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构建的意义与策略

2018-05-14 09:38元燕平刘唐宇
职教通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运行机制队伍建设

元燕平 刘唐宇

摘    要: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帮助农民工“求学圆梦”,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对在职人员、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开展教育培训,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创新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模式,整合了各大主体资源,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共同愿景,抓好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以及坚实的外部保障是构建培训共同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共同愿景;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外部保障

作者简介:元燕平,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刘唐宇,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5-0059-06

2017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积极调整农民工培训,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把做大培训作为重点,为人才的成长搭建“立交桥”。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几种主要的职业培训模式还存在不足,因此,探究职业培训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将有助于职业培训的发展和产业现代化的推进。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内涵解析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是从教育共同体的内涵衍生而来,因此,其内涵解析要从共同体和教育共同体的起源出发。

共同体的意义宽泛,又和社区概念纠缠不清,这就使得共同体的概念难以把握。要更好地理解共同体,可以从滕尼斯和涂尔干等国外学者的理论出发。滕尼斯认为,只要有整体感、整体意识的实体就是共同体,比如,城市就是共同体,他甚至将共同体用来指政治組织、民族、国家等社群。涂尔干关于共同体的概念和滕尼斯相差不大,他认为共同体是基于相似之上,由共同的感情和共同的观念联系起来的社群。韦伯与他们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共同体成员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即具有“公共性”。滕尼斯和涂尔干等人的共同体理论是基于地域特征。而今,关于共同体的研究形成了更多的脱域共同体概念与理论,他们挣脱了地域限制,通过共同的信仰联系起来,比如,政治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综合各种理论,本文认为,共同体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依靠亲情和友情或信仰联系起来的社群,这一社群与以商品和劳务联系起来的、通过理性算计形成的“社会”相比,具有安全感、确定性和归属感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强制性。

国内学者对教育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至今并未有统一的解释。关于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教育共同体是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共同体。林声哲(2016)提出教育共同体是指有一致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统一的组织,教育共同体的结构是开放的,它既是实体概念也是关系概念,是实体和关系的统一。[1]第二,教育共同体是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责任感的个体联合。崔美虹(2013)认为,教育共同体即在教育体系内,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一系列教育人组成的组织,组织要在共同愿景、目标、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完成共同的任务,实现共同的理想,形成平等对话和和谐的大环境。[2]刘阳(2014)认为,教育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精神信仰、一致的教育目标为支撑,是本质意志的结合体。第三,教育共同体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3]王彬(2012)提出,教育共同体是几所学校间形成一种基于同一愿望的新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校基于一种“服务”目的,就是要促使共同体内学校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基于公共利益取向的教育价值共识行动。[4]辜美华、曾正平、廖勇娟(2015)认为,教育共同体是一次实现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5]第四,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学习形式。张荣伟(2006)认为,教育共同体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的形式,即很多学者提到的学习共同体,为更好地学习而创建支撑条件,优化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习,目前比较普遍的活动是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6]

本文通过总结上述论点,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定义为:由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体和社会各界组成,基于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和自主认同,制定相关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让共同体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有机团体。这个团体中的每个组织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深入发展。[7]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构建的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创新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模式,整合了各大主体的资源,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模式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模式主要根据培训主体和组织管理方式划分。按培训主体划分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模式、企业主导的职业培训模式、职业院校主导的职业培训模式、校企合作的职业培训模式以及多元合作的职业培训模式。按组织管理的方式划分主要包括培训券模式和订单式培训模式。当前的职业培训模式培训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培训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建立各大主体的共同目标,这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其次,组织管理方式不够灵活,没有建立完善的协商机制来联动各大主体力量。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建立一个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需求、整合各大主体力量、提供全方位外部保障的新模式,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二)整合各大主体的资源

职业培训是跨界的教育培训类型,需要多方参与,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方有效资源。然而,一直以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体都很单一,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以协调和共享为发展理念,建立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联动发展。例如,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将社区的教育活动、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培训机构的技术资源整合到一起,从而让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对组织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更多人在这里得到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最终,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三)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发展需求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正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共同体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各共同参与主体认识不到位,没有共同目标,在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方面互相推卸责任,且因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相关的政策阐明和各大主体职责约束,缺乏资源整合机制,造成各大主体间难以形成协同参与意识,难以建立共同目标。其次,缺失主体间的协作平台。由于农民工职业培训主体间还未形成共同体意识,未建立共同目标,无法形成“自觉行动力”,因此,建立主体间的协作平台非常有必要。再次,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而言,想要发展得好,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然而,由于政府没有建立有效的培训资金的监督机制,导致培训资金浪费,使用效率低;企业由于职业培训“收益”不高,加之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企业不愿承担培训费用;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由于对学习投资认识不足,不愿意在培训上投资,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培训费用。政府专项经费执行不到位,企业、农民工不愿意出资培训导致培训资金短缺越来越严重,而目前没有建立创新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无法把培训经费让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者合理分担。最后,职业培训政策制度缺失。目前,国家虽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关注点更多放在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关注较少,且职业培训政策制度尚未完善。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构建的策略

(一)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未来发展成功的最终目标和使命,是全体成员发自內心的愿望和意愿,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淡化人与人的利益冲突,使全体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建立共同愿景中包含给予成员激励作用的蓝图,确立相同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政府机构、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社区、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其他社会各界,这个共同愿景要将这些成员凝聚在一起。首先,共同体内成员一定要有相同的价值观,即每个共同体成员都是共同体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最终的目标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其次,确立共同体目标,绘制未来发展蓝图,这个共同的目标应该包括多方面,宏观的目标是建立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微观的目标包括职业培训阶段性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职业素养提升的目标等。再次,牢记使命。共同体不是一个主体努力就能建成的,需要的是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参与、共同维护,且每个成员怀着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奋斗。

(二)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共同体的队伍建设,组建管理人员和核心队伍,明确各成员职能,规范管理队伍流程,确保共同体建设的有序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加强管理队伍和核心队伍建设。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都是参与者,都拥有话语权,但为了管理有序,依然要组建一支管理队伍,并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分工,比如,虚拟共同体建设主要由用人单位网管或者专门的网络公司担任。管理人员是整个培训共同体的带领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对共同体要有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只有真正对培训共同体有认同和情感的人,才能走到一起,由“陌生人”变成“同仁”,吸引更多组织人员加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建设中。同时,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核心队伍建设是职业培训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素。核心人员主要包括企业、政府、机构、社区的管理人员以及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这些人员一定要具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建设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身体素质以及高学历丰富的知识储备;基本能力包括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一定的感染和表达能力。从组建、活动到最终的反馈评估都需要核心人员参与,为组建出谋划策、在活动中带动学习气氛、反馈培训情况给予改进意见。

其次,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管理队伍的建设需要一套完整规范的流程。比如,每年的年中、年末对管理人员、核心人员的工作开展研讨会议,由管理人员、核心人员汇报这半年及全年的工作情况,并表彰先进组织。同时,年底对核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严格的评价制度。管理队伍的建设可以提高整个共同体的组织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共同体建设的有序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要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实现构建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管理机制。笔者认为,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建设和激励制度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即建立一系列制度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管理,确保有序运行。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共同体成员商讨,广泛地征求各方的意见,确立之后,也要根据实施情况不断地改进。同时,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也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组织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它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激励制度不仅适用于培训对象,也适用于管理队伍以及共同体主体。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需要企业和机构共同参与,他们的商业目的是获取利益,因此,共同体中一定要设定一定的奖励机制,让他们的付出也有所回报。例如,对加入共同体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人才培养补助、对技能考核通过率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单位或培训机构给予奖励、对积极配合的企业颁发“教育性企业”称号等。

2.建立共享机制。共享机制是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新模式的关键。共享机制主要是为了使培训共同体内的资源得到整合,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在共同体内得到共同享有。共享机制需要激励成员共享,通过资源开放不断引进新的资源,监督制约破坏共享的行为。

培训共同体是一个适用于全国的职业培训新模式,联结地方性的培训系统。开放资源是必要的,只有各地的资源共享,共同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能力贡献资源,才能使共同体建设得越来越好。

3.建立融资机制。资金是新生代農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构建的基础条件,仅让政府出资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建立融资机制,要真正实现由政府“一点支撑”向整个市场融资的“多点支撑”。同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融资机制。融资主体主要由政府带头,第三方机构监督,通过成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项目并给予补助,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便于长久的社会融资;以政府和企业为担保,向额度大、利率低的政策性银行贷款。

4.建立反馈机制。职业培训的新模式更加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反馈,这不仅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动力,也可以提升企业和机构的培训动力,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参考。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反馈机制应该是双向反馈,主要分为信息反馈、培训成果反馈、问题反馈和成员需求反馈。信息反馈工作主要应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输出地与输入城市A与转岗城市B的信息流通渠道,建立配套的咨询服务体系。培训成果反馈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成果进行逐级反馈,由专门的部门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成果建档。当新生代农民工完成一项职业培训后,相关培训机构、社区或者企业将成果反馈到部门,再由部门进行建档。问题反馈贯穿于整个共同体的构建过程,要注意的是反馈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成员需求反馈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让共同体成员之间更加和谐,共同体建立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成员的利益,在完善职业培训共同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员的需求,满足成员合理的利益诉求。

5.建立监督机制。虽然培训共同体各成员是具有共同目标的利益共同体,但也难免会存在一些为了“一己私利”或“目光短浅”的企业或者培训机构,导致共同体环境破坏。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为了健全培训共同体的制度,需要建立监督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由政府代表和教育性企业代表以及工会代表共同参与建立。

建立了平台后,需要确立监督内容。要以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为监督的原则,以维护培训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为准则,以企业培训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培训机构的教学情况以及资源的共享情况等作为主要监督内容。

(四)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外部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有坚强的后盾,即外部保障。外部保障主要包括“软环境”的建设和“硬环境”的完善,一软一硬,为培训共同体的构建保驾护航。“软环境”主要包括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括配套的法律法规,二者缺一不可。

1.提供坚实软保障。软环境与硬环境是相对概念,它是指除物质以外,包括文化、思想观念等的总和,建立的方式即创设共同的认知和生成共同的文化。

共同的认知是构建前期就必须形成的,它贯穿于整个构建的过程,也是确保共同体能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首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深入了解,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值得尊重。其次,加强对共同体概念的理解。共同体不是简单的联盟,也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它是有共同目标的群体的集结,包含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种意蕴,这是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必须明确的。

共同的文化即创造浓厚的社会学习氛围和彼此信任合作的组织氛围。首先,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与其他群体的学习不同,他们更多的是短期学习,很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更要注重社会文化氛围建设,可以依靠政府的号召、各大媒介的传播以及终身学习组织的感染。其次,共同体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融洽是需要共同努力的,主要通过制度约束和多方自觉来实现。政府作为共同体组织的带头人,应主动为共同体发展尽职尽责。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成员之一,要慢慢改变自己的自卑心理,相信这个团体。用人单位要积极配合,制定好人才需求目标。机构和学校在保证自己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尽力为培训工作提供资源。

2.建设创新硬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必然会碰到如资金、法律、内部沟通以及利益分配等多方面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的方式予以支持、引导和保障;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合作主体以合同、契约的形式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培训共同体是一种长期合作创新的培训模式,这就意味着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以及承担更多的风险,尤其对于企业而言,资金的压力会导致他们对培训共同体的构建望而却步,因此,政府资金的引导要以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引导多元合作向共同体构建迈进为重要方向。同时,出台相关资金投入制度让企业、机构和学校各方利益不受损害,让他们能够无顾虑地投入到共同体的建设工作中。

在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利益分配和风险会极大地影响各大合作主体创新投入和持续投入的积极性,然而,培训共同体的合作应是持续发展的,因此,仅靠建立培训共同体后的首次协商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动态调整式的利益补偿政策来激励各大主体持续地推动共同体发展。

各大主体合作上的法律约束,除了保障利益外,还要发挥规范约束与引导共同体各主体行为 的作用,赋予各主体相应的职业与权力。目前,企业对职业培训还未建立法律意义上的职责,没有赋予企业以教育机构的地位,很难使其成为办学主体,因此,法律职责的明确界定必不可少。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法律建设,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林声哲.试论馆校家共同体的构建[J].文物世界,2016(3):64-66,59.

[2] 崔美虹.县域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形态和与价值指认[J].上海教育科研,2013(11):73-75.

[3] 刘阳.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与构建原则[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10):38-42,32.

[4] 王彬.刍议教育共同体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学苑教育,2012(17):56-58.

[5] 辜美华,曾正平,廖勇娟.教育共同体下体育、卫生、安全教育联动的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8-9.

[6]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苏州大学,2006.

[7] 张领.流动的共同体[D].杭州:浙江大学,2012.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a Community of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YUAN Yan-ping1,LIU Tang-yu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2. College of Management,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

Abstract:  Education Minister Chen Bao-sheng said at the 2018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hat the program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abilities of migrant workers so as to help them "study and fulfill their dreams" and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and other key groups indicate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community has solv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ir vocational training by innovating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l and integrating the main resources. I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build a training community by establishing a shared vision, improv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setting up effec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olid external guarantee.

Key words: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vocational training community;shared vision;management team; operating mechanism;external guarantee

[責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运行机制队伍建设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