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实底蕴靠阅读 弥足珍贵的灵性需呵护

2018-05-14 17:11邹春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9期
关键词:底蕴灵性语言

邹春艳

人们表达和交流的方式非常多,写作就是其中之一。在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它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来了解其语文素养,拥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通常写作能力较强。我非常了解写作的重要意义,所以,当别班的学生埋头苦做各类辅导资料的时候,我却有目的让我学生选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题,以留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书、摘抄好词佳句、写日记;当别班的学生手捧五花八门的作文选大读特读的时候,我却让我的学生读儿童诗、儿童散文、童话故事,欣赏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当别班的学生咬破笔头思考老师所安排的命题作文的时候,我通常会让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拟题和写作。以上这些做法使得我的学生走出了习作的困境,自由驰骋于广阔的写作天地。

一、通过阅读来培育“厚实底蕴”的精神底子,拥有“厚实底蕴”,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我所说的“底蕴”实际上包括很多内容,它既可以指情感底蕴或者语言底蕴、也可以指人的文化底蕴。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厚实底蕴,如何拥有厚实的底蕴呢?最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这种阅读并非简单的阅读,而是大量的阅读。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指大量阅读的重要性,除此以外,人们经常听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非常直接地表明了大量阅读对于人厚实底蕴的重要性。我们在大量阅读之后,语言、情感、语言规律、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能力都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语文老师应是语文的化身,举手投足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语文老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派,不是作家,但要有作家的情怀,用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去感染学生,以能力培养能力,用思想点燃思想”,这是李镇西老师对于语文老师提出的看法,从他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进行大量的阅读,然后一起在提高语文素养的道路上前进。

1.在阅读中让学生体验文学魅力,丰富充盈学生的心灵空间

豐富细腻的情感是每个爱写作、会写作的人都具备的,阅读好书可以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美好、充实。正如古今中外的伟人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书本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就如同聪明泉,饮了书本这类聪明泉的人眼光必然会变得更加敏锐,他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更加深邃。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我花大量时间精挑细选一些真情洋溢的优秀文章,每天上课伊始,用5到10分钟的时间亲自为孩子们朗读,我和孩子们经常读到忘我。在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到书本中的人物就在与我们对话,教材中的文字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仿佛就要跃出书本。在尽情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田会被作者的情感所滋润,就如同春天的雨滋润嫩叶、冬季的阳光融化冰雪,从而让我们心灵感到无比纯净。《革命烈士诗抄》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诗中充溢的浩然正气;《红岩》中的小萝卜头激发了孩子们对小萝卜头的无限同情,对反动派的无比憎恨,在情感上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军神》的故事让孩子们深深理解了美好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当孩子听完《神奇的机器人》的故事以后,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他们开始展望未来科技的进步。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孩子能够坚持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持之以恒,孩子们的心灵便在不知不觉中丰富细腻起来了。

2.通过阅读让学生储藏语言宝藏,让学生在读中体悟写作手法

阅读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在用心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词汇量、生活经验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他们会逐渐学会用作者的眼光或者思维方式去思考周边的事物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当然,单纯的阅读对于学生词汇的积累已经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应当将大量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好词佳句和语感的积累,前者属于语文中有形的语言,而后者属于无形的语言。无形与有形的巧妙结合是加强学生厚实底蕴、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我让学生背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诗歌散文,让学生复述故事性强的记叙文、说明文、说理文等,以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笔下流淌出形象丰富、情感丰富的言语作品。

有位爱好阅读的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诗文,请看下面片段:

在天的东边,我发现一轮圆月徐徐升起,这正是十五的月亮应该有的样子。这轮圆月优雅地挂在浩瀚的宇宙中,暗蓝的苍穹将它的皎洁显露无遗。此时,我的心中不禁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的情绪汹涌奔而来。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写出了关于明月遐想的佳作,并在民间流传。

从这位学生所写的作文可以看出,他平时没有缺乏对好词佳句的积累,能够写出如此佳作,这都源于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

3.架起阅读与生活的桥梁,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我手写我心”的欲望

阅读有利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了一个阶段以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写作。他们希望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通过笔记录下来,我的一名学生非常善于观察,她每天都会认真观察院子里人们的行为表现,尤其是早晨人们忙碌而温馨的画面,她在作文中是这样写的:

清晨,我背上书包准备上学,在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听到“哒哒”的拐杖声,我知道,这是院子里奶奶和爷爷晨练回来了。奶奶看到我以后,她笑眯眯地将两根刚买的油条塞给我,有的时候她会塞给我烧饼,因为她知道我喜欢吃烧饼。每次我都乐呵呵地拿着奶奶给我的油条和烧饼上学。爷爷有看报纸的习惯,因此我每天放学以后都会帮爷爷带一份当天的晚报。经常在这个时候,马二哥就会骑着他的自行车回来了,车筐里是他给我们家买的菠菜,手上拿着的是他给奶奶买的嫩豆腐,大家的笑声在院子上方围绕着……

从学生所写的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充满生活气息的院子以及人们朴实而幸福的生活。

总之,大量阅读能让情感在阅读中丰富,让语言在阅读中积累,让生活在阅读中充实。阅读好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阅读好书会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二、保护孩子的创造灵感,呵护学生童真的灵魂

语言并非是死的,如果学生在阅读完以后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语言,这样的阅读或者写作将毫无意义。事实上,孩子拥有较强的灵性,这种灵性需要教师去唤醒、激发和升华。有人认为,孩子天生就是一名诗人,语文教师应当呵护他们的灵性,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目前,在一部分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有的学生的灵性没有得到激发,语文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孩子所写的文章变得非常空洞、形式化。我们应当用心呵护孩子的灵性,教会他们使语言变得更加灵动而真实。

1.减少大量命题作文,增加学生随笔的练习次数

在作文教学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作文命题都是“秋游”“一次有意义的学校活动”“我最喜歡的人”“这件事感动了我”,这些作文命题非常空洞,学生看到以后时常不知道怎么下笔。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命题的时候应当避免空泛,然后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例如,《春游》这个题目可以扩展为:《紫云英仙子》《春天的田野》《春游中的不和谐音符》《春天在眼睛里》《春游中的交响曲》《草地上的聚会》《快乐春游你、我、他》……如此让学生自由选择,令《春游》这种老掉牙的题材不但没有“寂寞终老”,而且绽放个性的精彩。

虽然孩子的年龄较小,但是他们拥有自己认知生活的方式,因此,习作命题就应多一些具体灵动的发散,例如下面的命题:

命题词语:作业

在看到这个命题之后,很多作文题开始浮现在在脑海中,例如:《你的作业》《今天无作业》《唉,作业》《作业的故事》《一份“失败”的作业》《一份特殊的作业》《20年后的作业》……当这些题目浮现以后,你可以实事求是,从中选择一个符合自己情况的来写作。

从这个命题可以看出,这种入手点小的命题反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写作天地里怎能不自由驰骋呢?

2.多鼓励学生,评价中带激励,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要让每一位学生想写、敢写、会写,写出明澈、纯净、彰显灵性的作品,我们就要降低要求,然后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使其通过文字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我认为,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应当以自主拟题为主,命题作文为辅。这种方式可以呵护学生的灵性,鼓励学生创新,从而写出独具匠心的文章。

3.不要严格限制文体,让学生写“放胆作文”

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作文教学应当既重视自由写作又重视个性化写作。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他们只需要将记叙文写好就可以了,然而这种对文体实施束缚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我们应当解开孩子身上的文体束缚,然后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写作空间。

从目前的语文教材编排可以看出,学生需要一个单元学完以后就写一篇作文,教材中的一些写作要求非常落后,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当打破文体束缚和教材束缚,然后多开展一些日记随感式练习,这种练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又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无意间看到大雁南飞的场景的时候,他可以根据自己当时所思所想进行创作。再如,当学生听到夏季虫鸣鸟叫声的时候,他也可以写一篇关于夏季的作文。这种将灵感闪现和无意的感念记录下来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减少方法技巧的说教,激活学生写作思路

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教师打破文体的束缚,更需要教师打破方法技巧的束缚。在一些作文教学中,一部分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出像模像样的作文,他们就会给学生讲解很多写作的方法技巧,例如,首尾呼应、点题、增加名人名言、诗句等,在他们看来,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然而这种过于重视方法技巧的语文教学不仅仅会束缚孩子的思维,还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会一味地追求方法和技巧,而忽视了作文本身的写作。

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写作思路的引导,适当为学生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并且告诉学生:写作内容为主、技巧为辅。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尽情书写。

5.减少字数要求,个性化评价学生语言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感叹,从他们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写作并不一个反复堆砌好词佳句的过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个性化语言的锻炼。人们之所以记住闻一多是因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们之所以记住艾青是因为她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们之所以记住徐志摩是因为他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由此可见,高质量的作文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语言的精炼和个性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放宽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限制孩子的字数,

鼓励孩子在作文中自由发挥,自由写作。对于孩子的文章,也许一篇只能找出一句个性化的语言,但是,今天一句,明天就可能有两句,后天就可能有三句……长此以往,还怕学生写不出富有灵性的作品来吗?

童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人们成长的必经阶段,语文教师应当耐心引导学生,教会学生用童心去阅读,并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写作空间,让他们释放真情,袒露心迹,写出明澈、纯净、彰显灵性的作品。

猜你喜欢
底蕴灵性语言
小草
荷品
倍er高级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道不远人楼难弃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