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的“拓荒者”

2018-05-12 03:13本刊报道组
老区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拓荒者景区贫困户

□ 本刊报道组

他是大余乡村旅游扶贫行业的“拓荒者”、领头人。他以卓越的见识、非凡的胆略、持久的奋斗,将丫山“原始”璞玉打磨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旅游精品,并荣获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殊荣。他致富不忘乡村父老,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富有成效的“乡村旅游+扶贫”的脱贫致富路子,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农户闲置土地,每户贫困户可增加2500元的财产性收入;通过农家乐、农家旅馆、农副产品销售,带活家庭产业,可使经营的贫困户每年增加1万元以上的收入;通过提供2000个景区清洁工、服务员、保安等岗位,可使贫困户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每月工资可达1400元以上。在他的带领下,丫山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给全县2000多户农户带来了实实际际的实惠,带动周边乡村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10年前,对革命老区赣南甚至整个江西省而言,“旅游扶贫”还是个新鲜的词汇。身为老党员,唐向阳如一位“拓荒者”,在一片质疑声中,毅然选择自己的家乡大余丫山作为旅游扶贫的“试验田”,开始了艰苦创业。

10年后,唐向阳一手开拓的那块“试验田”,已经获得了丰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国家级的赣州大余旅游扶贫试验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首个“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10年间,大余丫山风景区声名鹊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趋之若鹜。

令人欣喜的是,唐向阳旅游扶贫“试验田”的成果,直接惠及全县2000多户农户,带动周边乡村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在,唐向阳依然在“试验田”里辛勤耕耘,让更多乡亲分享旅游扶贫的“红利”,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倾诉吧。

从矿老板变为“山大王”

我从小在大余县黄龙镇大龙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长大,小时候艰苦的环境让我过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也磨砺了自己坚韧的性格。少年时的我,心中总掂着一个解不开的“疙瘩”:守着富饶的青山,乡亲们为什么却过着如此贫穷的日子?那时的我,梦想着当上大龙村的村长,带领全村人致富,过上好日子。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长大了的我,村长自然是没有当上,却成为了“世界钨都”的一名普通工人。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所在的矿区效益直线滑坡,没几年便负债累累。我没有气馁,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审时度势,响应上级号召,东筹西借了100多万元,承包了崩岗山坑口。在我的苦心经营和管理下,“摇摇欲坠”的矿山居然“复活”了,效益一天比一天好。承包崩岗山不到3年,我已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大余小有名气的矿企老板。

2006年,我的矿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此时我却做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投资丫山旅游开发,从矿老板转变为“山大王”。面对一座未经过开发的原始山林,不能不说是一项巨大工程。一开始,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投反对票,认为大把的钱扔在这里,八年十年不一定看得见效益,不值得,大家都劝我放弃。对于家人朋友的不解和疑惑,我也犹豫彷徨过,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认为对于落后的家乡和贫穷的乡亲而言,没有比开发旅游更好的出路了。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张白纸,而困难,却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身上。各种声音在我耳边訇然作响:丫山的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一样丰富,在贫困的现实背景下,农民是否会选择生态?而且,旅游景点投入大,效益不能马上显现,能不能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找到切实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带领村民一起同步奔小康?

我一直对丫山情有独钟,也对县里的生态旅游产业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哪怕是十年、二十年,总有做好的一天。开发丫山的旅游资源,对自然环境、对周边群众致富都是好事情。”作别20年的矿老板生涯,顶着层层压力和种种反对,我做了一个义无反顾的抉择,脱掉皮鞋挽起裤腿当起了山林“拓荒者”,开始了我的旅游追梦历程。

从“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旅游界有句名言:“人人都是诸葛亮,就是缺少赵子龙”。而我认为当好诸葛亮也不容易,要想开发好丫山,自己必须炼就成一个诸葛亮。市场千变万化,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至关重要。从一开始,我就细细研究了景区的各种状况和定位,把家乡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将丫山景区倾力打造为原生态的乡村情趣,在游客找回久违乡愁的同时,以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认准了这种定位后,我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的工作中,经过一次次的努力和奔波,最终说服了投资商开发这块宝地。对我来说,1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虽然经常日夜煎熬,满头黑发不知不觉也夹杂了许多银丝,但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投入4亿元,丫山景区在悄然间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三月杜鹃遍野,盛夏竹林叠翠,仲秋桂香馥郁,冬日水冷鱼肥……那片布满荆棘,山上混杂着养猪场、砖厂和采石场的山头,如今变成了一处令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景区开放9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00余万人次,旅游创收逾10亿元。

我感到高兴的是自己无悔的付出,使乡亲们获得了丰厚的“馈赠”。对于得到的实惠,乡亲们最有发言权。叶文开是大龙村坝里组村民,本人患有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妻子患有慢性病常年需要治疗。丫山景区的逐渐“红火”,给叶文开一家开拓了致富路子。几年前,他将5亩闲置耕地和15亩山林流转给景区,一年有2500多元的租金。叶文开又到景区当门卫,一年又多了2万多元的收入,叶开文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过。

大龙村村支书蓝善荣心里有一本账。因为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全村303户村民有近三分之二选择了迁往城里或外地,前几年村里的耕地几乎全部被抛荒。而现在,许多村民都将耕地都流转给了景区,闲置的土地成了“金饽饽”。贫困户罗良能、邱隆岗等16户全部将家中耕地流转,户均年增收2500元左右。林地流转也使贫困户增加了财产性收入,目前丫山景区已流转了林地926亩。

一方面通过固定资产获得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到景区就业实现增加收入,我觉得旅游扶贫成功的关键是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景区规划建设以来,硬化公路、铺设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全面铺开;同时,新景点如四季花海、兰花谷、百果园、越野基地等旅游项目,还有度假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者,加上景区及酒店保安员、服务员的设置,一年可提供2000多个岗位。

帮扶济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哪个贫困家庭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我知道的都要“扶一把”。在我的帮助和鼓励下,有20多个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扶贫的道路上,能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很充实和欣慰。

从“旅游扶贫”到“精神脱贫”

旅游是扶贫的翅膀,扶贫是旅游的战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拼搏,我勾勒的蓝图已经成型。一些亲友纷纷劝我:“人生苦短,你自己打拼了这么多年,应该清闲下来好好地享受人生、享受生活。”听到这些,我总是一笑而过。其实,我已经在实施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不但要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向农庄、民宿等新型市场转型,而且要带动村民“精神脱贫”。

说干就干,我又规划了一个A哆乡村和商业街,新景区规划建设了农居园、农味园、土特产一条街、四季花海等景点,预计需要投资4000多万元。在农居园,黄良妹、蓝师锋、罗良明等39户贫困户由丫山景区提供住宿设施和装饰民房,以每间每天100元的价格,长年提供整洁干净的农家旅社租给游客,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在农味园,正在建设十几家农家乐,农家乐为游客提供豆腐脑、油糍、汤皮等传统客家食品,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还能亲身体验制作美食。而农家乐的老板均为周边农户,他们在获得稳定经营收益的同时,也吸纳当地70多位农户提供服务员、保洁员、帮厨员等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21户,人均月收入1400元以上。景区的火爆“人气”,让越来越多的乡亲受益。村民有售卖笋干、杨梅等特产小吃的,有自产自销竹工艺品的,有为度假酒店和农家餐馆提供生猪、鸡鸭鹅、青菜等农产品的。如贫困户刘雪秀为景区和农家餐馆提供青菜,贫困户蓝亮养殖生猪40余头供给酒店和农家餐馆,贫困户谢发寿向游客出售竹工艺品等等。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我认为要进一步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民风也是旅游资源”的思想观念,让村民用乡土的本色吸引人,用淳朴的情感打动人,使广大农民成为热情好客、诚信经营、开放文明的新型农民,成为“灵秀丫山”的代言人。

因为旅游,以前死气沉沉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许多搬出的村民又想着法子要搬回来。顺势而为,在我的建议下,当地政府在丫山脚下规划建设了一个旅游新村,能容纳80户村民安家落户。

“虽然不能让乡亲们比华西村更富裕,但我要让乡亲们比他们过得更踏实幸福。”这是多年前我在大龙村全体党员大会上许下的郑重承诺,在旅游扶贫的探索道路上,我要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为村民的脱贫致富不断进取、奉献光热!

猜你喜欢
拓荒者景区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