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清官塑像给贪官画像

2018-05-14 10:44贺有德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清官高官行文

贺有德

我老家点赞好事物好东西,常以两好名之,一是好吃,一是好看,读刘诚龙先生《一品高官》,也真是好吃又好看。所谓好吃,是内容好;所谓好看,是语言好。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内容是作品之神,语言是作品之形,形固然离不开神,神少不了形。形与神兼备,才是值得追求的最高境界。

全书三辑:清官事迹、湘军人影、晚清面相。描绘了晚清官场百态,既颂清官、扬正气,又刺贪官、惩腐恶,激浊扬清,爱憎分明,痛快淋漓。

刘诚龙笔下,既有广为人知的热门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也有鲜为人知的冷门人物汤斌、陈廷敬;既有清官或者说好官,也有贪官乃至庸官,官场百态,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呈现出来,挑拣的是文史,映照的则是现实,是竖立在反腐路上、大官小官面前的多棱镜。

他为清官树碑。

“清官事迹”之《大清相人陈廷敬》即写王跃文《大清相国》全方位呈现的大清官场陈相国之“双清”,“一是手要清,二是脑要清”;说明只有处财清廉、处事清白如陈廷敬,庙堂之高也罢,江湖之远也罢,时人才服气,后人才致敬。

他为贪官画像。

《乳花香乎臭臭臭》里,叙述了清朝有某官人搞权色交易,让自家妻子去上司家“掖被窝”,上司要上班,其妻将朝珠焐热,戴领导脖子上,被纪晓岚作诗嘲笑:“八百牟尼亲手挂,归来尤带乳花香。”《白喜》里头,作者叙述了披上人情衣服而大捞钱的某官,最后被人告发,其家之“白喜”变成了白白欢喜,上演了一个很有戏剧性的闹剧。

诚龙先生是惯打野枪的,如匕首投枪,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为清官树碑,为贪官画像,几乎篇篇不离讽刺与讽喻,时时不忘警醒与警示。作者之用心,可谓良苦。

《一品高官》文风吸睛,其行文,其对比,其语言,极具诱惑,随时读之随时都生快感。

行文靈巧。

如周湘华女士说诚龙先生文章,“有理有据却又天马行空,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他偏能天衣无缝地拉郎配”。确实,诚龙先生擒笔行文,看似漫不经心,天女散花,云里雾里,甚至玩世不恭,极尽调侃揶揄之能事,其实不然,再散再乱,都收得拢,开头摸不到其用意,结尾卒章显志,让人恍然大悟;初读而知其意,再读而知其神。读史使人明智,读《一品高官》,谓为信然。读刘诚龙文字,不明理者明理,不动情者动情,而明理动情之后,洞见其肺腑———忧患意识、凛然正气、爱憎与担当……

对比得法。

刘诚龙善用对比,爱用对比,或古今对比,或正反对比,褒则极具颂扬的智慧,贬则极具进攻的威力。《比好官更好的官》题目便是对比,而魏象枢和王永吉更是鲜明的对比。《大清相人陈廷敬》更是几番对比:或横或纵,或古或今,或实或虚,滴溜溜转———与同朝群臣横比,与晚清名臣曾国藩纵比……几番对比,这位大清相国的风范如明镜高悬,让人肃然起敬!

语言多变。

《一品高官》语言幽默、俏皮甚至带着几分玩世不恭,更将时下的网络热词揉入其中,带上时尚风格、时代印记,读来忍俊不禁。而幽默的同时,讽喻之意已深藏其中。作家所追求的,套用一句套用已久的套话———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刘诚龙文章俗不保底,雅不封顶,亦古典,亦现代,读来水乳交融,恰到好处。

《一品高官》运用冰糖葫芦式布局谋篇,58篇人物传记,分开来独自成体,合起来又是整体,而每篇之文风,其行文,其对比,其语言,都在似与不似之间。

王跃文先生称刘诚龙是“文学特工”,他潜伏官场,当了文学特工兼官场深喉,其语言或是“歪嘴和尚”,其立意却是“观音菩萨”,他借“一品高官”警示:手清与脑清的“双清”官员方可为高品质高地位之社会栋梁!当今时代,反腐路上,利剑高悬,眼看着省级乃至部级“大老虎”接二连三落马,拍手称快过后,忧愤从心底来:浮出水面的“大老虎”,抑或依然深藏的“大老虎”,不归路成定局,皆因未能“双清”,而是“零清”:为官既不清廉,脑子亦不清白———如此,焉能为民做主?焉得不被政法“就地正法”,被正义“清理门户”?《一品高官》给我们奉上的,于高官,是千年不腐的清醒剂;于读者,是百味杂陈的文化大餐。

猜你喜欢
清官高官行文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赞清官郑板桥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清官情结
本期导读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
清官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