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釬倡筑万松关

2018-05-14 16:21林晓文
闽南风 2018年4期
关键词:漳州

林晓文

古之关隘,乃一方城池之战略要塞也。《南齐书?萧景先传》有言“依山筑城,断塞关隘”,一语点出关隘之特性。古时兵家在交通道之险要地段设置关隘,一方面起到军事防御作用,同时也便于控制交通;另一方面则成为官府征收地方税赋的重要设施。在冷兵器时代,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为兵家必争之地,哪怕近代戰争,关隘之防御作用亦不可忽视。据《福建通志》记载,福建全境曾设有89关、376隘、158寨,其中仅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交界的18个县设置的关隘寨即达370座之多。漳州地处闽粤要塞,历代设置的关隘亦不下于数十座,其中较有名的如漳州城东的万松关、诏安闽粤边界的汾水关、盘陀岭的蒲葵关、南靖龙山的涌口关等,均在漫长岁月里为守卫一方疆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长河往前流淌,漳州这片土地早已不见硝烟弥漫,伴随着军事科技与时俱进,作为往昔兵家必争之地的古关隘大多遭受人为毁损,如今仅有万松关遗址尚存。

出漳州城,沿江滨大道往东行驶,道路宽阔流畅,江岸景致唯美。穿过如飞虹跨江的九龙江大桥,前方巍然高耸的龙文塔历历在目。行至江滨路尽头,汇入迎宾大道复往江东方向行驶了不到两公里,然后调头转进漳龙高速高架桥下方一个岔道,沿梧浦村间水泥道朝北行驶,两侧林荫幽深,临山而坡陡,及至山麓拐弯处,一堵颇具气势的石砌城门横亘眼前。这就是素有“闽南第一关”之称的万松关。

万松关又称万嵩关、万雄关,位于岐山与鹤鸣山之间的一个坳口,距漳州城区12公里。关城通体以花岗岩条石垒砌而成,墙高25米,厚7米,长100余米,顶部呈城堡式结构,外侧筑有女墙,兼有三个瞭望口和两个射击孔,便于军士驻防,极具防御功能。底部有一拱形城门,门宽3米,高3.5米,深8.5米,进出城门的路面原由条石铺设,后改为水泥路。城门镌刻的四个楷书大字“天保维垣”仍保存完好,为明末漳籍名臣、东阁大学士林釬亲笔题写。

岐山、鹤鸣山位于漳州平原东隅,九龙江两大支流北溪、西溪于山之东南面交汇。山虽不高(最高处海拔200余米),但多奇石临空突兀,地势险峻。两山双峰对峙,其间形成一个马鞍形峡口,自唐陈元光开漳之后,始经由此峡口开辟通往省城、京都之官道。据《龙海县志》所载:“宋代建造通济桥(即江东桥)后,从福唐(今福州)经泉州至漳州南行达揭阳(今潮州)间的交通大路,经过龙溪县的江东、岐山,称福岐路。明正统间,龙溪人陈克聪在岐山路段‘植松夹道,连荫十里,故称万松岭,万松岭有马岐村。明崇祯二年(1629)在岭上建关,称万松关。”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漳州东路最主要官道,称为“福州官路”,“砌石磴路面,宽2米至3米”,直至民国初年修建漳码公路、漳嵩公路之前,万松关一直是漳州东线官道的咽喉。

自唐垂拱二年(686)建州以来,无论漳州境域如何变迁,万松关均远离边关烽火,为何在明崇祯时期却耗费巨资修筑如此宏伟的关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据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明清卷》记载,明朝嘉靖年间,随着海上走私贸易的发展,福建沿海一带开始有倭寇出没。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忽有漳通西洋番舶为风票至彼岛(日本),回易得利,归告其党。转相传语。于是漳泉始通倭(语见洪朝选《芳洲先生文集》,瓶台潭侯平寇碑)。”自明嘉靖中叶至隆庆年间,倭寇在漳州活动日益猖獗,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期间虽有明军抗击,但屡战屡败。直至戚家军数次入闽平定,方始渐次安宁。至明万历、天启年间,倭寇之乱再次抬头,加上荷兰人侵扰漳州,焚烧中国帆船,抢劫、焚毁了许多村庄,“在福建沿海不断地抢劫中国的船只,掳卖中国人,人数达1400名之多”(《福建通史?明清卷》第152页)。倭寇未去,荷兰人又来,其对闽南沿海一带的滋扰与破坏,引起漳州百姓极大恐慌。其时,适逢漳籍名宦林釬自京城离职返回故里隐居,邻里父老仰慕其见识与威望,纷纷前来讨教对策,有人提出在万松岭修筑关隘御敌的建议:“若缮为关门,以资保障,诚便。盍言之当道?”林釬思忖言之有理,遂前往漳州府衙,向时任知府杜遴奇建言。

林釬(1578~1636),字实甫,号鹤胎。明龙溪县洞口社(今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洞口村)人,万历丙辰科进士三甲(探花)。明末任东阁大学士,人称“林阁老”。林釬为官清廉,为人刚正不阿,因得罪朝中权臣魏忠贤,而于明天启年间弃官返回故里隐居,过着“澹泊宁静”的生活。时任漳州知府杜遴奇系四川富顺县人,与林釬同为万历丙辰科进士,曾任大理寺评事等。两人本为同榜之谊,平素互有往来,言谈甚欢。杜知府初次外放为官,正想放开手脚、施展一翻抱负,听闻林釬建言,即刻派人勘查地形,设计关城施工方案,并择日开工建设。然而好事多磨,万松关刚筑好地基,尚未来得及将关城建成,杜知府即于明天启五年(1625)奉调离漳,万松关成了半拉子工程。杜遴奇走后,由工部主事施邦曜继任漳州知府。甫一到任,施知府总得先把千头万绪的政事捋顺,至明天启七年(1627)又遇上熹宗驾崩、思宗即位、魏党倒台、魏忠贤自缢等一拉子事件,一来二去又是几年过去。及至明崇祯元年(1628),思宗起复林釬原职,林釬带着遗憾离乡赴京,仍不时牵挂万松关工程复建之事。

值得庆幸的是,施知府是个干实事的官儿,当他把府署一干杂事捋清后,很快将抵御海寇列为头等大事,与陈天定等乡贤共议捍敌之策,旋于明崇祯二年(1629)重启万松关工程,具体由里人王必标负责,可谓倾城军民齐出动,当年就把万松关建得漂漂亮亮的。登临城头可眺北溪、西溪双溪合流,端的是烟波浩渺,视野极为开阔,成为扼守漳州东大门、易守难攻的重要军事堡垒。关成之时,漳州府举城欢庆,官复原职并很快得到擢升的林釬大为欣慰,不但亲笔题赠“天保维垣”,更应施知府之邀欣然写下《施公新筑万松关记》:

漳麓环而左,麟蹲凤翔,襟带川原,则施使君城两镇,屯御要害处也。其从虹桥孔道而入,一径若谷,遥望扶桑,或造化留此,补助需人哉!曩乡人语余曰:“若缮为关门,以资保障,诚便。盍言之当道?”时前守杜公为筑基,未就以去。施使君来守吾郡,拮据于寇警腾沸之日,内戢民心,外循捍卫,两镇城址既定,爰履斯关。谓可以固漳郡,奈何惜此心力?乘坚累峻,加以楼堞,俯临沧波,屹然天险矣。前此警闻频至,召乡民防守,有难色。今在金汤以内,安堵其间。逢圣明在御,牧守贤良,桑麻乐业,人且登游其上,望云物而咏天和。然则,施使君守郡功绩,其见一斑于此也。山高水深矣!余因笔为记,欲后来者修实政,无不可为之事,有可以不朽之功。一篑合尖,俱邀明德云尔。君讳邦曜,字尔韬,别号四明。登万历己未进士,浙江余姚人。

赐进士及第、詹事府协理府事、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通家治生林釬顿首。

文章甫成,由施知府命人勒碑以志纪念。万松关之名,即由此得来。

可以说,没有林釬的建言,或许就不会有万松关的存在。万松关的修筑,为巩固漳州防务、抵御倭寇与荷兰人入侵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漳州军民凭借这道防线多次击退来犯之敌,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无形中促进了漳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让林釬、施邦曜等筑关者始料不及的是,用来抵御外侮的万松关,日后会演变为朝代更迭的重要疆场,其所经历的数次烽火硝烟远比当年抵御倭寇来得惨烈而悲壮。就在林釬去世后不久,清军在吴三桂的带引下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由山海关而入京师,随后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明朝政权迅速土崩瓦解。清初顺治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厦漳一带开展抗清活动,于清顺治九年(1652)抢占江东桥,进而围困漳州。清军守将赖国显率部刘国轩把守万松关,郑成功部久攻不入,后遣谋士进关策反刘国轩,始得拿下万松关,并成为进攻长泰、围困漳州城的重要据点,击退了多批来犯清军。是年三月,郑成功部又于此大败清闽浙总督陈锦所率清兵,陈锦于败逃途中被家丁杀死,家丁携其头降于郑成功。清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祖籍平和的福建陆路提督林文察为平定太平军出兵漳州驻守万松关,被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领数万兵马夜袭包抄,终因援军未至而全军覆没、战死沙场。战后次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前往万松关凭吊,留下“率师徒,徂岭峤,穷山穴,截海徼,龙岩复,漳州平、寇乱息,皇心宁。同治四年秋”的墨迹勒于山石,至今尚存。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这座当年历经无尽战火烽烟洗礼而犹巍然屹立、固若金汤的雄关,却在和平年代毁于人为的拆卸。据当地民众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九龙江西溪桥闸时,为节约成本,当地政府领导下令将关城条石拆下作为桥墩用材,如今犹存的,除了尚且完好的城门以外,不过一段长约55米、高约8米的残墙而已,再也难见往昔之恢弘气势。“文革”期间盛刮“破四旧”之风,万松关的相应设施又遭受毁灭性破坏,连当年立于关外的《施公新筑万松关记》的石碑亦被当地村民肢解成四块,当作了厕所的蹲位石,闻之令人扼腕。

今日的万松关遗址早已烽烟散尽,被有心人改造成了休闲山庄,成为现代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山庄依岐山而建,屋后山麓是大片浓荫蔽日的榕树,顺着榕树下的石阶小径上行,可登至岐山之巅。登顶往东眺望,九龙江北溪、西溪依缓缓流淌,漳龙高速、沈海高速枢纽如锦缎飘舞,又若长虹贯日;六车道江东大桥横跨北溪两岸,与古朴敦实的江东古桥互为呼应,成为穿越亘古时空的标志。视线由远而近,国道324线迎宾大道段修得美轮美奂,漳龙高速自万松关南侧穿山而过。条条道路纵横交错,昔日经由万松关的唯一官道已然消弥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时代的车轮前行不息,歷史在车辄后边沉淀。抚今追昔,设若没有当年的万松关,何来百姓的安居乐业?又何来今时闽南大地的富庶与繁华?万松关完成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后,退出时代的舞台是必然的。我们也期待着这座功勋彪炳的古关隘能得到修缮保护,林釬、施邦曜、郑成功等与万松关有过交集的历代先贤,亦能在这里被后人缅怀追思,一如那生长繁茂的榕树,四季常青。

猜你喜欢
漳州
心中的一座城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漳州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漳州外省籍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漳州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中国民间美术之美
依托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漳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ECFA背景下漳州市台商农业创业园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