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前几年,山东省的语文高考题,出了一道难度超常的判断题:A句:“无以知士卒之寒暑”B句“蚓无爪牙之利”。这两句话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都相同?A句译成时文是“无从知道士卒的冷暖”,B句译成时文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和牙齿”。A句的“之”显然是结构助词“的”字,B句的“之”也可译成“的”,但它是定语倒置的标志,用法上是显然不同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中,必须要注意,“之”字的多种词义和用法。当然山东省考题的答案是不相同的。那么“之”字到底有哪些词义和用法呢?汉代的《说文》,说它是“出也”,像草木出土长出枝叶向上生长一样。《六书古文》又说它是“循道疾行也”看来它的原始词义是“行”“往”“至”了。《孟子·梁惠王上》“牛何之?”译成时文是“牛往哪里去?”又如《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译成时文是“至死心不变”, “之”字是“至”。其次“之”字,可作指示代词。《诗经·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译成时文是“这个姑娘肯嫁给我,我喂饱马儿去迎她。”这个“之”字是指示代词“这个”。再次,“之”字可作宾语的代词,指人指事指物。《史记·滑稽列传补》“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译成时文是“马上派小吏小卒,一起抱住大巫婆投到河里。”这里的“之”字是“她”,代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时文是“学习这知识,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里的“之”字是代知识。再次,作结构助词“的”,没有特殊的语法作用。如《孟子·告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译成时文是“同情的心,人都有它。”这里的头一个“之”字便是“的”字。“之”字也有语法特殊作用的,如山东省高考题的那种定语后置的“的”。还有一种就是“之”字在行文中,只起语法作用,不用译成什么。第一种是疑问句的动宾倒置。如“何功之有?”、 “何罪之有?”译成时文,就是“有什么功?”、“有什么罪?”第二种是用“之”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它变成词组、这里的“之”字什么也不译。《三国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前后两个“之”字,把“之”字去掉这两个单句,就各自变成一个词组,前面的词组是主语,后面的词组是谓语,是一个句子。译成时文是“我有孔明就像鱼有水一样。”第三种是“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如《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译成时文“咚咚敲鼓” ,“之”字调节音节,不译。俗话说“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好了做秀才。”在這些文言虚词中“之”字打头,可见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