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上午,醞酿已久的第一届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讨会暨专家与媒体互动高峰论坛在江苏理工学院举办。该活动是由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来自于河海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孔子研究院、常州日报社、江苏理工学院等单位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研究人员以及《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等三十多人参加了论坛。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媒体代表和读者在此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谭明社长和赵贤德教授主持了论坛。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周兰珍出席并讲话。
一、学习、研究、挖掘和传承常州地方历史文化是当代人的责任与义务
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周兰珍教授说,常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常州历史文化人文底蕴深厚,但是,常州相关的研究宣传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需要每一个常州人努力宣传和研究。常州的齐梁文化、清代文化、晚清民国名人以及青果巷文化非常值得研究。她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抓住现在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良好机遇,多做研究、多出成果,并能在《江苏理工学院学报》“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栏”陆续刊出。高峰论坛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还可以规模更大一些,举办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会议,人文学院、杂志社、社科处和学科办要坚决支持,更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共同把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做好,把常州宣传好,也把学报办得更好。
人文学院院长司马周教授说,人文学院全体老师也都在为打造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品牌努力。为了做好地方文化研究,人文学院与常州地方文化研究会、常州吴文化研究会、常州齐梁文化研究会、常州名人研究会和常州苏东坡研究会进行了多次合作,共同开展了多次有关活动。人文学院司马周教授、赵贤德教授和王文荣博士分别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都是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人文学院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都以常州地方文化为主;人文学院学生承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也以常州地方历史文化为主。人文学院赵贤德老师、蓝士英老师、冯寿忠老师和吴锦川老师承担了多项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软件工程项目。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处处长陈晓雪教授说,我们学校历来重视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常州地方文化研究。经过多年的积累,人文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刘海粟艺术学院等单位有一批老师在研究地方文化和地方历史名人方面卓有成效,分别承担了一批省部级以上的高层次课题。建议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要形成梯队,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年轻的博士们副教授们要开始转向研究常州,研究常州历史文化、经济社会都可以,研究三年五载,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力。杂志社要出选题,聚焦大家的研究,发表大家的研究成果,提高杂志社和学校的知名度,提升杂志社和学校的软实力。
江苏理工学院学科办主任张建斌教授说,常州优秀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学习、研究、挖掘和传承。各位专家在这方面有较多的、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这非常珍贵,也为我们开展后续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学报专栏要推动打造好常州历史文化研究的平台,逐步辐射于常州的学校教育、辐射于社会,成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和传播平台。这么好的一件事,江苏理工学院学科办将在人、财和物、平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常州日报理论版主任虞圣强博士代表媒体说,自己主持的常州日报理论版比较重视常州历史文化和常州历史名人研究,既希望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文章,也希望具有很强可读性的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文章。我们就是要做到深入浅出亦庄亦谐的大众报刊。
二、聚焦常州地方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学术共同体
常州文广新局原局长、常州文化专家张戬炜说,常州历史文化研究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要提升常州的文化品位,既要有锦上添花的研究,更少不了雪中送炭的研究。比如,齐梁文化的研究,我们做的还很不够,至少齐梁时期的疆域很多人就没有研究。自己近段时间在研究民国词人谢玉岑。谢玉岑出身豪门,深受清代常州词派的影响。张戬炜先生用最简练的语言道出了对谢玉岑研究的成果:(1)常州词派的兴起与影响;(2)词人谢玉岑的创作;(3)常州词派崇唐宋与谢玉岑同途异归;(4)谢玉岑的词与唐宋词的比较;(5)谢玉岑词的文化价值。
青果巷历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苏刚说,自己单位在做与青果巷有关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青果巷乃至常州历史文化研究已经进入深化、整合阶段了,重新审视青果巷名人及文化研究应该站在更高更远的视角,形成具有“显学效应”的文化IP,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为此,除了民间有呼声,政府有响应之外,学术界更要有所作为。如果学报开设常州地方文化之青果巷研究专栏专刊,将会在学术界引起反响,更可以为青果巷扬名,为常州扬名,是一件大好事。
河海大学仲兆宏博士说,在今天中国历史转折时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必然要求以文化的变革为先导,为前提,同时,也作为最终巩固经济、政治变革成果的牢固根基。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也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抑或是当代人的使命!仲博士接着从文化的角度,高屋建瓴就自己对文化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做了汇报,并且特别就杂志开设地方文化专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说,应该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
河海大学潘晓东说,自己现在主要是研究常州清代历史名人邵长衡,邵长衡目前研究的人好像还不是很多,资料很有限。自己觉得邵长衡是一个小人物,但是研究小人物也很有意义。邵长衡的历史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被世人认识。感谢杂志社开设常州地方文化专栏,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成果发表的园地。
常州工学院谭坤教授说,常州名人太多,常州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常州文化教育受到苏东坡的影响比较大,也就是常州文人对苏东坡的接受。谭坤教授同时对从事地方文化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说,一要避免重复,常州一流诗人作家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不必要重复研究,浪费时间和精力;二要注重地方文献的搜集,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充分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融化创新。
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邵鹏宇博士说,自己在读博士期间开始对庄氏家族的研究,博士论文也是关于常州地方历史文化内容,这完全是忠于乡情,陷于执着,作为一个常州人,对地方文化的热爱是研究的最大动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研究庄家的家风越来越具有时代意义。父系的家学传承和母系的道德教化合二为一,成为庄家在文化上兴盛的核心要素。在家学传承上,庄家一向侧重于专治一经的研究,如明代的诗经和清代的春秋,这为明清科举成功奠定了基础,而族内和族外的延师又使得成功的经验能够在时空上扩展,丰富着常州的文脉;在道德教化上,由于男性成员仕宦较多,承担道德教化重任的往往是女性。从家谱的家训和遗训中可以发现,庄家有尊重女性的传统,甚至女性在家族经营上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族内女性的教育也十分完善,通过姻娅关系将庄家家风发扬光大。家风一直是国家精神的基本单位,如何从时代性和格局性上对庄家进行重新整理和发挥,是我将来的方向。
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赵贤德博士说,常州是一个盛产语言学家的地方,段玉裁、张鹤龄、吴稚晖、赵元任、瞿秋白、周有光、徐复和蒋维崧,等等,这些语言学家为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吴稚晖、赵元任、瞿秋白和周有光,他们创制的汉语拼音方案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架起了津梁。其中,吴稚晖主持制定的《注音字母》是我国第一部法定的汉字笔画式的注音方案;赵元任主持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套法定的罗马字母形式的拼音方案;瞿秋白主持制定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是我们第一套一语双文形式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方案;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最高权力机构批准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对前三套拼音方案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年,除了从事语言学家的研究之外,也开始从事常州其他名人研究,常州名人灿若星辰,每一个名人都是可以好好研究的。
另外,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李刚教授、宿爱云副教授等也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有关建议。《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志钊、副主编曹稳说明了学报开办常州历史文化研究專栏的目的和意义。
三、构建学术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推动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可持续深入发展
会议最后由江苏理工学院杂志社社长谭明做总结发言。谭明社长对与会专家、学者的探索与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未来论坛的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为此,他特提出了以下倡议。
第一,组建研究常州地方文化的学术共同体。常州高校研究常州地方文化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和讲师们要加强研究的合作,同时,也要加强和常州地方一些民间研究会合作。常州民间人物或社团研究地方文化比我们更占优势,更接地气。比如,齐梁文化研究会、炎黄文化研究会、地方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会、“三杰”研究会、吴稚晖研究会、苏东坡研究会和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等等,这些民间研究会都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虽然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大学工作,但是,他们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兴趣和研究精神是我们很多高校教师难以企及的。我们要加强和他们的合作,得到他们的指导。
第二,进一步弘扬杂志的“宣传,研究,服务,引领”的宗旨。《江苏理工学院学报》要做出我们的特色,我们要在宣传常州地方文化、研究常州地方文化、服务常州地方文化建设和引领常州地方化研究方面做出不同于其他学报的特色来。惟有错位竞争,才有可能在全国同类学报中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
第三,制订高水平规划、高起点运作的行动策略。常州有一批研究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的学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制订高水平的规划,高起点的运作策略。当然,这个需要和政府部门沟通,得到政府部门支持。
第四,构建媒体加平台的运行模式。各位专家教授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学术性的文章可以在我们《江苏理工学院学报》专栏上发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引起全国同行专家的注意;如果是一般的普及性文章,可以在虞圣强博士主持的《常州日报》理论版上发表,这种普及性的文章实际上意义也不可小觑。因为广大市民更喜闻乐见这种短小精悍、介绍常州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可读性强的文章。
第五,开展论坛加沙龙的活动方式。我们既要有高层次的论坛,也要有小范围内的沙龙,如果大家经常在一起碰撞,智慧的火花就会产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组织几个人来我们学报会议室开展一些小型沙龙活动。
最后,谭明社长代表杂志社真诚地邀请大家积极参与《江苏理工学院学报》“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栏”建设,为学报撰稿、组稿和审稿等工作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持。同时,对与会代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表示衷心感谢。
责任编辑 晓 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