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 李少鹃
白露花
攀枝花
酸宝宝
蕨菜
车前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要尝鲜。
对于一个偏爱口腹之欲的“小吃货”来说,一年四季,每逢节气,最期待的除了民俗活动就是美食。家乡美食多,春天尤其甚。
白露花。一到春天花开,打白露花,就成了农家孩子们很期待的一件事。力气大的摇树,身手敏捷的爬树去摘,善于用工具的则用竹竿轻敲枝杈,白露花翩翩飞落,一阵阵花瓣雨,喜悦盈心。稍微煮过的白露花,可以偷个懒,直接凉拌,是一道浪漫的凉菜;也可以伴着骨头鲊烩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还可以炒嫩嫩的蚕豆瓣,嫩蚕豆的甜,白露花的香,入口细细嚼,慢慢品,美味极了。
攀枝花。在老家怒江边随处可见。每次路过那几棵长得茂盛的攀枝花树,一家人总会让爸爸停车,去摘攀枝花。花艳树高,大家借助工具,敲落一些攀枝花或是凭着经验从树下拾掇刚落下不久的落花,喝了花蜜,取了花萼,留下一地花瓣,带回家。煮好的攀枝花花萼则可以切成小片或细条,炒水腌菜吃,炒出来的攀枝花花萼口感极佳,水腌菜的微酸,花萼的丝滑,十分爽口。有一次端出这道菜,客人很诧异,说从未见过。初看形态,客人猜是猪耳朵,尝过以后啧啧称奇,猜了好几个菜名都没有猜中,揭晓谜底时,大家哈哈大笑,惊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夸赞烹饪者构思巧妙、厨艺高超。
酸宝宝。酸杷树(属高山榕)的嫩芽,我们称之为“酸宝宝”,或是“酸包包”。这个名字的来历,我猜可能是因为刚长出的嫩芽像一个个扁平的小包粘在树上,就像被春雨打出来的“小包”;抑或因为新长出的嫩芽,和大树母亲相比,还是小宝宝,所以称之为“酸宝宝”。采酸宝宝可需要技术了,折断处有白色的浆,黏在衣服上很难洗掉,黏在手上会“咬”手,小孩子们一般不太愿意去摘——都是“宝宝”,相煎何太急呢。酸宝宝则可以用水豆豉烩着吃,酸辣可口,下饭开胃。
春天花开,吃花;春天芽冒,吃芽;春天草长,尝草。
蕨菜。蕨菜也是春天特有的佳肴。本地人喊“打蕨菜”,就是到山上采摘蕨菜,嫩嫩的蕨菜用手轻轻一折,放在提篮里或是竹筐中,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蕨菜洗好后在水里稍稍一煮,泡一泡,片刻就可以凉拌着吃。拌水豆豉或是辣椒、酱油,随自己的口味。那爽滑细嫩的口感,让人放不下筷。还有一种蕨菜(水蕨菜),稍微有些细、硬,颜色绿得发亮。与上面那种肥美的蕨菜不同,这一种细长蕨,传说可以抗癌,适合搭配上一些火腿肉丝,炒着吃。家里的小馋猫们会只挑着蕨菜吃,最后剩下一堆肉丝。
菜地里的萝卜
五加皮尖
鱼腥草
灰挑菜。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叫灰挑菜,传说是在有灰烬的地方长出来,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悲壮之感。遇见灰挑菜,要采嫩叶嫩芽,煮熟后炒水豆豉吃,清香爽脆。
老头杵棍。这种野菜的尖弯弯的,有一个把,就像老人走路时用的拐杖,方言中就称之为“老头杵棍”。这种植物有节,很像竹节,姑且称之为“老头竹棍”也不错。焯水、煮熟,烩水豆豉吃或是素炒皆可。
五加皮尖。也叫刺五加尖,味较苦,表面有刺,嫩叶嫩芽嫩枝的小刺则是软的,有不一样的香。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或溪边石上,都能找到这种神奇的植物。摘取刺五加的嫩叶嫩芽部分,回家凉拌或是炒菜煮汤,都很好吃。
鬼针草尖。保山施甸方言里叫做“老哇叉尖”。古书上记载:“生池畔,方茎,叶有丫,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据说可以治疗肠炎、痢疾、毒蛇咬伤、跌打肿痛,降血压。也可以吃,嫩叶嫩芽部分采回家,用水煮熟,烩上水豆豉,又是一道能让人猜猜是什么的稀罕菜。
牛色子尖(牛虱子树尖) 。也叫三叉叶尖,小枝无毛或密被柔毛,果球形或椭圆形,黑红色,像牛身上的虱子,又因为枝杈有绒毛,像牛毛一样,所以在当地俗称“牛色子尖”。同样,可以焯水后凉拌、烩水豆豉或是素炒。
苦蜻蝶儿。也有人叫苦点尖,其实是龙葵。《本草纲目》记载:“龙葵、龙珠,一类二种也,皆处处有之。四月生苗,嫩时可食,柔滑,渐高二、三尺。茎大如箸,似灯笼草而无毛,叶似茄叶而小,五月以后开小白花,五出,黄蕊,结子正圆,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数颗同缀,其味酸,中有细子,亦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为龙葵,生青熟赤者为龙珠,功用亦相仿佛,不甚辽远。”苦点尖可以用来煮鸡蛋汤。炒个鸡蛋,冲上水,放上洗好的苦点尖,煮了之后汤色略黑紫,有回甘。苦点尖的果子也可以吃,酸酸甜甜,别有一番滋味。
萝卜。俗话说“萝卜出,医生哭”,萝卜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 营养丰富,有小人参之称。早春的萝卜很甜。萝卜切成小正方体,把姜用刀背拍扁,扔进锅里一起煮,起锅后再撒上些葱末,一道清香甜软的萝卜汤就做好了。或者切丁晾至半干,拌上辣椒、花椒、盐巴,腌制成麻辣爽口、脆中带甜的萝卜丁,春种时到地里干活,带上些,最下饭。
鱼腥草。春天可以去半山坡、林溪边的湿润地带挖些鱼腥草回家,拌上水豆豉,茎叶一起吃,清凉下饭。
车前草。在我们这儿俗称“癞蛤蟆叶”,焯水后凉拌,苦凉,味美。
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美食多多。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人们吃不了多少,但更在乎那份劳作后收获的喜悦,那份难得相聚在一起的好心情。
春天的美,从味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