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惠玲
弱视是幼儿时期高发的一种发育性眼病,我国的弱视发生率为2%~4%,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是很高的。但弱视不经检查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耽误治疗时机。
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双眼较少)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而未能发现与该视力减退相对应的眼球器质性病变。弱视有两个特点:一是眼睛没有直接导致视力下降的疾病或者疾病已经得到治愈;二是戴上矫正眼镜后视力也低于正常水平。
弱视是如何发生的呢?人的视力发育是从出生后就开始的,一般认为3岁前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大脑视功能的发育需要清晰的图像刺激,如果在这个时期内1只眼睛或双眼由于各种原因(屈光不正、斜视等)导致该眼图像模糊,则大脑对该眼图像的辨认功能发育就会受影响,哪怕通过戴眼镜使眼的图像清晰了,大脑也不能正常辨认,表现为视力低下,形成弱视。弱视的原因在眼睛(屈光不正、斜视),而本质是大脑对图像的辨认能力下降。
根据弱视的病因,弱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为单眼弱视,发生在单眼性斜视,双眼交替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眼眼位偏斜,看东西时接受的图像不同于正常眼,大脑为了避免复视或视混淆会抑制斜视眼,导致斜视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之间的近视或远视相差150度或者散光相差100度以上,度数高的眼睛由于眼睛内图像更模糊可以形成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为双眼弱视,发生在双眼高度屈光不正未及時戴眼镜矫正者,戴眼镜后视力可逐渐恢复,适当训练可缩短疗程)、形觉剥夺性弱视(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的视觉刺激被剥夺,形成弱视)。
弱视导致的视力低下,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带来影响。一些单眼弱视的孩子,虽然一只眼睛视力好,但是双眼的物体定位、距离判断和立体功能不好,就不利于从事对视觉要求高的活动,如开车、摄影、体育运动等。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弱视?3岁以下的孩子有这些行为应警惕:“斗鸡眼”或一只眼睛看前方物体时另一只眼睛偏离;眯着眼睛看东西;眼睛内有白色的反光;眼睛不能追随物体的移动;斜着眼睛或歪着头看东西;对强烈的光线没有眨眼反射。3岁的孩子会看视力表,可以查视力,看一下视力是否低于正常水平,要早发现,定期到医院做视力普查很有必要。
弱视怎么治疗?清除形觉剥夺因素:尽早摘除白内障,矫正完全性上睑下垂等。
戴合适的眼镜,单眼的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在矫正屈光不正后遮盖好眼。
进行视觉训练:红光闪烁、后像疗法、光栅刺激疗法、海丁格刷训练、精细训练、双眼单视训练、调节功能训练、立体视功能训练等。目前,视觉训练治疗弱视的效果还缺少证据,目前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小儿眼科医生或视光医生指导下使用。
弱视是一种发生率高、治愈率高、危害大的疾病。广大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让孩子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