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在脱贫攻坚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2018-05-12 03:12泰和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老区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户美丽

□泰和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近年来,泰和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围绕产业培育、基础配套、乡村旅游,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全力提升脱贫攻坚的层次和水平。

上圯乡北坑村水渠维修施工

一、创新理念,同步推进“建新村”

坚持把规划作为推动贫困村发展、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在探索中创新,对贫困村优先规划、合理布局、同步推进。一是优先布点。在新农村建设布点上优先考虑贫困村,从2017年开始,安排79个村点(其中省级村点60个、自建村点19个)开展新农村建设,并对2018年80个新农村点提前实施,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580万元,实现全县25个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全覆盖。二是科学规划。立足贫困村实际,分类指导,本着“功能实用、记住乡愁、凸显特色”的原则,25个贫困村全部聘请了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按照“一村一对策、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标准”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对产业基础较好的村,适当提高标准,统一建设小康住宅,建成产业支撑型美丽乡村;对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引导发展乡村旅游、民俗体验,建成生态旅游型美丽乡村;对立地条件差、危房户数较多的村,实施整村搬迁,建成易地搬迁型美丽乡村,使美丽乡村建设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禾市镇丰垄村、苏溪镇模山村、沿溪镇草坪村、万合镇华盖山村、螺溪镇保全村等一批昔日破旧落后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美丽乡村。三是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美丽家园、和谐村落”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将“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有机结合,加强乡村德治建设,建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完善乡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三年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村民主自治、文明和谐、健康向上良好风尚的形成。

泰和县无人居住土坯房拆除前

二、多措并举,培育产业“植富根”

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在探索“2+2”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深度开发,进一步拓宽贫困户持续增收渠道,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贫困户增收。一是农业产业强基础。注重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解题,以“四两”巧拨“千斤”,“让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产业走”,积极推行“干部(党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干部(党员)+贫困户”产业扶贫,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给予直接补助5000元解决产业启动难问题,组织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合作社“变股金”,贫困群众就地打工“挣薪金”。对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贷款资金入股,参与合作社利润分红,实现投入零成本。注重智力扶贫和金融扶贫,利用“田教授”平台统筹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二是旅游产业提质量。把乡村旅游作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深度挖掘贫困村文化、历史、生态等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实现了从宜居到宜游、建设到经营的转变。对具有旅游资源的贫因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积极融入旅游元素,大力发展全景乡村、全域旅游,深度挖掘整合休闲垂钓、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资源,促进脱贫攻坚与旅游增收协调发展,集中建成了苏溪镇模山村、螺溪镇普田村等一批旅游特色明显的美丽乡村。三是电商产业创特色。结合“互联网+”概念,搭建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贫困户把资金、技术、管理“引进来”,把资源、产品、服务“卖出去”。深入开展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农村E邮合作,通过改善贫困村网络基础设施,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在每个贫困村建立“邮乐购”和益农信息社服务站点,为贫困户农特产品实现线上销售搭建平台,解决销路问题。目前,全县已建立电商扶贫站点70个,帮助贫困户实现销售额83.7万元。

三、夯实基础,完善设施“拔穷根”

沿溪镇草坪村一角

脱贫攻坚,离不开基础先行。主要对贫困村、贫困户道路交通、环境整治、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电力等实现全覆盖,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打通交通“最后一公里”,让贫困户走上平坦路。切实加快通村组公路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公路网络加速完善畅通,有效缩短产销对接的空间距离,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和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了100%行政村通水泥路、100%农村公路实现列养、95%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的目标。完成贫困村道路硬化项目47个、26.7公里,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外接水泥路全面硬化。二是打通卫生“最后一公里”,让贫困户享优美环境。围绕“空气清新、大地清洁、河水清澈”的工作目标,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加快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进程。组建了乡镇垃圾治理指挥中心24个,配备保洁员2367人,做到乡乡有环卫所,村村有保洁员,户户垃圾分类,实现了机构队伍“全覆盖”。由县财政按农村人口55元/人/年的标准,安排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2677万元,用于全县24个乡镇场设施采购、日常保洁运营,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三是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户喝上干净水。以25个贫困村为重点,优先解决建档立卡的16098名贫困人口饮水需求,对农户较为集中的地方新建集中供水工程,对居住分散的农户采取引山泉水、新建水池、打压水井等方式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共解决25个贫困村1908户615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受益贫困户954户2816人。安排山塘整治专项资金777万元,全面整治贫困村71座山塘,大力改善贫困村农田灌溉条件。四是打通电力“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户用上安全电。切实解决因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出现的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等问题,提高农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质量。在“村村通”三相动力生产用电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和中心村配电网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农村电网10千伏线路113.31公里、改造配电变压器132台容量21600千伏安,全面消除长期低电压现象,农村居民电压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贫困群众“用上电、用好电、电好用”。

苏溪镇牧歌滩尾

苑前镇移民安置点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户美丽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