而实现各项护理质量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了该院精神科护理人员18名作为研究样本。年龄分布在21~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岁。文化程度分布,本科的护理人员为5名,大专及以下的护理人员13名。职称分布为: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13名,护龄为1~12年,平均护龄5.8年。同时选取30例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样本,其中15例是精神科没有进行人性化管理之前的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剩下15例是该科进行人性化管理之后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年龄分布在19~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岁。患病时间为1~18年,平均时间为11年。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患病时长等上述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采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和管理,对比人性化管理模式使用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效果。

1.2 方法

1.2.1 树立积极向上的护理理念 一些护理人员在精神科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大,他们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对患者缺少必要的耐心。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前提就是树立积极正面的护理理念。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工作积极性、护理重要性的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他们付出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在医院才能得到更为贴心的治疗,家属才能更为满意,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度才能进一步提升[2]。护理人员是接触患者最多的医院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态度、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如果他们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患者将更佳积极地配合医院的治疗,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这些正面的、积极地护理理念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自信心,增强工作主动性。

1.2.2 加强与护理人员的心理沟通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具体的压力。在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中,我们需要加大对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的调节,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使得他们充满正能量。首先,需要倾听一线护士的心声。让他们将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充分倾述出来,给他们更多的发泄途径。其次,需要加大对一线护士的心理辅导。经常性的开展心理引导,给他们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有效提升心理的正能量。最后,可以多组织一线护理人员的活动。例如野营等活动,组织他们多进行活动,有效缓解他们心理压力。

1.2.3 构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时候,制度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设计的制度需要有效体现管理严格性和人性化的统筹,同时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执行,保障制度执行的效果。人性化的排班。积极提取护理人员的心声,了解他们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家中有孩子和老人等有具体困难的护士,给予有效的倾斜,体现出科室对他们的关心。定期对排班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有效调整整个科室护士的工作情绪,使得更多的护理人员得到有效修整。同时也需要严格交班制度,对患者情况进行有效的交代,提升护理工作上下衔接性,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负责[3]。

1.2.4 加强激励体系建设 激励制度的建立是尤为关键的,是所有管理制度执行力的有效体现。对少数违反管理制度的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奖金处罚,给予那些工作积极的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构建一个奖惩分明的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他们在执行科室的管理制度时,才能提升工作执行力。同时针对那些有积极学习意识的护理人员,科室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当他们考取国家认证的一些资格证书之后,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构建科室爱学习、钻业务的工作氛围。

1.2.5 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教育 在护理方法上,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一线护士的培训,使得他们掌握更多人性化的护理技巧和方法,在从事一线的护理工作时,给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规范日常的病床整理等护理工作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使得他们掌握更多与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不断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配合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细节护理的教育,让患者任何时间都可以感受到护理人员贴心的服务,提升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对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其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层次。同时对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消毒护理、安全管理4项主要护理指标进行合格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方面,试验组(100%)明顯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消毒护理、安全管理合格率上,试验组(99%、94%、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84%、87%、8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 讨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需要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的工作情绪得到释放,吸收护理正能量,不断提升对精神科患者的工作质量和满意度[4]。经上述对比试验可以发现,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精神科护士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袁文英,李柳英.精神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探讨[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12.

[2] 杨彩平,郭嬿,何爱莲,等.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精神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10.

[3] 戴欣言.浅谈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C]//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11.

[4] 姚惠萍,徐东平,陈娟红,等.全方位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C]//中华医学会第二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三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5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北京:中华医学会,2015.

(收稿日期:2017-12-13)

猜你喜欢
精神科人性化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