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杨 戴维智
【摘 要】 目的:为了更好的解决角膜屈光问题引起的白内障术后视力障碍,本文手术组特意设计了白内障屈光性个性化切口的解决方案。 方法:将近年完成的202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综合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泪膜综合检查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判定出角膜源性屈光不正的原因。 结果:患者行白内障屈光性个性化切口后术后角膜散光明显均小于术前角膜散光。 结论:白内障屈光性个性化切口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减少角膜术前散光,提高患者有效视力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白内障,屈光,散光,切口。
【中图分类号】R7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92-01
引言 白内障是眼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继发于高度近视、糖尿病等疾病,但是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为常见[1]。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治疗白内障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视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白内障手术也由复明向屈光手术转化[3]。白内障手术治疗切口往往能产生角膜散光,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视觉质量的提高,如何减小白内障术后的角膜散光已经成为眼科白内障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4]。
本研究通过对手术组白内障2028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选出724例986眼采取不同位置手术切口,探讨白内障屈光性个性化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为合理的选择手术切口位置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03/2017-03 期间收治的白内障行透明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028 例选出符合入组条件724例986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能配合检查,均在手术前排除角膜病变和眼部手术史,排除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病、高度近视等器质性病变,排除活动性炎症。患者术前综合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进行临床综合分析,检查角膜散光情况,并记录角膜曲率最大方向,检查项目均为同一专业技师完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手术。术前麻醉及相关准备工作按照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常规操作,手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术后切口不缝合。术前角膜散光小于50度采取角膜緣后2mm的2.2mm角巩膜缘板层切口;角膜散光大于50度小于100度采取2.8mm角膜缘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散光陡峭轴位上;角膜散光大于100度小于200度采取透明角膜缘内2mm的3.2mm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散光陡峭轴位上,并在对应角膜散光轴位做补充透明角膜切口;角膜散光大于200度采取透明角膜缘内2mm的3.8mm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散光陡峭轴位上,并在对应角膜散光轴位做补充3.8mm透明角膜切口减少散光。对于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采取对应的散光切口或补充切口减少散光。主刀口垂直方位作角膜辅助切口,切口完成后前房内注入黏弹剂,行中央连续环形撕囊,直径为 5 ~6mm,水分离后以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注吸残存皮质并将后囊膜抛光,再次注入黏弹剂,植入英国瑞纳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调整晶状体襻位置,冲洗前房,以 BSS 液平衡眼压。检查切口水闭,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并无菌包扎。所有入组研究患者术中均需顺利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无虹膜脱出、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2 随访时间及观察指标 检查所有患者术后3mo综合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及视力变化。
2 结果
患者术后 3d;7d, 1、3mo复诊,对三个月患者的散光地形图和综合验光结果对照分析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角膜散光术前与术后对照比较,不同时间组间的曲率变化;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术后分析各时间组间曲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白内障指的是由晶状体老化,遗传、免疫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外伤、中毒、辐射而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变性而造成晶状体混浊。本研究中依据患者术前角膜屈光状态选择切口位置,做出对应性切口方案,角膜散光小于50度采取角膜缘后2mm的2.2mm角巩膜缘板层切口;角膜散光大于50度小于100度采取2.8mm角膜缘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散光陡峭轴位上;角膜散光大于100度小于200度采取透明角膜缘内2mm的3.2mm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散光陡峭轴位上,并在对应角膜散光轴位做补充透明角膜切口;角膜散光大于200度采取透明角膜缘内3mm的3.8mm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散光陡峭轴位上,并在对应角膜散光轴位做补充3.8mm透明角膜切口减少散光。对于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采取对应的散光切口或补充切口减少散光。所有患者实行标准化超声乳化手术,晶体植入囊袋内,均使用英国瑞纳晶体,晶体袢轴位位于角膜散光陡峭轴位。术后角膜散光明显均小于术前角膜散光,,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术前,患者满意度高。说明了术后散光的不同影响了患者的视力的恢复,采用依据患者角膜散光状态,选择屈光性个性化切口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减少角膜术前散光,提高患者有效视力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姬红培,吴明星,张唯伟,等.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眼科新进 展 2007; 27( 8) : 635-638
[2] 韩钰,王军.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新进展.中华眼科杂志 2012; 35 ( 4) : 369-373
[3] 娄尚. 我国老年性白内障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 医 学版) 2012;52( 6) :98-99,101
[4] 邢茜,管怀进,吴坚,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 状体植入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 28( 11) : 119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