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2018-05-14 10:18刘洪彪常汉平
书画世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静气小楷中国书法家协会

刘洪彪 常汉平

常畅

祖籍山东枣庄,江苏徐州人,号红雪居士,别署鸿雪居土、佛弟子、清溪子等。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上善书院副院长、荣宝斋(天津)签约艺术家、荣宝斋画院专职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书法家。书法、篆刻、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大展,曾在台北、南京、青岛、宁波等城市举办书画个展和联展,2013年和2015年两获“孙晓云书法奖励基金”。曾出版《台北书画邀请展——常暢书画作品集》《当代中青年书画名家——常畅书画作品集》等。

刘洪彪|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看常畅的真人和他的书法作品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如果按照“字如其人”的标准,可能会发生判断误差。其人为山东大汉,小楷却写得精微秀美、气清格雅,特别舒朗、空灵,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感觉,但其中夹杂了一些行、草及篆隶的字法,不失“谐”趣也能协调统一。或许是他的想法太多,最好可以回过头多临习“钟王”,多体会和理解“古意”。其甲骨文书法能以柔示刚,呈现出刀刻的韵味,在行笔中以轻微的提按和变向来体现其用笔的细腻程度,象形字趣味生动,辅以精美的小楷落款,整体浑然天成。这得益于他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毛笔极强的控制力。虽然书体混杂,但气息又能相当统一,这一点比较难得。

丙申之秋于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

常汉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常畅的各体书法,有一突出特点:静气,或日书卷气。

其运笔不激不厉,点画圆润匀净,没有大起大落、鲁莽生猛的动作,也没有突兀的、一惊一乍的夸张表现,更没有枯涩焦燥的用墨。其用笔灵动而沉着,下笔恳切而不矫情,交代明确而不含糊,没有“死笔”“死墨”或飘忽不定的“油腔滑调”。其结体平正端雅,章法疏朗萧散,没有时下习见的刻意变形、矫揉造作、东倒西歪、满纸碰撞。其书写状态是闲适、自足的,完全听从内心召唤,随心游走,心手相应,没有取悦他人的意思或刻意做作的成分。

其书以篆、隶、真三体为主,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诉求。这三种书体的特点都是以静制动、寓动于静的。他爱写瘦劲的甲骨文、细劲的楚简、匀停的大小篆、精细的蝇头小楷、布白匀整的瓦当文,可谓固其宜也。他的这类作品,娴静中透出楚楚动人的风姿和空灵淡雅的趣味,立意高古,诗意盎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当代以甲骨文入书者寥若晨星,而能如此古雅自在、直逼古人的,似不多见。楚简虽习之者众,罕有不油滑孱弱、支离破碎的。常畅笔下的甲骨文、楚简,沉劲凝练,深得古法古趣。其小楷横向取势,敏于布白,时参篆、隶乃至行、草笔意,随意赋形,和谐自然;用笔质朴而灵动,富有韧性和弹性,结体因势生形,颇有钟繇和魏晋简纸之遗韵,不同于时下流行的程式化、媚俗化的书写。

常畅偶尔写行、草,也是静气十足,又不失“流而畅”“以动制静”的特质,含蓄蕴藉,气韵生动,非鼓努为力、任情使性、逞才使技者可比。总的来看,他在不失各体本体特征的同时,赋予作品更多的沉静之气。身为北方壮汉,而作清隽瘦劲之书,也算一奇。

静气之书,源自静气之人。其人内心须沉静,乃有如此沉静之书。唯心存淡泊,始能静。心气平和,安适自在,澄心静虑,思虑纯一,是为静。古人云:静观自得,静以修身,静观群妙,宁静致远。道家强调入静,以静坐为修炼法;宋明理学亦主静,以达于至诚至善。先贤作书敬以诚,即使是巨幅狂草,亦不乏静气,手卷、手札、扇面小品,自不待言。当今书坛屈从“展厅效应”,好热闹,爱折腾,乔装打扮,满纸浮躁,而失性情、文心。复归于淡泊宁静,以诗书自养,积久或可得性情之真、气象之正。常畅有一刻字作品,日“与天为徒”,古人又言“与古为徒”,二者合一,庶几得之。

常畅其人其书之静气,根底于他多年来的内在修为,体现着他对传统文化、对汉字和书法的尊重与敬畏,以及由此养成的自信、脱俗。这种自信,源于对宇宙大化真谛的体悟与认取,是对内在信念的肯定与坚守,不同于书坛流行的自以为是的傲慢和胡来。唯其如此,方能不为外界牵引,而远离时风,自出机杼。

常畅的书法,饶有书卷气,含蓄隽永,值得细品。也唯有细品,始能得其味而明其心。

书风因人而异,无须强同,必不失沉静之气,体兼动静,方称好书。看惯了浮躁、造作之书,再来读常畅的书法,有心人或怦然有所动,恍然有所悟。

甲午冬月于石头城下

猜你喜欢
静气小楷中国书法家协会
吕金光
人有静气,风度自来
静气
田中鹤
刘颖莉
张辉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
顺势
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