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凌宇
预约挂号,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要确定准备去的医院有没有儿科和儿科病房:目前一些医院是没有儿科的,有的医院有儿科门诊却没有儿科病房,有的医院儿科白天看诊,晚上不看诊,家长都要了解清楚,以免白跑一趟。另外,家长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医院,这样看病流程会顺利很多。
提前预约或挂号:现在很多医院都开通了网络预约或电话预约,家长可以提前预约好医生,有时一些医生的号很难预约,就更要提前做准备预约;有的医院需要挂号,那家长最好提前挂号或托距离就诊医院近的亲戚朋友挂个号,以免没有预约或挂号到医院后医生不接诊。但如果宝宝病情危急,就尽快去医院,一般医院会有绿色通道,医生也会根据宝宝情况紧急处理。
根据宝宝的表现和家长需要医生解决的问题预约相应的医生。目前,儿童专科医院是分科的,家长可根据宝宝的症状选择相应的科室,如果宝宝咳嗽可以看儿童呼吸科;如儿童抽搐可看儿科、神经科。当然,有些医院的儿科是不分科的,家长也就更要注意,有时儿童眼睛问题要看专门的眼科,皮肤问题要看皮肤科。如果科室选错,医生也看不了,又要重新挂号。
选择儿科医生:可以从邻居、同事、同学中打听下有没有推荐的儿科医生,医生的口碑如何。选择的儿科医生要具备亲和力,很好的专业能力和切实有效力。当然,有时候家长也很难了解医生的具体情况。
携带宝宝看病的用品
多带1套衣服以备不时之需,另备尿不湿、毯子。
要为小宝宝准备好奶瓶、奶粉,大的宝宝要带一些吃和喝的。可带一些宝宝平时玩的玩具或用品。
带上宝宝的病历,之前做过的检查,比如胸片、血常规;宝宝目前正在用的药物、保健手册、预防接种手册、保险。对于发热的宝宝,家长最好自带退热药。
如何让宝宝配合医生检查
医生检查之前,最好让宝宝吃饱,免得宝宝检查过程中由于饥饿而哭吵。尽量给宝宝穿宽松的,有扣子的衣服,以方便医生的检查。平时可让宝宝看一些有关检查身体的图书或视频。
角色扮演,情景预习,提前告诉宝宝医生会看宝宝的嘴巴,宝宝怎样张嘴配合,也可买一套医生玩具,和宝宝玩下医生看病的游戏。适当奖励一下宝宝,比如告诉宝宝,如果配合医生检查可以奖励买玩具或好吃的。医生检查宝宝时,家长也要放松,尽量表现得平和,宝宝会感受到家长的紧张。
可以对宝宝说让医生先看看爸爸妈妈,然后再看宝宝;也可以带一些公仔或其他洋娃娃来配合医生检查,医生先检查完公仔后再检查宝宝。宝宝很紧张时,可以抱起宝宝。平时不要用“医生或护士打针”来吓唬宝宝。
如何和医生有效沟通
给医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让最清楚宝宝病情的家长同医生沟通,要表述清楚宝宝病情,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发热,体温的变化,吃退热药的情况,以及有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宝宝精神、睡眠、胃口、大小便的情况;遗传病史,比如蚕豆病;过敏史;有无接触过生病的人。
提前做好功课,把想要问医生的问题按重要的顺序记录下来,以免看完医生才想起来有些问题没有问。主动把宝宝之前看病的记录整理好交给接诊医生参考,如果在用药,把宝宝目前所用的药拿给医生看。
对于皮疹、大便、咳嗽、呼吸的情况,可以拍成视频给医生看,更直观。不要喧宾夺主,比如“我觉得宝宝是肺炎”,宝宝病情由医生判断。
家长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
认真听医生的诊疗建议,并问医生什么情况下宝宝需要复诊或何时复诊,不明白的及时再问。取药时要弄清楚所有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如不明白及时问药师或医生。按医生的医嘱给宝宝实施治疗方案,用药、雾化。
医生和家长是合作的关系,医生给出宝宝诊疗方案,家长执行医生的方案;家长和宝宝是依从的关系,家长要让宝宝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比如开出的药要给宝宝吃,开出的雾化药给宝宝做。
如何评价治疗效果?
治疗后宝宝的症状改善情况,比如发热有没有退,咳嗽有无减少,腹泻的改善情况等。家长最容易观察到宝宝精神和胃口的改善情况,精神的好转很关键。
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
家长要知道很多疾病的恢复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比如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会持续3至5天,感冒症状一般会持续2周左右,腹泻一般会持续1周左右。
找医生复诊:复诊时最好找回宝宝的首诊医生,尽量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认为医生一次没看好,就认为这个医生不行,马上换医生看,如此下去,每次给孩子看的医生都是初诊,而这个医生都要重新诊断和治疗。如果找回初诊的医生,因初诊时看过宝宝,治疗效果不好时,医生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医生也会觉得家长十分信任他,会更加用心地给宝宝看病。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变化更换诊疗方案,如认为门诊治疗效果不好时会要求宝宝住院治疗。
家长和医生意见有冲突怎么办?
首先要相信大部分医生都想医治好自己的病人,这点和家长希望宝宝疾病尽快好转是一样的。目前,很多医生都会在意自己的口碑,家长选择医生后就给医生充分的信任。如果选择医生时都不信任,那诊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不如不看。
和医生的意见冲突可以是育儿理念的冲突,但不是诊疗上的冲突,因医生才是专业人士。医生负责诊疗方案,家长负责护理宝宝和执行医生的诊疗方案。
家人之间意见冲突怎么办?
带宝宝看病时,宝宝父母之間,父母与家中老人之间,有时会有意见方面的冲突,目前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对宝宝看病的冲突还是很多的。
其实,家中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想宝宝的疾病得到合适的诊疗后尽快恢复,那就尽量不要争吵,更不要在医生诊室就大吵起来,因为不但会影响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影响医生对宝宝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