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涛 赵显赫
摘 要:以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获得我国123名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49项指标值,据此构建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各项基本指标的权重,对其中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评价标准和导向目标。
关键词:激流回旋;竞技能力;模型;主导因素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8)05-0046-04
Abstract:Based on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49 index of 123 slalom paddlers were collected and a model for their competition capacity was constructed. By calculating the weigh of each index,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leading factors in the model, with view to provide standard and direction for athlete and coach training.
Key words:slalom; athletic capability; model; leading factor
与静水皮划艇项目不同,皮划艇激流回旋是在湍急的河道中设立顺、逆水门,由运动员驾驶船艇用最短的时间且准确无误地通过水门。激流回旋运动下设四个奥运项目:女子皮艇、男子皮艇、男子划艇和男子双人划艇。自开展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以来,我国运动员曾先后摘得亚锦赛、亚运会以及世界杯、世锦赛等部分小项的桂冠,但由于场地限制、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激流回旋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其理论研究也仍处于初级阶段。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及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并通过数理统计归纳影响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预赛暨全国锦标赛成绩的15省市代表队资深教练员、运动员共151人,其中教练员28人(外籍教练1人),运动员123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调查法
第十三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预赛暨全国锦标赛成绩于2017年5月18-22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举办。在综合研究国内外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调查问卷》,并在正式的问卷发放之前,邀请 13位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领域专家对问卷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表1)。
利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具体操作过程为:赛前一个月对抵达基地进行场地适应训练的运动员及教练员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一个月后在赛事举办期间对其再次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对两次问卷结果的对比发现数据相似度较高。赛事举办期间发放问卷共计123份,回收102份,回收率为82.9%,其中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89.2%。
1.2.2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查阅了有关激流回旋和竞技能力模型构建的相关文献,并与相关方面的专家、教练员、运动员共35人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能够反映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指标,包括7个一级指标以及28个二级指标。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的构建
激流回旋属于非周期性、技术性速度耐力型项目,与静水皮划艇相比有独特的比赛规则和技术要求。激流回旋项目对运动员体能要求全面、技术要求复杂、心智要求更高且节奏控制要求更加准确。以文献资料收集的理论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初步制定了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表2)。
2.2 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分析
以上构建的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是在综合全国15省市100余位优秀运动员的指标后建立的一种常模,反映的是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基本状态。在实际训练中,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宜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而无须达到每一项模型指标。因此,在综合相关专家和运动员、教练员对各指标重要性程度判别的基础上,计算了各指标对运动成绩的贡献率(表3)。
2.2.1 运动技术
各项运动技术对比赛成绩的贡献率依次为感水技术、控艇技术、旋转技术和基本技术。作为皮划艇运动的一种,激流回旋首先要求运动员具有基本的划船技术,同时由于其场地中水流多变,水门布置多样,运动员要通过水门和赛道必须具备良好的控艇技术(控制自身和船体重心)、旋转技术和感知水流的能力。各项运动技术对运动成绩的高贡献率体现了激流回旋项目对技术的高要求,尤其强调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和动力传递。
2.2.2 运动素质
激流回旋运动是由运动员驾驶船艇,通过一条250~400 m,落差5 m的赛道,途中要准确无误的通过18~25个水门(其中6~7个逆水门),这就对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衡量运动素质的各项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速度力量、反应速度、协调性、平衡能力、时间观念。激流回旋是速度耐力性运动,速度力量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导因素;由于其项目特征,运动员需要在复杂多变的水流中迅速无误地通过水门,因此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平衡协调能力。
2.2.3 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4项指标排序依次为运动表象>比赛情绪>意志力>目标明确性,其中运动表象对成绩的贡献率最高。运动表象是运动表象是大脑通过记忆,对运动员所经历过的、实际的感知觉经验或大脑内部感性形象的回放再现。外籍教练亨利(Henry Kosack)谈到“通过运动表象,运动员可以再现赛道及水流情况,形成划船路线,估算比赛用时”。同时,运动员赛后可以将赛时实况与运动表象加以对比,发现实际比赛过程中的不足,并在后续比赛中加以弥补。目标的明确性也是影响激流回旋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尤其体现在运动员对各个水门位置和各大水流的了解和掌握上。
2.2.4 生理机能
从项目供能特点来讲,激流回旋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高强度体能类项目,血乳酸是生理机能中对运动员成绩贡献率较高的指标。无氧耐酸能力和良好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是有氧耐力得以发挥的保障。因此,统筹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的提升将是激流回旋运动员训练工作的重中之重。
2.2.5 身体形态
以往激流回旋运动员选材过程中曾着重强调身高和臂展,认为身高高、臂展宽的运动员做功更大、桨效更高,随着中国激流回旋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意识到身高、臂展过大的局限性,如重心高、阻力大等。体重和体脂百分比代之成为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国内激流回旋运动员的训练中均对体重和体脂百分比作出了要求,运动员对体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2.2.6 战术能力
相关研究曾表明中外运动员战术运用差别不大,但国内运动员战术意识不强,战术应用不灵活。表3中战术能力指标的权重反映出了这一问题。因此,在未来的训练过程中,应着重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战术应用能力。中国皮划艇激流运动处于发展上升阶段, 应强调利用预赛两轮适当控制速度与兴奋度, 以储备能量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全力发挥[4]。
3 结论
3.1 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模型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心理能力和生理能力7方面构成,体现了激流回旋运动员的基本特征。各项指标值的测定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为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3.2 各项指标的贡献率体现了影响激流回旋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导因素,为运动员选材、训练以及问题查改提供了借鉴,同时为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的实现提供了途径。
3.3 在日后的训练过程中,应着重提高运动员的借水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鼓励运动员找到适合自身的技术方案,实现专项技术训练的重复性、积累性;统筹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广泛参加国际比赛,借鉴国际高水平激流回旋运动员技术是我国激流回旋成绩的突破之道。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
[2]戴霞.运动表象理论与应用新探[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87-89.
[3]田麦久,刘大庆,熊焰.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J].体育科学,2007(7):3-6.
[4]高云清.世界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激流回旋比赛战术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0-122.
[5]李欣.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特征的科学化探索[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4):7-9.
[6]舒克念.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回旋门技术程序[M].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中、高级教练员培训班资料汇编,2009:181-182.
[7]S.J.Baker.Post-competition lacticlevels in canoeslalomists[J].British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82(16):112-113.
[8]Rudi M. Managing Transmeridian Travel:Guidelines for Minimiz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on Performance[J].Britain,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2002,24(8).
[9]Dietrich Harre.Princeple of Sports Training——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methodof training[J].Sportverlag Berlin,1982.
[10]FerrariHG. Aerobic Evaluation in Elite Slalom Kayakers Using Tethered Canoe System: A New Propos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2016(5):1-25.
[11]SpoerriJoerg. Course Setting as a Prevention Measure for Overuse Injuries of the Back in Alpine Ski Racing: A Kinematic and Kinetic Study of Giant Slalom and Slalom[J].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