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林
赣榆作为地名最早的物证出现在秦朝 ,写作“赣揄”,在上古时代也写作“肝榆” 。“肝榆”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东经》:奢比之国在其北……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山海经》成书于先秦时期,而秦刑徒墓中的瓦当中的阴文“赣揄”刻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因此要解释赣榆地名的缘起,首先要从“肝榆”一词来考据。根据地名考据的一般原则,音同字不同的,取其“音同”为要,加上其他的证据,综合权衡,把“肝榆”和“赣榆”理解为同一地是有其合理的理由和理论支撑的。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纣,周天子为追思先前圣王的功德,同时为平衡各种势力稳定人心,于是封神农的后代在焦、封帝尧的后代在蓟、封帝舜的后代在陈、封大禹的后代在杞、封黄帝的后人于祝。祝的都城即在今天的赣榆班庄古城一带 。当时的赣榆所在的大区域被称为东夷,夷是对东方之人的一种贬称,为所谓的化外之地。黄帝的后代被封于东夷的祝,也是分散各种势力,巩固周天子统治地位的一种措施,名封实贬。但是《黄帝内经》的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认为:东方为生发之地,属少阳,在四时为春、在五脏为肝,在五行为木,在五色为青,在五情为怒。 当黄帝的后人被封于祝的时候,赣榆尚属蛮荒之地,地名应无,于是黄帝的后人便引用其先祖的理论,把这块东方之地用天人合一的理论命名为“肝榆”,即东方生发之地。黄帝的后人用其先祖的理论,取人之五脏之肝和五行之木中的榆 命该地地名乃是情理中的事情。榆别称春榆,是春发的象征,故用榆代表木,《礼记》中有“堇萱枌榆”一词,其中堇为菜、萱为草本植物,而枌为白榆,即榆树的一种,枌榆合指榆树,古人用“堇萱枌榆”这些植物类的药性以调和饮食,而且榆树的叶果皮肉皆可入药入食,和民生息息相关,把榆木置于百木之首,代指:东方、春之生发、五行之首是顺理成章的。“肝”和“榆”结合,写作“肝榆”,以此作为赣榆的最初的地名,正符合“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理论。
既然“肝榆”之本意為东方生发之地,象征着万物欣欣向荣,那么黄帝后裔对于分封于东夷这样一个化外之地的也就不必耿耿于怀了。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习惯将东方之人称为夷、西方称为戎、北方称为狄、南方称为蛮,皆为化外之地,只有中原一带的人才称为人。古代先圣的后人多封于这些远离统治中心的地方。黄帝的后裔来到东夷的祝后,为了其统治需要,必采取措施昭示天下:该地为福地,并非化外之地,用今人的心态来理解即为“谁不说俺家乡好”!于是用当时最受崇尚的其先祖的阴阳五行理论中的天人合一说,将东方这块地盘命名为“肝榆”,寓意比较好,群众也愿意接受,同时帝裔作为封疆大吏在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其实把此地称为“肝榆”,在其美好寓意背后还隐藏着帝裔对被封于祝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的不满,因为肝在五志中为“怒”,因此“肝榆”的地名还隐藏着东夷部落对周天子的愤懑之情,以至于后来发生了徐偃王联合九夷反周 事件,该事件就是对肝榆地名中隐含帝裔对周天子不满和愤懑之情的最好的历史注脚。
鉴于“肝榆”一词含有“万物生发”的寓意,后来的统治者于每年春天为讨个吉利,便命肝榆之地进贡榆木,然后用榆木生火赐给各地方,寓意国家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因为赣在《说文解字》中为进贡和赐予之意,所以“肝榆”便成为“赣榆”了,寓意也从万物生发之地扩大到将生发之机贡献给国家,并进而推广之。
到了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后,“赣榆”便作为正式的地名被官方认可。至于秦瓦当中的“榆”写作“揄”,则不必计较,因为古代“揄”与“榆”相通,另外古人在汉字书写不很规范的情况下,写错别字则是常有的事,尤其像刑徒工匠等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写错别字则更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过于认真。
综上所述,今天的赣榆地名,最早起源于先秦,初为“肝榆”,寓意万物生发,暗含对周天子的怒气,命名的理论基础为古人的“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观,后因上层统治者取“肝榆”的良好寓意,并推而广之,故演变为今之“赣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