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锦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建设,形成了极具启迪意义的成功经验,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全党的理想信念根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内容与形式、理论武装与实践创造、机制保障与干部带头相结合,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促进学风建设与其它作风建设相结合、推进学习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相统一、促使学习型政党与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相融合。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学习型政党;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4.007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4-31-06
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自学习中诞生、在学习中成长、从学习中成熟,是中国共产党97年建党历史简明有力的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学习推进建设,以建设促进改革,从建设中学习建设,从改革中学习改革,积累了极具启迪意义的宝贵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灵魂
学习是政党生命的源泉。列宁曾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没有学习,党就无以立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逐步探索执政建设规律的过程中,首创性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不仅符合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逻辑,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
中国共产党组织要求的学习,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行进中,科学地认识、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学习建设的首要态度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向全党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他提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党同志必须重新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国家逐步解體致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的情形,加之错综复杂的外部执政环境给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空前挑战,在担任总书记不久,江泽民同志就指出:“有必要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和探讨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理论问题,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进入21新世纪,胡锦涛同志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党情变化、准确判断新时期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把党的学习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内容、学风建设、党员干部学习及学习保障机制作了系统阐述,“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各类挑战和风险的考验,针对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了34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推动全党自觉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从根本上把党的“学习型”建设推向全新阶段。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灵魂”指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建设规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摆在更加鲜明突出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组织学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及根本学习内容的建设性学习,马克思主义是40年来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科学理论武装和根本价值信仰。
(二)执政能力建设是主线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组织学习型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为根本遵循。改革开放后,在认真总结党在过去的方向性错误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复杂情况,党的组织状况、领导方式和领导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于此,邓小平曾指出,怎样改善党的领导,是个大问题,“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江泽民在倡导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告诫全党要加强学习,重点抓全党的学风,强调注重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关乎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党的十六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会上深刻总结了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在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更加严峻的执政风险和执政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将学习型政党建设置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学习”作为全面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标志着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在这40年来的创造性学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有效应对了改革路上的各类挑战风险,而且通过学习能力的提升,保持其作为执政党的战略定力,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加强学习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是永葆党的先进性、毫不动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
(三)筑牢理想信念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明,共产党人始终代表人类的整个利益,他们“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自觉地筑牢党和人民的精神防线。改革开放后,针对党内党员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千万不能丢,一定要让每一个党员和我们的人民知道,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一切为了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在“两手抓”“两手硬”的物质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在党的建设推进过程中,江泽民指出,“对共产主义理想当然要坚定不移,而且要在全党坚持进行理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性任务,必须作为常抓不懈的学习内容融入“三讲”教育实践活动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习近平强调,只有通过推动全党自觉学习,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才能筑牢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键
恩格斯指出,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为根本遵循,形成了基本学习理念、重要学习原则及根本性学习方法。
(一)坚持学习内容丰富与学习形式创新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获得自己的表现,形式背后是必有其客观内容和客观依据。在实践活动中,既要依据内容的发展不断改造形式,又要善于适应内容的需要,创造最佳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学习中既要重视学习内容,又要注重学习创新,合理选择、利用和创造适当形式促进内容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将学习的重心放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理解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要通过系统总结历史、判别澄清思想、理论教育学习等形式,不断突破理论的束缚,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看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针对时代变化及其节奏加快,江泽民在强调“学习”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执政党加强学习型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突出强化理论性学习,以此更好地认识建设规律,增强党的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与此同时,他指出,要通过边实践边学习的方式,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学习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以过去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基础上,从理论和历史逻辑、时代和现实形势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依据和必然要求,强调全党在认真抓好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革命传统,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一切有益于建设发展的应用性知识,特别是要在书本式学习、实践性学习中,切实提高各种思维能力和各项执政本领。可以说,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学习型建设走向成熟的根本要求,也是学习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坚持理论武装学习与实践创造学习相结合
理论武装学习是认知性范畴,实践创造学习是实践类行动,坚持理论武装学习和坚持实践创造学习相结合,就是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外在的具体的客体式活动,将实践主体的现实活动作为观念性认知的最切近的基础。“共产党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以理论武装学习,就是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实践中深化学习,用理论引领实践,以实践反哺理论,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历史起点,解放思想使党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对已经变化了的时代特征的认识更加客观深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直面新的课题,经受国内外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时代之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从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学习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里程碑。
(三)坚持机制保障学习与干部带头学习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型建设,是执政党视角下集目的和方式为一体的组织性学习,其内在蕴含着干部领导学习与制度规范化学习相统一的要求。在改革开放起步时期,邓小平大力提倡学习之风,号召全党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他注重党内学习制度建设,要求全党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并特别提出要建立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度,切实负起领导学习的责任。针对新形势,江泽民特别重视党员干部学习,指出领导干部面对新考验必须坚持学习,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并让学习形成制度和习惯。胡锦涛则高度重视组织机制建设,他强调做好党的学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组织安排,率先建立集体学习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管用有效的长效机制,强化党员干部学习责任主体落实,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表率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推进集体学习制度系统化、常态化,既着力加强学习考核、档案、监督制度,又不断完善学习动力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从而把学习制度建设和领导干部学习机制建设推向全新高度。
可以说,4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学习制度建设这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工作,着眼于全党开展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实效性,从规范党员学習行为及党组织学习体系入手,以健全学习制度和改进学习工作方式为基本保证,既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又鞭策、激励、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坚持学习,增强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党员干部主动学习意识,夯实各级党组织及领导干部执政学习本领。
三、学风建设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
邓小平曾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学习自觉、超凡的学习智慧和学习能力,不断促进自身学风建设,夯实自我执政学习本领,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敢于自我革新、勇于自我革命,勇担历史使命,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根本性支持。
(一)促进学风建设与其它作风建设相结合
党的学风建设与党的思想、工作、领导、生活作风建设是一个有机体,党的学风建设与其它作风建设统一于党的作风建设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党的学风建设,不断促进党的学风建设与其它作风建设相结合,巩固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根本执政地位和政党形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邓小平先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视察南方重要讲话中,都谈到学风建设与党风建设问题。他指出,如果不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够格。江泽民强调,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既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在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上开创新局面,又要坚定不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胡锦涛在多次强调抓作风建设的基础上,在党内开展学习廉政勤政先进典型和警示教育,他把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前提,纳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党的“四风问题”;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给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集中“补钙”“加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思想作风问题。
历史和现实已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永葆自身先进性,就在于党以学风改作风、于作风正学风,在作风中组织建设学风,以学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学风建设与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维护和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推动学习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相统一
学习性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性建设的根本途径,而先进性建设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学习建设,不断提升学习本领、增强党的执政领导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本色出发,以继续“赶考”的精神状态,以“本领恐慌”的清醒认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巩固党的执政能力。面对探索时期党所经历的曲折、走过的弯路,在深刻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果断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党沉着应对苏东剧变在国内引起的政治动乱,坚决抵制西方世界价值观念的渗透侵袭,有效化解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执政风险和消极腐败现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深入,我国社会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冗错复杂,社会观念、价值取向、思想认识良莠不齐,党在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繁重,执政建设及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为牵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系列开拓性的成绩。在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治党方略”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自身定力,全面强化执政本领,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引向新的深度。可以说,40年来,正是“本领恐慌”鞭策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在“学习”中真正体现了党的执政领导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
(三)促使学习型政党与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相融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是统一的,三者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建设的目标体系。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前提。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的实践主题与历史课题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突破和根本途径,落归于党的学习能力提升及其执政本领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是工人阶级政党“最坚决的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价值理念,也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各种风险、挑战和重大考验中作出的学习性反思和有效性应对,都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站稳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动力源泉。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性不仅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特征,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政党的内在动力和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如不能持续创新,执政党的内在生机就会终止。中国共产党要适应客观形势,推进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创新,必须坚持创新学习。学习意味着创新,服务要求创新,实现更好的学习和服务必须创新。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提升学习本领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党的执政领导力,在党的科学化建设实践中坚持学习型与服务型、创新型相结合,以此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邓小平文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
[1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3.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康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