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工程造价专业目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工程案例的引入、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方式、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与必要性,为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教育模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其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种新技术、新标准、新软件的应用与推广,各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由于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使得进行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构建能够培养与行业标准及职业需求相接轨的具有高强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模式现状
1.1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模式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一种新型的民办办学模式,对比于公办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3]:
首先,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多采用与其他高校相同或者相近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忽略了在对自身教育平台、师资力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正确认知与评估的基础上使教育模式与其进行有效的结合,教育模式缺乏创新与针对性。
其次,盈利性更为突出,大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把追求盈利凌驾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之上,对于学生进入学校的门槛较低,期末学分考核的标准过低,盲目追求就业率、考研率等数据,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专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专业能力上缺乏特色,与其他高等本科院校学生对比,不仅掌握的理论知识深度不够,而且实际应用能力也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因此,为了树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另辟蹊径,探索其与其他高校学生竞争的优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宗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创新与构建。
1.2 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域,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设有该专业,但是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4-6]:
(1)作为一个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更多的注重书本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工程的结合程度不够;
(2)课程种类繁多,知识点缺乏有效的统一与串联,而不同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的部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不能有效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应用;
(3)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目前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从业与发展常常有执业资格标准方面的要求,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工作過程中无论是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方面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2、应用型教育模式的构建
2.1 引入典型工程案例,实现知识点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认真选择2-3个典型的工程案例,如房建、桥梁、道路方向各选择一个典型的工程作为案例,在不同课程的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都引入该工程,进行不同方向、不同阶段、不同部分的讲解,且所有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都以该工程为案例进行设计,这样可以通过一个完整的工程使学生把所学的不同课程内容串联起来,对工程造价所有专业课程的方向、作用、应用形成明确的认识,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与脉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高效、正确的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2.2 人才的培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
目前,由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就业方向的多样化,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就业方向往往不局限于造价方向,其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方向主要有造价、施工、监理、资料管理、招投标等,不同工作方向所涉及到的行业认证从最基本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到造价工程师、助理造价工程师、建造师(一级、二级)、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都对应有不同的专业课程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其他高校相近,更多的注重于普通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与行业标准的衔接。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使人才的教育培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程设置的衔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思路,重构课程教育体系,使课程设置与各项行业认证标准的专业课程与能力要求相匹配与衔接,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2)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应以应用型和实践型教学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的追求理论上的深度,更多的注重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性与操作性;其次,与行业认证标准相衔接,探索行业认证标准中对各个知识点的把握及相应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体现;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和渗透有关各行业认证标准的普及和讲解,使学生对自己个人的职业方向与发展形成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3)考核方式的衔接。改变高校传统的进行期末考试修够学分即可获得学位证的考核方式,建立对课程和执业资格双重认证的考核模式。首先,考核标准与要求上的衔接:对于课程的期末考核,应形成理论知识的考察与应用操作并重,参考行业认证标准的考试模式与重难点,并与其形成要求标准上的一致性;其次,双证考核标准:一方面,要求学生要修够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具有资格参加的认证资格考试,要求学生需要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满足两方面的条件,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
2.3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应用型教学模式,针对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与建设:
(1)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培训。目前,大部分教师毕业后即进入学校工作,严重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在教学过程照本宣科,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能结合实际工程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拓展,无法对应用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应鼓励或要求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及平时时间进行下企业实习锻炼,并提交实习报告,定期汇报实习成果,对实习锻炼过程及成果进行严格监控与考察,并把此项列入晋升考核的标准之中。
(2)引入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配置。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在其授课过程中,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以便对个人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有良好的规划[7]。另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的加入会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给没有工程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引及工程经验的传授,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朝着更加积极高效的方向发展。
(3)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大部分教师自身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认证资格,没有考取执业认证资格证书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把对学生的培养较好的与行业认证标准相衔接,因此应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只有自身具备了这样的专业素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行业标准进行有效的衔接。
2.4 教材建设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所应用的教材种类及级别繁杂,有各类国家规划教材,也有各种普通教材,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普通高校所应用的教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定与区分,且有些不同课程的教材内容之间多有重复部分,如工程项目管理与土木工程施工的教材中都包含网络计划部分的内容,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经济学教材中都包含財务评价部分的内容等。
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的教育模式,需要有完整的教材体系与之相匹配,在教材中,不仅要考虑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际应用性是否符合要求,而且要考虑不同课程教材之间的配置是否具有关联性和合理性,因此编制一套完整的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的教材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在各高等院校的学科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特色专业建设不断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众多院校中如何能独树一帜、高速发展是目前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在实践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郭昊岩.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费坚.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战略审视[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4]王艳玉,张向辉,程桢.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9-41.
[5]刘心萍,于惠中.教学实践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塑造和教学模式开发研究——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8)96-97,100.
[6]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金心,孙钦荣.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23(1):117-200.
作者简介:
王凤琳,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